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視聽郵票《昆曲》在揚州市首發(fā)。該套郵票一共三枚,內容分別為《浣紗記》《牡丹亭》和《長生殿》。據(jù)悉,昆曲源于蘇州昆山,興于揚州,揚州是昆曲的第二故鄉(xiāng)?!独デ粪]票中的三部戲和揚州或多或少都有關聯(lián),有的甚至密不可分。
《牡丹亭》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講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杜麗娘是我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后出現(xiàn)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并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
揚州關聯(lián):
揚州太守+揚州姑娘
《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杜麗娘死后,其父杜寶升任揚州太守。在第三十一出《繕備》有這樣一段詞:“……維揚新筑兩城墻,釃酒臨江上。請了,俺們揚州府文武官僚是也。安撫杜老大人,為因李全騷擾地方,加筑外羅城一座。”“維揚風景世無雙,直上罾臺望……真乃江北無雙塹,淮南第一樓!”《牡丹亭》中所寫的“維揚新筑兩城墻”,便是取材于揚州抗倭筑城的歷史。
這是戲里的,再說一個戲外的。湯顯祖的《牡丹亭》問世后,吸引了眾多青春男女,揚州姑娘金鳳鈿便是其中之一。金鳳鈿給湯顯祖寫了一封情深意切的書信,傾訴了自己對《牡丹亭》的喜愛之程度,并流露出“愿為才子婦”意愿。信寫好后,她迫不及待地托郵差送去,當時湯顯祖正在京城趕考。這封信輾轉大半年之后才到了湯顯祖手里。
湯顯祖來到揚州后,得知金鳳鈿因相思成疾,已經(jīng)憾然離世。彌留之際,手里還抓著一本《牡丹亭》。這對湯顯祖觸動很大,他特地留在金鳳鈿的墓前為其廬墓(守墓)一月。
《長生殿》
故事描寫唐玄宗寵幸貴妃楊玉環(huán),終日游樂,將其哥哥楊國忠封為右相,其三個姐妹都封為夫人。但后來唐玄宗又寵幸其姐姐虢國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楊玉環(huán)不快,最終兩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長生殿對著牛郎織女星密誓永不分離。
由于唐玄宗終日和楊玉環(huán)游樂,不理政事,寵信楊國忠和安祿山,導致安祿山造反,唐玄宗和隨行官員逃離長安,在馬嵬坡軍士嘩變,強烈要求處死罪魁楊國忠和楊玉環(huán),唐玄宗不得已讓高力士用馬韁將楊玉環(huán)勒死。
楊玉環(huán)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諒,織女星說:“既悔前非,諸愆可釋”。郭子儀帶兵擊潰安祿山,唐玄宗回到長安后,日夜思念楊玉環(huán),聞鈴腸斷,見月傷心,對著楊玉環(huán)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尋找蓬萊仙山,最終感動了天孫織女,使兩人在月宮中最終團圓。
揚州關聯(lián):
楊玉環(huán)從揚州登船東渡日本
楊玉環(huán)到底有沒有在馬嵬坡縊死,這一直是一個謎,但民間野史有楊玉環(huán)馬嵬脫險東渡扶桑的說法。她被高力士、陳元禮、謝阿蠻所救,在日本使臣藤原刷雄、阿培仲麻呂的幫助下翻越秦嶺,穿越陜西省洋縣、武漢等地,最后在揚州登上海船東渡去了“海上仙山”,海上仙山就是指今天的日本。當時,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中寫到:“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出?!薄昂鰡柡I嫌邢缮?,山在虛無縹緲間”,可見白居易對楊玉環(huán)之死也是將信將疑的。如果楊玉環(huán)真的去了日本,揚州可能就是她在祖國最后駐足的城市。
《浣紗記》
《浣紗記》講的是春秋時期吳越爭雄的故事。吳王夫差在相國伍員的支持下興兵伐越欲報父仇,將越王勾踐困于會稽山。勾踐向吳王稱臣,并攜妻子大臣赴吳服役三年。越王臥薪嘗膽,伺機復仇雪恥。范蠡舉薦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計,西施與范蠡傾訴離情,并把當年定情物溪紗各留一半,互囑毋忘。吳王色迷心竅不顧群臣反對,恣意荒淫。越國此時兵精糧足,又陰施計謀使吳年荒糧盡并出師伐齊,越乘機侵吳,西施又從中迷惑吳王,使吳大敗。
郵票《浣紗記》的畫面是《寄子》一折,講的是伍子胥忠心耿耿,冒著滅族的危險死諫吳王,并把兒子寄養(yǎng)在齊國大夫鮑叔家的故事。
揚州關聯(lián):
渡江的地方叫“胥浦”
伍子胥的父親受楚國奸臣所害,伍子胥逃出楚國,當來到揚州儀征江邊,見一漁翁,請求渡船過河。漁翁邊擺渡邊歌唱,伍子胥十分感激,欲將身上的白金劍贈予漁翁以作報答,漁翁拒不接受。當問其姓名以作日后報答時,漁翁不肯告知。伍子胥擔心漁翁將其行蹤泄露,漁翁見到伍子胥的神色,嘆道:楚王正在懸賞千金捉你,我若貪財,只需報告你的行蹤。之所以舍命救你,是敬重你的為人。期望你逃出虎口,日后為父兄報仇,成就大業(yè)。伍子胥慚愧不已,只好辭行。未走幾步,忽聞江中撲通一聲,原來漁翁為使伍子胥放心投吳,守諾滅口,跳江自盡。后來,人們將伍子胥當年渡江的地方叫做“胥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