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得范曾墨寶
○趙倡文
范曾做客電視臺,談自己對書法、對國學的感悟。訪談期間,主持人忽然說,要是范老能現(xiàn)場為觀眾展示一下自己的書法就好了。范老爽朗一笑,道:“現(xiàn)場展示一下當然可以,遺憾的是現(xiàn)場沒有筆墨紙硯呀!”
范老話音剛落,現(xiàn)場一位年輕觀眾就高高地舉起了手,主持人見狀問年輕人有何疑問。年輕人道:“我?guī)в泄P墨紙硯。”
年輕人在主持人的邀請下來到舞臺中央,朝范老深深地一躬道:“范老,我是您的鐵桿粉絲,能現(xiàn)場聆聽您的教誨真是莫大的榮幸。”
范老疑惑地看著年輕人,似乎在問:“你的筆墨紙硯呢?”只見年輕人不慌不忙從西裝口袋里一件件往外掏東西,先是一得閣瓶裝墨汁,再是硯臺,后是毛筆,最后把裁好的一張兩平尺見方的宣紙恭恭敬敬鋪在范老的面前。
看著年輕人的舉動,范老開心地笑了。在現(xiàn)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中,年輕人打開一得閣墨汁,小心翼翼地倒入硯臺之中,然后把毛筆雙手捧給范老。
范老站起身來,略一思考,提筆疾書,兩分鐘不到,一幅筆力遒勁的書法作品完成了。年輕人再次向范老深深地鞠上一躬,捧著作品走向了觀眾席。
待年輕人坐定,主持人調(diào)侃道:“范老的書法作品是一字難求,一平尺好幾萬呢,你可要收藏好了!”
現(xiàn)場再次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
■編輯 張金余
品味之趣
○那秋生
“泰山喬岳之身,海闊天空之腹,和風甘雨之色,日照月臨之目,旋乾轉(zhuǎn)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臨深履薄之心,玉潔冰清之骨。”這是明人《呻吟語》中,對一個大寫的“人品”所作的描繪。
人的一生,無非四個字:做人做事。
如果把人生看成是盛宴,那么每個人都可以是宴席上的一盤美味佳肴。人品,應該是一個人獨特的東西,個性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閱讀《人生文叢》,這種品味的感覺十分真切:徐志摩的浪漫、沈從文的淳樸、郁達夫的顛沛、朱自清的溫靜、林語堂的幽默、豐子愷的藝術(shù)、魯迅的叛逆、胡適的實用……
這就是人生千姿百態(tài)的風味,這就是人生五光十色的情趣。當年,梁啟超先生提倡“趣味人生”,他說:“凡人必須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作家冰心女士這樣評論:“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彼€說:“女人是一枝花,男人也可以是一枝花。”
其實,做人與做事是合為一體的,世界上最具趣味的還是人品。
■編輯 張金余
尊嚴比關愛更重要
○劉鍇
一個國內(nèi)當紅女影星資助了兩名山區(qū)貧困兒童。
女影星第一次到兩個孩子所住的村子看望他們時,是自己開車去的。她走訪了兩個孩子的家庭,并給孩子送去了文具等禮物。山民們不認識女影星,但對她的義舉卻非常感動,爭搶著拉影星去自己家吃飯。兩個孩子及其父母更是感激不盡,臨走時,給女影星塞了好多地瓜干、柿子干。
孩子的可愛、山民的純樸給女影星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幾個月后,她決定再次到那個小村子開展資助活動。她事先通知了那個小村的村長,說要資助兩個孩子每人一萬元現(xiàn)金,用于學費支出。同時她還邀請了多家新聞媒體記者,進行全程報道。
當女影星的車隊浩浩蕩蕩、卷著一路塵土開進小山村時,村民們在村長的帶領下,排著長隊,早早地迎候在村口了。兩個孩子及其父母更是興高采烈地站在隊伍前面。女影星一身麗裝走下車時,媒體記者們圍著女影星一通狂拍。當女影星微笑著走向她要資助的對象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由山民們組成的歡迎長隊瞬間散去,連她資助的那兩個孩子及其家人也都夾雜在人群中悄然走掉了。熱熱鬧鬧的村口突然間冷寂下來,只有女影星和媒體記者站在那里發(fā)愣、發(fā)呆……
女影星第一次進村助學時,是“微服資助”,沒有記者,沒有車隊,更沒有下通知;而第二次,一切該有的程序都有了,場面也隆重了許多。女影星和媒體記者望著空蕩蕩的村口,一時莫明其妙!
女影星的愛心無可否認,但她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尊嚴比關愛更重要!
■編輯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