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作文應(yīng)該和一首動聽的樂曲一樣,富有鮮明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
同樣是寫月色,巴金在《家》中是這樣寫的:
一彎新月高高地掛在天空,在水面上投下淡淡的銀光,增加了水上的涼意。對面的晚香樓冷清清地聳立在銀光下面,樓前是一片白燦燦的花朵。
老舍在《月牙兒》中寫道:
月牙下邊,柳梢上面,有一對星兒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著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輕擺的柳枝。墻那邊有棵什么樹,開滿了白花,月的微光把這團(tuán)雪照成一半兒白亮,一半兒略帶點(diǎn)灰影,顯出難以想到的純凈。
巴金大量使用疊音詞描寫月色,像“高高地”、“淡淡的”、“冷清清地”、“白燦燦的”;老舍則用動詞和兒化詞寫月色,如“微笑的”、“輕擺的”、“一半兒白亮”、“一半兒略帶點(diǎn)灰影”。巴金和老舍這兩段寫月色的文字之所以生動、活潑,就在于除運(yùn)用恰當(dāng)詞語外,作家還巧妙利用了詞語的聲音效果來表情達(dá)意,從而使月色更為迷人,更為動情。
從兩位作家的描寫里,我們不難看出,疊音和兒化是使文章生動活潑的重要手段之一。運(yùn)用得當(dāng)?shù)脑?,能使人感受到文章柔婉流暢、娓娓動聽的音樂美。浩然在《艷陽天》里有一處描寫晨景的段落,就有這樣的感覺:
街道上是一片潮乎乎的露水氣味;樹影子漸漸地淡了,星斗漸漸地少了,天空漸漸地高了;寨子上的喇叭花頂著露珠兒開,豆莢子在微風(fēng)里搖擺,菜飯的香味兒開始飄蕩。本來,從每一個院子傳出的拉風(fēng)箱的聲音很響亮,這會兒倒變得很低。
這段文字中疊音和兒化詞的大量使用,形象生動地描寫了露珠下的喇叭花、微風(fēng)里的豆莢子、風(fēng)箱聲中飯菜的香味,使人感到早晨的清新可愛,給人以輕松活潑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