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
此言對也。退一步,人與人之間就會產(chǎn)生一片嶄新的天空;退一步,人與命運之間就會產(chǎn)生一片嶄新的天空;退一步,人與自然之間也同樣會產(chǎn)生一片嶄新的天空……
六尺巷見證了人與人之間的“退一步”。
“讓他三尺又何妨”,這不僅是一位宰相的氣度,更是人與人相處的哲學(xué)。三尺不寬,退回來的只是一小步;三尺卻又很長,邁出去的是一派和睦。三尺之讓,體現(xiàn)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六尺之巷,展現(xiàn)的是社會的文明。
如果每個人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時都能“退一步”,那么整個社會必定會向前邁出一大步。
蘇軾親身見證了人與命運之間的“退一步”。
面對坎坷的命運,屈原一死了之,陶潛一走了之,李白一醉了之,他們分別用“死”“走”和“醉”同命運做消極的抗?fàn)?;只有蘇軾懂得“退一步”,一笑了之。他對月低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彼纬啾诟唔灒骸笆耪呷缢?,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面對命運的不公,他豁達(dá)以對,在“退一步”之時,他的文學(xué)才華得以大放光彩。司馬遷也正是因為懂得“退一步”,才留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在命運面前懂得“退一步”,人生的命運反而會向前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青藏鐵路見證著人與自然之間的“退一步”。
修筑青藏鐵路,面對著諸多自然難題:不能破壞鐵路兩側(cè)的任何植被;要為高原的各種生靈留下遷徙通道;要讓這片地球之巔的處女地受到最小的干擾……我們這“退一步”,雖然花了更多的資金,耗了更多的時間,費了更多的精力,卻守住了自然的和諧,守住了家園的長久,守住了環(huán)境的永恒,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奇跡。
在人與自然之間“退一步”,自然對人的回報是助人類開創(chuàng)一個新紀(jì)元。
在如今這個倡導(dǎo)和諧的社會里,我們都該學(xué)會“退一步”:上車時,退一步,讓老人先上;過馬路時,退一步,讓孕婦先行;在與人發(fā)生矛盾時,學(xué)會退一步,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在同別人相處時,學(xué)會退一步,想想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么……
一言以蔽之,退回的一小步,決不是退縮,而是一種氣度,換來的也將是邁出的一大步。
退一步,退出個嶄新世界!
退一步,退出個海闊天空!
點評
本文作者由“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名言拓展開來,從“人與人之間”“人與命運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三個方面舉出古今實例并加以闡發(fā),然后又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個細(xì)小方面發(fā)出倡導(dǎo),這可謂別出心裁!
【作者系貴州省貴陽市博思學(xué)校高三(1)班,指導(dǎo)并置評:楊廷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