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印象中,三月煙花迷蒙,四月,則適合背著一只單肩包、戴上一頂鴨舌帽,酷酷地在陌生與熟悉的角落輾轉(zhuǎn)流離。于是,在霏雨紛紛的清明,我動了下江南的凡念,與一群同樣具有江南情結(jié)的人們,一道踏歌而去,在氤氳的迷離水汽中,流離到夢里水鄉(xiāng)。呵,錦瑟年華無限好,夢里水鄉(xiāng)易醉人。甚至在尚未抵達時,一顆旁逸斜出的心,早已在時光的舒緩流淌中,在空間的無限靠近里,繾綣著“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意境,這飄渺、靈動的韻致,只能屬于江南。
7個小時的車程,并不短暫,卻絲毫不厭倦,只因這有著美麗終點的等待,是何其美,又何其醉。所以,懶懶地坐在巴士最后一排的臨窗位置,默數(shù)華麗年光,聆聽細雨敲窗,浸淫油菜清芳,任取一個與心情契合的姿勢,手捧一本適合在旅途中重溫的詩集,或靜靜地發(fā)呆,或用心看一兩行溫情的詩行,美妙皆然。
水鄉(xiāng)錦溪:一個人的古樸與華麗
每一寸積淀了醇厚、古舊氣息的時空,都值得我們一次次地懷舊、一遍遍地深愛。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不僅僅是小橋流水人家,更有逾越了時空桎梏的神韻蘊藉其間,由此以永恒。
其實,水鄉(xiāng)古鎮(zhèn)只適合一個人行走。一個人孑然行走的姿態(tài)已足夠美,再附以任何人或事物,皆會陷入累贅。如果,在幽獨的徜徉中,在這幅水天一色的古樸水墨中,再兀自飄灑些小雨,錦上添花地,那種情境里的情調(diào)應(yīng)該是無限彌漫的吧。
先去古蓮寺,寺內(nèi)佛事闌珊,卻不影響游人們拍照的興致。如果不能夠更深層次地懂得,那么以試圖懂得的姿勢去靠近,便已足夠。
再,與一群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們,在著一身藍印花布衫的船娘細軟的吳歌幽韻里,盡情體會著霧雨中錦溪小鎮(zhèn)的古樸、悠然與寧靜。兩岸雕欄的古窗,以一種攝人心魄的絳紅色靜默地守住一段長久的時光、無數(shù)美麗的故事。淡淡的青草氣息在周身濃郁地蔓延開來,給良久浸淫于俗世中的我們,平添一份柔柔的靈動,似于白皙的頸間隨意綰一塊蘇州絲綢,怎么看,都有著不可名狀的驚心之美。就這樣靜靜地悠然沉靜于船內(nèi),以發(fā)呆的姿勢迷醉,周際的、心內(nèi)的喧囂,盡然淡去,唯余一色水天、水流花開。
走出游船,走出一片柔媚的水波,我執(zhí)意從喧囂的人群中悄悄隱去,我與同游者說:我想消失一陣子。他們也并不惱怒,卻是眉眼盈盈地對我點頭,這一默許,便是素心人對素心人,滿心滿肺都是溫情的懂得了。我循著一條細長人稀的小巷,一路探尋進去。穿著艷紅底色、綠藤暗繞的布鞋,撐起一把粉綠色的傘,淡然地匿跡在白墻黛瓦中,一度健步如飛的步調(diào)自然而然就舒緩了,似有似無間,一遍遍地吟哦鄧麗君的《月圓花好》,很多個迷離的瞬間,恍然驚覺自己是否亦是一名水鄉(xiāng)女子,滿懷幽幽心事,試圖穿越這寧靜小鎮(zhèn)中的古樸,穿越陌上花,直到對面直直走來一名路人,一枕美夢才驚然醒來。心下雖無比悵然。但,能做一次美夢,能有一份做夢的心境,已經(jīng)很好了。
本以為可以就此沉迷地淪陷于古樸的小鎮(zhèn),卻哪知這蜿蜒、清幽的小徑很快就走到盡頭,迅疾一如花開荼蘼,多少愁緒,冷暖自知。眼前,又是兩排林立的小街,無數(shù)過客們,暗含一份心事,在店鋪門前靜佇凝望,試圖買下一把繡花傘,或是一只藍印布包,他們的形容無比深情,我能懂得他們的情懷,但,我執(zhí)意以另一種方式安放我的江南美夢、水鄉(xiāng)情結(jié)——這目之所及處宛轉(zhuǎn)流瑩的江南物什,我寧愿只用深情的目光將其一遍遍地撫摸,卻不愿兀自買下其中的任何一件。在我的美學中,空著,即是最大的完美;倘若有任何落單而零落的殘缺,都是令人撕心裂肺、痛楚凄迷的敗筆。
就這樣,或流離腳步,或靜寧佇望,心事如煙花璀璨綻放,披散著長發(fā),任雨絲親吻。渾然不知歸期已近。太美的東西,作為凡人的我們,只能是驚鴻一現(xiàn)的過客,卻斷不可做流連一生的歸人,只因每一種美皆如花朵一般有短暫的花期,花期一過,美便淪為我們俗眼中的丑陋枯槁,那樣,于人于景,都是一種莫大的傷害。我但求這一份盛大的美,薄涼著,永遠蕩漾在我心里,亦不愿恁的凝望任何一種美的凋零。
于是我轉(zhuǎn)過身,決然離開。身后,是水鄉(xiāng)錦溪的一片迷蒙煙雨。我的夢里水鄉(xiāng),空著,古樸著,也華麗著,永不會凋零。
再一次臨窗靜坐車內(nèi),悵然于窗外,發(fā)呆。下一站,杭州西子湖。
西子湖畔:情人堤上的前塵舊夢
生命,因為思想而變得更加美麗。一直沉醉在一個癡癡的夢境里,遲遲不愿醒。夢里,前世的我,是一名夢斷情人堤的女子,在西子湖畔三月的晴好春光里,醉舞水袖,風情無限,傾倒眾生無數(shù),卻,獨獨沒有等來那一名命里有姻緣的書生。所以,情人堤上我的那些迷醉獨舞,皆是蒼白的,前生,我不算真正活過。情緣難了,今生,我再度幻化為一名女子,冥冥中,擎起我的前塵舊夢,我知道,終有一天,我會無限逼近我的夢,即便最終依舊是夢影成空,亦是無怨無悔。還會有來生,再來生。
于是,我執(zhí)意把這次西湖之行定義作一次前世今生的尋夢。人間四月天,西子湖畔桃花艷麗、楊柳依依,這四處漫溢的繁華在我眼中,卻瞬即落盡。我喜歡蘊藉著悲情的美,我只愿做一回傾情尋夢的女子,心中自有燦爛一片。
在兩排高大的香樟樹的掩映下,循著迷蒙的幽息,穿過重重花海,途經(jīng)牡丹亭、花港觀魚。遠眺雷峰塔時,暗想:那困于塔內(nèi)的白蛇,如今是否已化作一縷青魂?許仙畢竟只是人間的一名書生,蛇仙可以生生世世地存活下去,而凡人,只有苦短的一世啊。但,這一世情,卻能縱橫千古間,已是不朽的永恒。西子湖面的清幽夢影,綠楊煙柳的繾綣繚繞,各種名花的爭奇斗妍,總讓人自覺不似在人間,人亦因了那一個凌空的美夢而平添一份飄渺的仙氣。
終于來到蘇堤,魂牽夢縈的情人堤。之前在西子湖畔所有深情的徜徉,只為蘇堤上一次悠悠的穿越。盡管人潮如海,卻覺得雙足在踏上蘇堤的那一刻靈動起來,以一種凄美的尋覓姿態(tài),幽獨于眾人,凜冽著,流離著,也暗自妖嬈著。是,蘇堤兩畔的綠柳紅花已呈云蒸霞蔚之勢,無數(shù)俊俏男女流連其間,互訴郎情妾意,這是人間最美最純的場景,但,這也只是別人生命中的美麗風景,在我,只是一句句華美而飄忽不定的斷章而已。
就這樣將一縷心魂纏綿且不動聲色地繚繞于蘇堤間,腳步卻是鏗鏘而激越的,帶著戲子入戲時的九分清醒與一分清淺的迷醉。走盡這蘇堤,看遍這春曉,我的前塵舊夢,便會再次擱淺。一段完滿的姻緣修成,需要經(jīng)涉多少重因緣呢?況且,這尚是一段僅存于夢里的姻緣,如水似花,轉(zhuǎn)瞬即空。
也并沒有什么不好。在清醒與幻覺的對峙之間,自始至終我都深知:所謂尋夢,終究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但,一廂情愿也有它的凄美。有夢的人生,已經(jīng)無限美了,這美,與舊夢是否能成真已全然無關(guān)。只要有這一方夢在,我們的心空下,自然而然地,就會衍生出一片桃花源,如此,怎樣的一種生活姿態(tài),都自有一種攝人心魄的美妙韻致。
暗含一份空靈的憂傷,揮別西湖,再不回頭。吟哦一句淡淡的詩: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仰首長空,淡然莞爾:前塵化煙散,舊夢隨水去?;渌骷t,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漸行漸遠,心中的西子湖,最終只汪成一潭靜水,波瀾不驚,靜看歲月年光。
梅家塢茶園:禪茶一味
之前,對于江南美麗的茶園與溫婉的采茶姑娘,唯有文字印象。這一次,終于零距離靠近,一顆安穩(wěn)的心兀自就叫囂著,跳躍起來了。
4月5日上午,陽光已是格外明媚,穿過一條隧道,大巴終于緩緩駛進梅家塢茶園。單一個梅字,就很見風骨;再一個塢字,更是江南茶韻的絕版。所以,置身梅家塢里,一呼一吸之間,就全是綠潤的詩意,帶著清涼的薄荷香。穿越丘陵與原野間的一片片繁盛的茶海,江南情懷再度滿溢于胸,雙眸不禁津津然,有淚,歡喜。
此行,美其名曰:龍井問茶。聽溫婉的江南女子,以細軟的嗓音講解茶韻,實在為人生一大美事。在品龍井時,透過晶亮的玻璃杯,凝眸注視那一抹青綠,青澀之綠,心有震撼。第一泡,凝神于濃郁的茶香撲鼻,沁人心脾;再一泡,一瓣瓣青色葉片,在沸騰中痛楚而優(yōu)雅地綻放。了悟,原來,生命最完美的情態(tài),是盡心盡力地純美開放,這盛到極處的綻放,是看客眼中一曲優(yōu)美的華爾茲;在一瓣茶葉,她的生命卻已然片甲不留,絢爛過后即是形容枯槁,如頹敗黃葉,慘淡而凄迷。但,茶葉卻是如此無悔,她的生命,因了這一次陽光下的盡情開放而完美,而終結(jié);但她畢生幽美的夢,也因了這一瞬間的開放而永恒。這,才是真正的完美,真正的禪。這完美,于茶葉而言,是坦蕩而赤誠的;而于人,卻不然,很多人會因為沒有勇氣,而讓這美在尚未開到荼蘼時便迅速凋零,自此花亦非花,只因無夢。而無夢,便不會有臨風聽晚禪的心境,又何談提升人生境界?禪茶,原本一味。
靈山圣境:各自的朝圣路
此次江南行的最后一站,即是靈山大佛。景區(qū)內(nèi)游人如織,我們形容各異,神態(tài)卻如一虔誠、安詳,步調(diào)輕緩、沉穩(wěn),行進在通往大佛的圣途中,我們,擁有各自的朝圣路。
穿越五明橋,恍如穿越故宮前的幽水長橋,心境皆是誠敬如一。
終于立身于金光閃閃的大佛下,頓覺自身的卑微渺小,目之所及處,無數(shù)人正順著佛身下的石階,一層層地向上攀登,完全可以想見其虔誠的面容。卻覺,若只是一味攀爬,眼中只有腳下的石階,卻無佛,亦是枉然的,與佛境相去甚遠。而并不攀爬,心中卻能時刻有佛,行事為人時處處生出禪意,便是最大的功德圓滿了。
去靈山大佛,必得去梵宮觀摩。置身清凈梵宮,身臨其中,方才真正覺出身心皆空的幽境。金碧輝煌的宮殿,神情安詳?shù)姆鹱妫儍羰嵉纳徎?,周身縈繞的悠悠檀木香,心中生出的般若澄明,大化歸一。走出梵宮,身心皆似經(jīng)歷一場圣浴。
臨行前,用紙杯接下廣場正中鳳凰口里的圣水,入口時,眼前似有無數(shù)道明亮光陽迸射。
歸途中,眾生相依舊是各異的。但我相信,經(jīng)歷這一場佛事的洗禮,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更好地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是否能夠到達圣境已然不重要,只要心里始終有一片盎然青綠的芬芳禪意,那么,我們離圣境已是無限靠近了。
后記
我們,無不對生活充滿熱愛,滿懷感恩。而愛要有夢才完美,于是我們夢在江南。四月微醺的春風里,我們暗含美夢,打江南走過。在尋夢的路途中,心空一步步逼近澄明,臻入大化。
江南如此多嬌,但于我,江南最是那一處夢里的水鄉(xiāng)。
我們都曾醉在水鄉(xiāng),任年華似水,似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