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10)07-0322-03
通過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素質,是企業(yè)人力資源開發(fā)的基本途徑之一。培訓必須體現有效性,這樣才能真正解決人力資源發(fā)展的“瓶頸”。作為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堅決拒絕負效培訓,努力避免無效培訓,革除低效培訓,追求高效培訓。
1 有效培訓的理念
何謂有效培訓?本文以上海醫(yī)藥分銷控股有限公司實施的有關培訓為例,從培訓投入(或稱培訓所耗)與培訓產出(或稱培訓所獲)的關系來界定。著眼于這對關系,便找到了“有效”的界定渠道。按通常的理解,有效培訓是指通過一定的培訓投入(時間、物力、精力等)獲得最好的培訓效果,即遵循認知的建構邏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物力和精力投入,獲得盡可能大的培訓[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培訓目標,滿足企業(yè)發(fā)展和員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價值需求。根據這一理念,就應關注培訓的全過程,以“出”量“入”。因此,有效培訓與其說是一個概念,倒不如說是一種價值取向。本文試圖借助實踐經驗,給出判斷的標準,提供判斷的策略,明確“有效”考量的維度、方式和主體,從而積極地推進員工的培訓工作。
在中文中,“有效”解釋為“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果”。英語對”有效”(effective)的代表性解釋是:“足夠實現某一目的;實現預期或所期望的結果。”中外語境下的解釋都包含“accomplish”(實現)的含義。換言之,在員工培訓工作中,要對活動結果的有效性進行判斷并作出結論,要體現培訓活動對預期結果的實現程度。
判斷培訓是否有效,除了在培訓活動的投入與產山這條橫坐標上考量“效率”,還應在價值取向這條縱坐標上考量“效益”。由此提示,界定員工培訓有效性的內涵,以下兩條標準是必須達到的:1)有滿意的培訓效率。相對于培訓投入而言,培訓產出的“質”和“量”都達到一定的預期目標。2)有滿意的培訓效益。價值取向符合企業(yè)發(fā)展和員工個體發(fā)展的積極需求。
2 有效培訓的實例
實例1:網上學習平臺(E-Learning)培訓形式結合內部管理,提升培訓效率
我公司一直重視對300多位銷售代表的藥理知識培訓,以前通常以組織大型講座的形式為主。而大型講座的形式,須花費較大的人力、精力,還須投入會務費、課酬費,每年僅舉辦兩次,主要講授藥理知識,授課時無互動內容;而E-Lemming這種形式的培訓,幾乎沒有顯性成本,每月舉辦1次,學習的內容不僅有藥理知識,還有涉及銷售的其它業(yè)務知識包括禮儀等方面的知識。另外,還組織各部門進行考試競賽,這樣既達到復習的目的,又能激發(fā)銷售代表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取得更高的培訓投資回報率,最近對培訓模式進行了革新,通過E-Learning結合一定的管理實踐,在降低培訓成本的同時,也切實增加了培訓普及率、課時、頻次;同時提升了培訓質量,鞏固了培訓效果。
實例2:內化專業(yè)銷售技巧(professional sales skill,PSS),提升培訓效益
我公司對新人職的銷售代表都要進行全員PSS培訓。通過對課程的內化(即設計成為符合公司需求且符合內部開展的課程),授課方式逐漸從外部講師為主轉換為內部講師為主。內部講師側重授課和操練,培訓對象是全體銷售代表,在課酬方面幾乎無花費;外部講師則側重協訪和點評,培訓對象是新人職的銷售代表,課酬費用達3萬元。培訓方式和講師角色的轉變,為公司與員工的發(fā)展需要提供了正向的支持。
實例3:物流中心6S現場管理,促進管理能級提升
我公司的物流中心追求的是現場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這項培訓中,由培訓工作者牽頭,開展了物流中心現場6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安全)管理項目。具體做法是:請有關專家提供各種管理和分析的丁具;帶領主管到現場診斷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并且實時跟進。通過這樣的培訓,明顯改善了物流現場的整體風貌和環(huán)境,并且通過整改規(guī)避了許多安全、質量方面的隱患。在推行這一培訓期間,物流中心成為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苗及季節(jié)性流感疫苗冷鏈配送服務項目的唯一中標單位。
實例4:通過內部拍攝視頻錄像,再現并規(guī)范業(yè)務流程
以我公司對外窗口崗位之一的物流中心裝卸工為例,對該崗位的培訓目的強調業(yè)務流程的重塑和規(guī)范。通過與相關部門商討,決定以視頻錄像的形式體現培訓內容。該視頻錄像中,匯總了所有工作流程的要點并且予以總結,內部員工充當演員,制作了實用性、觀摩性都很強的培訓素材。在此基礎上,還利用午休時間對裝卸工進行現場培訓,即以游戲競賽、角色扮演的形式,營造快樂輕松的氛圍,在這過程中,要求體現標準的業(yè)務流程和規(guī)范的用語。
在執(zhí)行跟蹤裝卸工的服務期間,得到相關客戶較高的滿意度:重要客戶和周轉箱客戶的平均滿意度為9.08/10;有35.5%的客戶反饋意見顯示,配送服務相比上年有顯著提高。
總之,在考量效率時,必須始終關注企業(yè)與員工雙方的投入和收益;在效率優(yōu)先的情況下,必須始終以效益為前提,衡量培訓內容和形式的價值。
3 有效培訓關鍵點的剖析
由負效、無效、低效向有效、高效培訓的轉變,取決于培訓模式的變革。下文僅作若干關鍵點的剖析。
3.1 目標取向
培訓模式的變革將越來越強調培訓對象以高階思維為核心的高階能力發(fā)展,主要包括創(chuàng)新、問題求解、批判性思維、信息素養(yǎng)、協作、獲取隱形知識、自我管理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系列能力。人力資源部門在開展員工培訓工作中,必須以促進學習者高階能力發(fā)展為己任,將能否促進學習者高階能力發(fā)展作為衡量培訓價值的主要標準。
3.2 培訓理念
更加強調培訓對象是學習的責權主體,并創(chuàng)造條件使其實現主體角色。
在對員工進行培訓中,要做到:1)使接受培訓的人員培養(yǎng)對學習負責的態(tài)度。接受培訓是自主的、自我調節(jié)的。接受培訓者要確定有意義的學習目標,參加與目標相關的特定活動,用高標準反思、評價培訓過程。2)應激發(fā)員工的內部動機。學習動機主要是由學習本身激發(fā)的,而不是僅依靠獎勵或由外在因素牽引的。要使接受培訓者能從學習活動中體驗樂趣且對問題求解保持持久的激情。3)應講究策略。要求通過培訓使接受培訓者能持續(xù)不斷地運用、開發(fā)和完善學習策略和思維方法,包括構建有效的關于知識和資源獲取與利用的心智模式,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并在不同層次上,建立起關聯。4)協作建構。能使接受培訓者充分理解學習是一種社會性的建構活動和過程,通過學習,能使他們更善于與他人交流,與他人協同丁作、共同學習。
3.3 培訓任務
在設定培訓任務方面,應注重具有挑戰(zhàn)性的、真實的、綜合的學習任務。
挑戰(zhàn)性的任務:任務本身的難度和引發(fā)的興趣相互平衡,培訓任務與學校教育中的學習任務顯然有很大的差異。恰當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培訓任務,應有足夠的難度,要求學習者持續(xù)地學習、延伸或拓展相應的思維技能和社會技能。
真實的任務:員丁培訓應將項目驅動構建在真實下作情景中,應該是工作過程的實例。
綜合任務:要求培訓對象在問題求解的過程中,綜合運用跨學科知識。要求培訓師運用綜合化教學,并將不同學科知識整合成專題或基于問題的學習目標,把項目方式貫穿于培訓內容中。
3.4 評價傾向
給予績效方面的評價:通過建構知識和完成工作任務來展現培訓過程與結果:培訓對象可以而且應當參與培訓績效標準的制定,并在設計、評價中有相應體現:
深層性的評價:評價的最重要目標是改善學習,因此培訓須緊扣培訓目標,須體現重要的知識、能力、內容和主題。并且為培訓績效的產生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
一體化和過程的評價:評價是培訓中的一個部分。要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使培訓對象在評價過程中學習。評價過程和培訓的關系是相互交織的,評價涵蓋學習績效中一切有意義的方面,其中包括個體和小組的成績評價、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教師評價、態(tài)度評價以及作業(yè)、作品形成過程和最終形式的評價,通過多種方法評估培訓對象的學習收獲。
3.5 培訓方式
培訓模式的變革要求培訓方式向下列兩個方面發(fā)展:1)交互的方面,即充分激發(fā)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熱情。培訓師、培訓內容符合培訓對象的需求。并且能為其提供、創(chuàng)設互動的機會。2)適配的、深層的方面。即創(chuàng)設有利于培訓對象深度投入的培訓環(huán)境,提供多樣化適配的有意義的活動或經驗,應考慮個體差異和不同的智能優(yōu)勢有助于產生多種問題求解的觀點,營造優(yōu)勢互補和共享共贏的氛圍。
3.6 角色認知
培訓模式的變革呼喚教和學角色的轉換或拓展。
培訓者的角色:幫促者——為學習創(chuàng)設和提供豐富的環(huán)境、經驗和活動。為培訓對象的問題求解、真實任務的完成、知識共享等方面整合各種資源和機會。指導者——在需要時通過示范、講解、提供選擇等方式幫助學習者排疑解惑,根據學習者需求給予支持,幫助學習者改進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能力。研究者——培訓師的專業(yè)成長超越教書匠角色,應不斷在實踐中完善。成為專家。合作學習者——敢于探究與自我提升,善于與培訓對象共同參與學習,成為知識建構共同體中的生產者。
培訓對象角色:學習的管理者——能有效地規(guī)劃、監(jiān)控、調節(jié)和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情緒、努力程度,并在有必要時尋求他人支持。探究者——從事真實的研究,認真觀察和思考世界、對象或概念的構成、屬性;認真模擬現實中實踐者的思維和行為。教師——在正式和非正式場合,培訓對象應敢于扮演培訓者角色以幫助其他學員。
3.7 技術支持
信息技術將有機融合于培訓過程,尤其要注重信息技術的認知工具、知識建構和智能伙伴的作用。
4 結語
在培訓工作中講究有效性是一種務實的理念。有效性也是員工培訓的價值取向。本文是筆者對有效培訓的一種經驗性概括,也是一種前瞻性期待,當然更是我們在實踐中的重要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