本刊在8月份曾經發(fā)表了《再望3000》的封面文章,或許是市場感應的效果吧,不過2個月的功夫,滬指便在10月18日成功地收復了3000點關口,讓閱讀過本刊的讀者提前掌握了市場的先機。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不是8月或者是9月,偏偏是在10月收復3000點?這恐怕要從4月16日管理層開始實施的地產新政說起。
地產新政的出臺不僅迫使樓市降溫,也給股市中的地產股和金融股敲響了下跌的鑼聲。隨著樓市和股市的雙雙下行,無處可去的游資只得四處出動,尋找新的投資商機。于是乎,我們看到了農產品市場出現(xiàn)的一幕幕在股市中似曾相識的坐莊炒作手法,大蒜、辣椒、綠豆、雞蛋、蔬菜乃至于最新的棉花和食糖。資源資產價格的上漲,給制造這些資源產品的企業(yè)股價的上漲提供了絕好的理由,加上美元貶值導致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使得9月份的CPI達到了今年的最高值3.6%。在國內外資源資產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10月份滬指突破3000點也就在情理當中。
為了遏制資產價格的上漲,遏制通脹抬升的勢頭,10月19日晚,中國央行宣布自次日起將國內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和銀行貸款利率同步提高0.25%。央行的加息,讓剛剛因為人民幣升值趨勢而被刺激起來的國內樓市再度陷入調整境地。畢竟,加息對于地產業(yè)是一把致命的雙刃劍。一方面,它抬高了買房人的買房成本。按揭貸款利率的上升,打消了不少買房人的買房念頭,促使炒樓者不得不掂量掂量炒樓的后果,擔心“擊鼓傳花”的游戲砸到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它抬高了地產商的開發(fā)成本。鑒于如今地產商多是通過融資貸款來開發(fā)房地產項目,是銀行貸款的大戶,貸款利率的提高,自然而然讓那些準備搶“地王”的地產商望而卻步。某種程度上說,央行的加息,更多的是針對地產調控而來,是今年一系列地產新政的持續(xù)措施。由此來看,對于打算買房投資的國人來說,投資買房還是悠著點。
與央行加息措施針鋒相對的是美聯(lián)儲。在中國央行宣布加息,把抑制通脹作為當務之急之時,美聯(lián)儲官員卻表示要將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進行到底。據(jù)美聯(lián)儲官員近來透露,實施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需要每個月多向市場投放1000億美元,美國印鈔機的印速達到了奔馳的速度。這種為了刺激本國經濟復蘇而不顧全球其他國家死活的做法,大有“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之勢。
面對美聯(lián)儲在實施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方面的一意孤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大經濟體被迫投入到這場誰也不情愿參加的貨幣戰(zhàn)爭中來。盡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此發(fā)出了史上最為強烈的警告,認為全球貨幣大戰(zhàn)沒有贏家,但既然美聯(lián)儲不愿罷手,甚至想借此次貨幣戰(zhàn)爭洗劫新興經濟體國家,達到伊拉克戰(zhàn)爭和阿富汗戰(zhàn)爭沒有達到的目的,那么這場貨幣大戰(zhàn)的規(guī)模和持續(xù)性會是前所未有的。
央行加息抑通脹,美國開動印鈔機,滬指奔上3000點,在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市場現(xiàn)象背后,全球貨幣戰(zhàn)爭的腳步正朝我們一步步走來。投資者們,可要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