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選擇題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當地(35.8°s,72.7°w)時間2010年2月27日3時34分。智利發(fā)生里氏8.8級地震,震源位于海底59.4公里,地點位于智利馬烏菜地區(qū)外海,震中距智利城市康塞普西翁100公里,距智利首都圣地亞哥320公里。這是該國50年來遭受最嚴重的災難。依據材料,回答1-3題。
1.從成因上看,此次地震應屬于 ( )
A.火山地震 B.冰庫地震 C.構造地震 D.陷落地震
2.此次地震引發(fā)的海嘯24小時后到達日本沿海,海嘯到達日本的區(qū)時為 ( )
A.2010年2月27日15時34分 B.2010年2月27日3時34分
C.2010年2月28日17時34分 D.20lO年2月28日3時34分
3.此次地震發(fā)生時 ( )
A.地球公轉速度較慢 B.智利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北京小
C.智利晝短夜長 D.智利正值夏季
讀下表(表中①、②、③、④代表西北干旱區(qū)、黃淮平原區(qū)、東北低產區(qū)和南方高產區(qū)等我國四類商品糧基地),回答4-5題。
4.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國商品糧基地依次是 ( )
A.東北低產區(qū)、西北干旱區(qū)、黃淮平原區(qū)、南方高產區(qū)
B.黃淮平原區(qū)、西北干旱區(qū)、東北低產區(qū)、南方高產區(qū)
C.東北低產區(qū)、西北干旱區(qū)、南方高產區(qū)、黃淮平原區(qū)
D.南方高產區(qū)、黃淮平原區(qū)、西北干旱區(qū)、東北低產區(qū)
5.④地比①地糧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 )
A.④地糧食總產量比①地少 B.④地糧食單產不如①地高
C.④地人均耕地面積小于①地 D.④地復種指數低于①地
6.甲處成為圖中區(qū)域規(guī)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的最主要條件是 ( )
A.地處河流上游,水質良好 B.周圍地貌多樣,風景優(yōu)美
C.地形平坦開闊,交通方便 D.背靠丘陵緩坡,滑坡很少
7.地質隊員發(fā)現乙處有金礦出露,考慮流水的侵蝕、搬運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積物中的細小金粒)的地方是 ( )
A.a B.b C.C D.d
A城市介于北緯45.12度至46度之間,東經126.42度至127.39度之間。A城市性質定位為以機電、輕紡、食品工業(yè)為主的H市的衛(wèi)星城市。讀圖2,完成8- 9題。
8.在城市化的過程中,A城市不可能 ( )
A.限制大城市郊區(qū)化的進程
B.增加H市區(qū)人口密度
C.吸引市區(qū)相關產業(yè)向衛(wèi)星城轉移 D.擴展H市市區(qū)的功能
9.如圖2所示,H城市群的空間拓展最可能 ( )
A.沿交通線延伸 B.沿河流延伸
C.沿地形延伸 D.沿人口密集區(qū)延伸
土地覆蓋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澤及各種建筑物等地表諸要素的綜合體。圖3中0點為1980年中國土地覆蓋重心,它相對于中國大地坐標原點(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和P分別是僅考慮單一因素影響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蓋重心。據圖回答10-11題。
10.O點所處區(qū)域在土地利用中引發(fā)的最突出的生態(tài)問題是 ( )
A.沼澤大面積萎縮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面積銳減
D.生態(tài)用水緊張
11.下列關于1980年到2000年中國土地覆蓋重心遷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重心從0點移到P點是東北地區(qū)氣候變暖、降水減少的結果
B.重心從O點移到P點是西北地區(qū)生態(tài)退耕的結果
C.在氣候和某種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東南方向遷移
D.在氣候和某種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東北方向遷移
12.干支紀年是中國古代歷法的一大發(fā)明。2009年1月26日我國進入農歷乙丑年,即進入了牛年。有位先生與新中國是同齡人,他的生肖應是 ( )
A.鼠或?!.?;蚧ⅰ.虎或馬 D.上述說法都不對
13.中國為有效應付長期的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威脅,被迫采取嚴格的指令性社會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學說作為意識形態(tài)來論證這種社會管理的合理性,以強化指令性管理。這種指令性管理指的是 (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中央集權制 D.三省六部制
14.宋代時期,反映市民階層需要的話本和詞興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畫、尚意書風、風俗畫同時崛起。上述現象說明宋代文學藝術 ( )
A.出現了平民化的趨勢 B.個性化傾向十分突出
C.平民化與個性化趨勢并存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學風
15.圖4和圖5所展示的兩個事件 ( )
A.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所攫取的侵略權益也惠及其他列強
C.給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帶來滅頂之災
D.促使中國開始實踐西方政治制度
16.譚嗣同在《仁學》(下)中說:“君也者,為民辦事者也;臣也者,助辦民事者也。賦稅之取于民,所以為辦民事之資也。如此而事猶不辦,事不辦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義也。”該主張的本質意圖是 ( )
A.介紹主權在民和社會契約思想 B.提倡實行民主共和制
C.闡釋“民貴君輕”思想的內涵 D.論證實行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17.“和為貴,三民主義指導革命;斗則勝,一切權力收歸農會?!边@是歷史上的一副對聯。這副對聯的出現與下列哪一革命政權的建立有關 ( )
A.資產階級政權 B.工農民主政權
C.抗日民主政權 D.民主聯合政權
18.《中國大趨勢》(圖6)的作者、美國著名未來學者約翰·奈斯比特認為,中國沒有以民主的名義使自己陷入政黨爭斗局面,而是以一黨體制實現現代化,發(fā)展出一種獨特的縱向民主,形成穩(wěn)定的關鍵。“中國沒有……陷入政黨爭斗局面”是因為實行了 (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
C.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國方略
19.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寫道:“人類在歷史過程中自有許多機會——實際可說是無定數的機會……”英國在其崛起過程中利用的“無定數的機會”是 ( )
A.新航路的開辟 B.工業(yè)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20.美國人邁克爾·哈特在《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指出:列寧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用實際行動在俄國建立了共產主義政府。共產主義雖然是一場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運動,但是很難看出這場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列寧還是馬克思。作者這段話的意圖是 ( )
A.肯定列寧的偉大貢獻 B.贊揚十月革命的歷史功績
C.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作用 D.說明十月革命的性質
21.劉瑜在《民主的細節(jié)》一書中指出:羅斯福新政時期,是總統權力擴張最迅猛的時期。事實上,新政期間,總統權力的轉型,也是社會治理方式轉型的一個后果。羅斯福新政時期“社會治理方式轉型”主要是指 ( )
A.向分權制衡轉變 B.向國家干預型轉變
C.向社會福利型轉變 D.向總統權力型轉變
22.圖7是某同學在學習20世紀70年代世界歷史的過程中制作的一幅示意圖。下列對該圖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西歐、日本迅速崛起,資本主義世界形成經濟上的三足鼎立之勢
B.西歐和日本取得了與美國平等的地位,兩極格局開始被三足鼎立局面取代
C.表明世界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多極化的趨勢在加強
D.美國實力相對下降,在美蘇爭霸中處于不利地位
23.圖8是2009年法國財政部發(fā)行的一枚面額為10歐元、紀念柏林墻倒塌20周年的精制歐元紀念銀幣。銀幣正面以倒塌的柏林墻演繹出和平鴿,意味著 ( )
A.歐洲出現全面和平局面
B.歐洲各國之間消除了對抗和競爭
C.標志著“冷戰(zhàn)”對峙局面開始結束
D.和平演變戰(zhàn)略在世界范圍內取得最后勝利
24.2010年1至2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1%,其中2月份同比上漲2.7%,創(chuàng)下16個月以來的最大升幅。要想使物價總水平保持穩(wěn)定,就必須 ( )
A.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
B.減少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堅決防止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D.保證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近期以來,有關迫使人民幣升值的聲音成為我國外交關系中的熱點。據此回答25-26題。
25.人民幣是否升值,從根本上說取決于 ( )
A.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B.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C.我國的科技力和外交力 D.我國的外交態(tài)度和外交政策
26.2010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繼續(xù)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wěn)定。有利于 ( )
①保持國內市場的物價總水平穩(wěn)定②保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③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④世界金融的穩(wěn)定、經濟的發(fā)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我們不僅要通過發(fā)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這給我們的經濟學啟示是 ( )
A.要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B.要正確處理好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C.要正確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D.要正確處理好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28.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guī)律、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抓緊抓好。這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處理問題時,必須 ( )
?、賵猿忠磺袕膶嶋H出發(fā),實事求是②把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③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改造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④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在2010年全國高考前夕,山東省高調宣布取消省內照顧性高考加分項目,取消高考加分。這是“因噎廢食”,還是保障公平,對此輿論褒貶不一。這表明 ( )
①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難以達成共同認識②事物的性質具有不確定性③人的意識活動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④人的意識對認識對象的反映具有主觀特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沈戰(zhàn)東,鄭州援疆特警、鄭州公安局特巡警支隊特警四大隊民警,2010年1月30日凌晨,他在結束一天維穩(wěn)巡邏勤務返回駐地后,繼續(xù)備勤,因勞累過度暈倒在崗位上,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年僅28歲。據此回答30-31題。
30.和大多數人高馬大的特警隊員相比,身高1.70米、體重60公斤的沈戰(zhàn)東,身體條件不占優(yōu)勢,但他卻通過刻苦訓練成了鄭州特巡警隊1000多名警員中僅有的5名全能隊員之一。這表明 ( )
?、倏炭嗑湍艹阶陨項l件的限制②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質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④內因決定外因,要重視內因的決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2010年2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做出決定,追授沈戰(zhàn)東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這啟示我們 ( )
?、賹ι鐣腿嗣竦呢暙I越多,價值就越大②投身于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③自我價值的實現是社會價值實現的基礎④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具備良好的社會條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2010年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做客新華網,與全國網友做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再次展現了親民總理的形象。這樣做 ( )
?、倏梢约訌娬腿嗣袢罕姷穆撓耽谟欣诒WC人民群眾行使決策權③有利于推進黨群干群關系的和諧④利于推進我國的政治文明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和根本要求;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管理干部,《意見》對從嚴管理干部做了具體要求。嚴格管理干部 ( )
?、偈庆柟厅h的執(zhí)政地位的客觀要求②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目標③是黨履行政治職能的體現④體現了黨審時度勢、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0年2月5日。為期3天的第46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在慕尼黑開幕。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與會,就當前世界和平與安全等重大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和主張。據此回答34-35題。
34.楊潔篪外長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來應對氣候變化。之所以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是因為我國政府 ( )
A.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擁有最高國家權力
B.是我國的執(zhí)政黨,為人民服務是其宗旨
C.是人民的政府,積極履行政府職能,維護人民利益
D.是我國最高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
35.中國就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同與會各方深入交換意見并達成共識,這說明 ( )
?、倥c會各方就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達成共識,有助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②中國同與會各方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主導作用③與會各方間已不存在利益的對立和沖突④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60分)
本卷共4大題,共160分。
36.(36分)圖9、圖10分別為兩地區(qū)等高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判斷兩圖所示地形區(qū)名稱,圖9為____,圖1O為____。(4分)
(2)圖9半島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分析該氣候類型對農業(yè)發(fā)展的影響。(6分)A是所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是該國最大的海港和棉紡織工業(yè)中心,試簡要分析其成為棉紡織工業(yè)中心的原因。(8分)
(3)圖10所在國能源資源中較為豐富的是____,試分析其原因。(6分)陰影部分是其重要的鋼鐵工業(yè)區(qū),試分析該工業(yè)區(qū)的區(qū)位因素。(6分)
(4)兩圖所示地區(qū)均為我國重要的____(某種礦產資源)進口地,分別寫出該種礦產海運至我國的最近線路必須經過的“咽喉要道”的名稱。(6分)
37.(32分)“三農”問題,古今中外,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江浙地區(qū),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國的糧倉?!娇?、雍、乾時期,“本地(指江浙地區(qū))所產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廣人稀、物產不豐的湖廣地區(qū)隨著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逐步成為糧食供應的重要基地。過去的“蘇湖熟,天下足”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此時,江浙地區(qū)經濟作物廣泛種植,糧食不能自給。松江種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從外地運進大量糧食。人口稠密特別是集中了大批非農業(yè)人口的工商業(yè)城鎮(zhèn),更是家無隔宿之糧,江浙市鎮(zhèn)更是如此。
——摘自戴逸《簡明清史》
材料二,近代以來,……隨著農村人口的快速增長以及英國土地長子繼承制的制約,人口與土地的關系日趨緊張,許多沒有繼承權的貴族子女和一些佃農為了生存不得不移居他處,遷移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礦區(qū)。
為了滿足工業(yè)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英國)政府頒布和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動的制度障礙。其中,1846年頒布的《貧民遷移法(修正案)》使一些貧民不再被遣返原籍;1865年議會通過的《聯盟負擔法》擴大了救濟貧民的區(qū)域范圍和貧民居住地范圍,使限制定居地不再可能。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英國“圈地運動”研究》
材料三,鴉片戰(zhàn)爭前后中國土特產品出口統計表。
材料四,從“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單調生活到“農工商”全面發(fā)展“走出國門”,30年來。中國農民經歷了幾千年來發(fā)展變化最快的“改革開放”洗禮生存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隨著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工業(yè)化的推進和城鎮(zhèn)化的提速,現在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yè),活躍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農民的角色定位歷史性的變化成為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新華網《中國農民的角色定位出現歷史性變化》
(1)根據材料一,分析江浙地區(qū)的農村經濟在清朝前期出現了怎樣的局面,概括出現這一局面的原因。這種局面說明當時我國社會經濟出現了怎樣的特征?(11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促進英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原因。(10分)
(3)根據材料三,分析鴉片戰(zhàn)爭前后中國土特產品出口呈現怎樣的趨勢。這一趨勢說明了什么?(5分)
(4)根據材料四,說明改革開放30年,我國農民的角色定位出現了哪些變化。綜合以上材料,分析影響“三農”問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38.(32分)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三駕馬車”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和拉動率。
材料二,近年世界貿易增長率示意圖
材料三,2010年2月3日,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加快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全黨全國必須增強主動性、緊迫感、責任感,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加強規(guī)劃引導,突出戰(zhàn)略重點,明確主要任務。兼顧當前和長遠,處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體的關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不斷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6分)
(2)根據上述材料,運用經濟常識知識說明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10分)
(3)結合上述材料,從政府職能的角度說明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6分)
(4)運用哲學常識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三體現的辯證法思想。(10分)
39.(60分)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所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2010年世博會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召開,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博會歷史上第一次圍繞“城市”主題展開交流合作。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好好地利用和發(fā)展沿海的工業(yè)老底子,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來發(fā)揮和支持內地工業(yè)。如果采取消極態(tài)度,就會妨礙內地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956年5月,陳云帶著毛澤東“上海有前途的。要發(fā)展”的重要指示來到上海,向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工商界人士進一步闡明了黨中央關于利用和發(fā)展沿海工業(yè)老基地的方針政策。
——摘編自《毛澤東百周年紀念》
(1)材料一提出的新中國工業(yè)布局的發(fā)展思路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沿海的工業(yè)老底子”形成的原因。(12分)
材料二,在開始全面建設的十年中,上海先后進行了三次工業(yè)大改組。上海在1956年至1957年進行了第一次改組,對工業(yè)組織結構實施大調整。1958年至1960年的第二次改組,在推進上海工業(yè)的專業(yè)化和協作方面獲得了積極的成果。1962年至1965年的第三次改組,不僅達到了工業(yè)布局合理的目的,而且保持了長遠發(fā)展實力。1963年,市委在上海市第三屆黨代會上,正式提出了“把上海建設成為我國一個先進工業(yè)和科學技術基地”的目標。并突出一個“新”字,確定了以發(fā)展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為中心,重點發(fā)展6個重點新興工業(yè)和18項重大新技術。到1965年上海不僅已成為門類比較先進齊全的工業(yè)基地,形成大中小企業(yè)相結合,主副配套。整機、部件、零件完備的協調的工業(yè)體系,而且還成為全國重要的科學技術基地。
——摘編自《毛澤東百周年紀念》
(2)根據材料二,概括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上海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歸納該時期上海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8分)
材料三,2008年3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2008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發(fā)布暨中國城市競爭力研討會”,選取了52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對其競爭力進行解析和點評,同時按照城市的行政級別和類型的不同,作了更為細致的比較研究。報告研究得出中國30個城市群綜合競爭力、先天競爭力、現實競爭力和成長競爭力的指數。下表是部分城市群的排名情況。
(3)根據材料三,比較前三個最強城市群的差異。城市群綜合競爭力和成長競爭力有何關系?總結中國城市群綜合競爭力格局的特點。(11分)
材料四,城市化的進程大幅改變了原有的水文生態(tài)。學者在進行城市化程度、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城市化后和城市化前徑流量比相關分析研究時,將三者之間關系歸納如圖12。
(4)試歸納材料四中三者的關系。(9分)
材料五,上海正在舉全市之力辦好世博會:上海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廣泛開展“世博先鋒行動”,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籌辦世博會中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召開2009年度立法計劃落實工作會議,其中服務世博方面的項目就有7件;上海市政府各部門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花大力氣解決困擾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難頑癥;上海市民認同世博、參與世博、服務世博,百萬志愿者走上街頭開展志愿服務。
(5)結合材料五,分析舉全市之力辦好上海世博會體現的辯證法道理。(8分)
(6)運用政治學知識分析應如何辦好上海世博會。(12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此次地震是由于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屬構造地震。目前世界上發(fā)生的地震主要屬于構造地震,約占世界地震總數的90%以上。
2.C智利位于西五區(qū),日本位于東九區(qū),兩地時差為14小時,所以當智利3時34分時。日本為17時34分(14時+3時34分)。因為海嘯到達日本沿海需要24小時,則海嘯到達日本沿海的區(qū)時應為2010年2月28日17時34分。
3.D 2月27日地球位于近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快;此時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智利離太陽直射點近,因此其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北京大;此時為南半球的夏半年,晝長夜短;智利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
4.A從圖中各項數據可以判斷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國商品糧基地依次為東北低產區(qū)、西北干旱區(qū)、黃淮平原區(qū)、南方高產區(qū)。
5.C我國南方人多地少。
6.C從圖上可以看出,甲處地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故發(fā)展成為規(guī)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
7.D從圖中看,d處為河谷河流出口處,受流水的侵蝕、搬運作用,易在此處發(fā)生沉積。故可以找到沙金。
8.B A城市是衛(wèi)星城市,主要功能是防止中心城市規(guī)模過大、擴展H市市區(qū)、吸引市區(qū)相關產業(yè)向衛(wèi)星城轉移等。
9.A讀圖可知,H城市群的空間拓展主要沿鐵路線分布。
10.B我們知道,經緯度相差1度,距離相差約111km。從已知條件0點相對于大地原點(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可以推斷O點的地理坐標大約為(104°E,38°N),大致位于我國的內蒙古草原南部附近,所以O點所處區(qū)域在土地利用中引發(fā)的最突出的生態(tài)問題應是土地荒漠化。
11.D從圖中影響因素看,中國土地覆蓋重心遷移受氣候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同時也受人為因素影響,但重心會偏向受影響因素較大的方向,在氣候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下,重心會向東北方向遷移,故正確選項為D。
12.A我國的屬相是12年一輪回,2009年是牛年,“有位先生與新中國是同齡人”,意即他出生在公歷194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某一天,跨越農歷的1948年年底到1949年12月1日左右。如果該先生出生在公歷1949年初即農歷的1948年底,其屬相的計算應為(2009-1948)÷12=5……1(1為余數),是牛年的前一個屬相即鼠;如果該先生出生在農歷的1949年進人公歷的1950年以前,其屬相的計算應為(2009-1949)÷12=5,是牛年,該先生的屬相是牛。
13.C以“儒家、法家等學說作為意識形態(tài)”是中央集權制度的典型特征;郡縣制和三省六部制分別是中央集權制度的地方和中央管理方式。
14.C詞和傳奇小說、風俗畫的出現,反映出宋代文學藝術平民化的發(fā)展趨勢;文人畫、尚意書風的形成,反映了士大夫的個性化追求。
15.B根據片面最惠國待遇的規(guī)定,任何列強取得的在華侵略權益,其他列強可“一體均沾”。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是《辛丑條約》的簽訂。《南京條約》簽訂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尚未產生。雖然中國開始向西方學習,但關注的是西方先進技術而非政治制度,更談不上實踐。
16.D本題考查考生對譚嗣同思想主張的理解,體現了考綱中認識歷史本質的能力考查要求。譚嗣同是維新派的主將,強烈要求進行變法、實行民主政治。A項是對材料本身的解讀,是達到本質意圖的思想動員手段;B項不符合維新派的政治主張;C項混淆了“民貴君輕”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內涵。
17.D從對聯中的“和為貴”、“三民主義”、“農會”等詞語可以看出,這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出現的對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四個革命階級結成革命統一戰(zhàn)線,其目標是建立聯合各革命階級的民主政權。第二次國共合作的任務是聯合抗日,農村中沒有農會組織。工農民主政權出現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農村中有農會組織,但不是以三民主義為指導。
18.B材料強調的是中國避免了政黨斗爭現象而發(fā)展成穩(wěn)定的民主國家,這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密切相關。A項制度的根本宗旨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C項是處理好民族關系的政治制度,D項是民主政治建設的大政方針,這三項均不符合設問角度。
19.A新航路的開辟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主持完成的,英國未參與但卻很好地利用了新航路開辟后的有利時機而迅速發(fā)展起來。
20.C列寧是十月革命的領導者,但材料卻指出“很難看出這場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列寧還是馬克思”,其意圖顯然是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性。A、B、D三項都是從一個側面解讀材料,具有片面性。
21.B羅斯福新政的顯著特點就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開創(chuàng)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社會福利制度的誕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表現形式之一;盡管羅斯福新政期間總統的權力空前擴大,但美國一直是以分權制衡為特點的政體,總統是國家權力的中心但受到國會和最高法院的制約。
22.B該示意圖只能說明西歐、日本的實力上升,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發(fā)生重大變化,預示著國際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和美國實力的相對下降,但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結束。
23.C柏林墻倒塌后,以東德并入西德的形式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引發(fā)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是“冷戰(zhàn)”對峙局面開始結束的標志。冷戰(zhàn)結束后的歐洲并不安寧,各國之間的矛盾和對抗遠未結束。柏林墻的倒塌是和平演變戰(zhàn)略的結果,但在世界范圍內并非是最后的勝利。
24.D本題的關鍵詞是“就必須”,要保持物價總水平穩(wěn)定,就必須保證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25.B本題的關鍵詞是“根本”,故選B項。
26.D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wěn)定和國內市場物價穩(wěn)定無關,故選D。
27.A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是指要發(fā)展經濟、提高效率;把“蛋糕”分好,是指要注重公平。故選A。
28.B客觀規(guī)律不能改造,③錯誤。
29.C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可以達成共同認識,①錯誤;事物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是確定的,②錯誤。
30.B
自身條件不能超越,①錯誤;內因決定事物的發(fā)展,但不能決定外因,④錯誤。
31.A社會價值實現是自我價值實現的基礎,③觀點錯誤;④本身正確,但和題意無關。
32.C人民群眾沒有決策權,②錯誤。
33.D實施國家職能的載體是國家機構,黨不能履行國家職能,③錯誤。
34.C
35.D
36.(1)德干高原(2分)
巴西高原(2分)
(2)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雨熱同期,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春旱嚴重,不利于農作物生長。(6分)接近棉花的產區(qū);勞動力資源豐富;海運便利;市場廣闊。(8分)
(3)水能河流水量豐富,地處高原邊緣,地勢落差大。(6分)
該地區(qū)鄰近鐵礦產地;海運便利;經濟發(fā)達,市場廣闊;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6分)
(4)鐵礦石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6分)
37.(1)“湖廣熟,天下足”代替了“蘇湖熟,天下足”。(2分)
該地區(qū)工商業(yè)城鎮(zhèn)崛起,手工業(yè)發(fā)達;經濟作物廣泛種植,影響糧食生產;人口稠密,非農業(yè)人口增多,糧食供不應求。(6分,含義相同即可)社會經濟區(qū)域化、專業(yè)化、規(guī)?;陌l(fā)展特征。(3分)
(2)圈地運動的推動;農村人口的快速增長;土地長子繼承制的影響;2E業(yè)革命的拉動;人口流動制度障礙的消除。(10分)
(3)趨勢:不斷增加。(1分)
說明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商品經濟得到發(fā)展,中國農村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4分)
(4)變化:從個體經營到合作經營;從單純依靠土地為生到“農工商”全面發(fā)展;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yè)。(3分)
影響因素: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經濟結構的變化;政府政策的引導推動;等等。(3分,言之成理即可)
38.(1)材料一反映了近七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不斷增大,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投資貢獻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持續(xù)攀升。凈出口貢獻率不穩(wěn)定,變化較大。(2分)材料二反映了世界貿易增長率在2003—2007年間有升有降,2007年后持續(xù)下降,尤其是2009年出現負增長。(2分)我國凈出口貢獻率與世界貿易增長率的變化基本一致,直接受到世界貿易的影響和制約。(2分)
(2)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yè)化道路(2分),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2分),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2分),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yè)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協同帶動轉變(2分),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chuàng)新轉變(2分)。
(3)①履行好政治職能,維護政治穩(wěn)定。②履行好經濟職能,綜合運用宏觀調控手段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huán)境相協調。③履行好文化職能,為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④履行好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為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6分)
(4)①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加快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要兼顧當前和長遠,處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體的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5分)②主要矛盾在復雜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要求我們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要突出戰(zhàn)略重點,明確主要任務。(5分)
39.(1)發(fā)展思路:以沿海工業(yè)支持內地工業(yè),共同發(fā)展。(4分)原因:沿海地區(qū)具有較高的商品經濟和經營意識;具有便利的水陸交通條件;近代以來沿海地區(qū)首先遭受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沖擊,自然經濟瓦解程度IitOCoqfgZuvtBT2F1x/AA==比較高;近代以來沿海地區(qū)是各種工業(yè)相對集中的地區(qū)。(8分,言之成理即可)
(2)成就:成為門類齊全的工業(yè)基地,形成比例協調的工業(yè)體系,是全國重要的科學技術基地。(2分)
原因:中央對發(fā)展沿海工業(yè)的重視;三次大的工業(yè)改組發(fā)揮了上海的工業(yè)潛力,開發(fā)出長遠的發(fā)展實力;1963年確定的明確目標的推動。(6分)
(3)差異:前三個最強的城市群比較而言,長三角先天競爭力最強,珠三角次之,京津唐第三;珠三角現實競爭力最強,長三角次之,京津唐第三;長三角成長競爭力最強,京津唐次之,珠三角第三。(6分)關系:呈正相關。(1分)特點:區(qū)域差異明顯,東部最強,東北和中部次之,西部最弱;前三大城市群差距較??;城市群競爭力兩極分化趨勢明顯。(4分)
(4)城市化程度與下水道的普及率呈負相關;城市化后和城市化前徑流量比與下水道普及率的關系為正相關;城市化程度與城市化后和城市化前徑流量比的關系為正相關。(9分)
(5)①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fā)展,要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世博會是上海的頭等大事,要舉全市之力辦好,體現了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關鍵。(4分)②當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會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上海市的黨組織、市政府、市民有機結合,為辦好世博會貢獻自己的力量。(4分)
(6)①黨要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事業(yè)領導核心作用。上海全市應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應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籌辦世博會中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3分)②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嚴格立法、有法可依。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應落實服務世博會的立法工作,為世博會的成功舉辦提供法律保障。(3分)③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切實履行好文化、公共服務等職能。上海市政府各部門應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花大力氣解決不利世博會成功舉辦的疑難頑癥。(3分)④公民要提高公民意識,認真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等義務,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等原則。上海市民應認同世博、參與世博、服務世博,自覺為世博會成功舉辦貢獻一份力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