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境界就難有大世界
2010年8月4日,兩位世界頂級富翁沃倫·巴菲特與比爾·蓋茨宣布,已成功勸說40名美國億萬富翁公開承諾捐贈自己至少一半的財富。9月底,蓋茨與巴菲特來到中國,與50位中國富豪共赴一場慈善晚宴。 盡管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中國項目區(qū)主任葉雷聲稱:并沒有打算要說服中國富人進行慈善捐款。但一些接到邀請后的中國富豪,總會反復確認是否會在晚宴上被勸捐,甚至有一小部分人因此拒絕參加晚宴。
中國富豪們的表現(xiàn),讓我想到了中國民間一個很古老的經(jīng)典笑話:說有一個財主,臨終的時候,因為看見床頭的油燈中有兩根點燃的燈草,始終無法閉眼。因為他已無法說出話來,幾個兒女面對老父怨懟的眼神,莫衷一是,想了很多辦法,說了很多寬慰話,做了很多事,老財主依然臉憋得通紅,不肯閉眼。最后兒女不得不請出年邁的母親,這位財主婆一眼洞穿財主心事,吩咐挑滅油燈中的一根燈草,財主才得以安然仙逝。
這個笑話形象地表達了一些中國富人吝嗇成性的本質。相對這位老財主,中國新時代的富豪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面對兩位曾經(jīng)捐出全部身家的慈善家無動于衷,甚至面對人家的邀請,還表現(xiàn)出了怕被勸捐的扭捏與害怕。這種抱著金磚直到老死的守財奴行為,實在讓人笑話。
西方富人通常把財富留給社會,只給子女留下生活的經(jīng)驗和教訓,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業(yè)和奮斗;而中國富人,則習慣了把財富留給子女,企圖沿襲世代豪富。但事實卻總是與預想的相反,西方雖然不批量生產(chǎn)“富二代”,卻因為有創(chuàng)造與拼搏精神的傳承而代代有強人;中國的財富雖然得到了沿襲,出現(xiàn)了大量相信“有錢就能擺平一切”的紈绔子弟,但一代不如一代,富不過三代卻成為一個無奈的客觀宿命。到底是因為什么,難道那些富豪們真的會不知道嗎?
有人說中國富豪并不缺少慈善之心,缺少的只是慈善氛圍和土壤。但糾結的是,作為養(yǎng)料的中國富豪,抱著身子不肯落地,土壤又怎么才能得以改善?
一場承諾不勸捐的慈善晚宴嚇倒了一批中國富豪,果真需要中國富豪回報社會的時候,他們會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如果說笑話中的老財主尚有節(jié)儉的可愛,那么中國富豪們則只有吝嗇的可悲!
“巴比先生”,中國富豪們似乎并不歡迎你們來,但中國人民歡迎你們。不過,來之前,你們最好準備一把小剪刀,然后好好想想,該如何去撥動中國富豪眼里的燈草。
■編輯張金余
【辛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