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昌森
誰見了“駱馬湖”心里會發(fā)毛
文/李昌森
江蘇四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宿遷市西北部,水域面積375平方公里的駱馬湖,因為“駱馬”諧音“落馬”,“犯了忌諱”,在當?shù)佤[起了一場改名風波:有人擅自把湖名改成了“馬上湖”,并到處打出“游馬上湖,馬上有?!钡臉苏Z招牌。(百度5月24日)
名字只是一種符號,內(nèi)含的是一種文化。一個名字的形成,都會有其獨特的歷史原因。駱馬湖得名于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天宮中有一匹小龍馬,長得英俊瀟灑,叫起來驚天動地。一下生的第一聲叫,把正在做壽的王母娘娘嚇了一跳。王母娘娘勃然大怒,說是不祥之兆,命二郎神把它宰了。老龍馬決定替子贖罪,以保小龍馬一命。受刑之前,王母娘娘指著老龍馬的鼻子惡狠狠地說:“你甘愿替子去死,就把你罰下人間,永遠不得回天庭?!北涣P下凡的老龍馬四蹄深深陷入泥中,沉重的身體把地面壓出一個深深的大坑。后來玉皇大帝赦免了老龍馬,又把它召回天宮。當?shù)厝粤粝乱粋€馬脊背形的洼塘。天長日久,就形成了一個湖,人們稱之為駱馬湖。關于駱馬湖史載于《宋史》:“紹興五年(1131)四月金將渡淮,屯宿遷駱馬湖。”也有人考證,《詩經(jīng)》中早有“駱馬”一詞,駱馬湖是為紀念治水英雄鯀而得名的。
“清清的駱馬湖啊,一望無窮,站在那湖岸上,從西望不到東。秋水養(yǎng)肥蝦和蟹,碧波懷抱菱和藕,豐收的漁歌一聲聲唱到我心中。”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一曲《清清的駱馬湖》,又賦予駱馬湖新的內(nèi)含。美麗的駱馬湖成了古城宿遷一張響亮的名片。駱馬湖傳承千年,是長期的文化積淀,不是誰想改就能改得了的。
“駱馬湖,音落馬,這個名字不吉利”,一個有些分量的官員的一句信口雌黃,成為駱馬湖改名的動因。于是當?shù)厝苏襾韨€號稱“中國十大策劃師”的人,策劃來策劃去,便將駱馬湖改名為“馬上湖”,意為“馬上?!?,并夸下???,這一改“年收益率可增18%以上”。網(wǎng)友調(diào)侃說,這位“大師搓麻手氣不怎么樣,想和(音胡)都想瘋了”,做夢都想“馬上和(胡)”。國務院的《地名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地名管理應當從我國地名的歷史和現(xiàn)狀出發(fā),保持地名的穩(wěn)定。必須命名和更名的,應當按照本條例的原則和審批權(quán)限報經(jīng)批準,未經(jīng)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決定?!鄙米愿拿麑龠`法行為,連這點都弄不清,還稱什么“大師”?
把“駱馬”看成“落馬”,本身就是封建迷信心理。類似“改名”、“改道”信風水的鬧劇很多。經(jīng)濟上不去,找風水上的原因;官運不亨通,找“八字”上的原因。燒香拜佛,不問蒼生問鬼神大行其道。普通老百姓并不忌諱“落馬”,因為他們本來就在“馬下”。害怕“落馬”的,當然是“馬上”的人,有一官半職的人,更準確地說是屁股上不干凈的當權(quán)者。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蕩蕩。行得正坐得正的人,對“落馬”何怕之有?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何況已經(jīng)流淌了上千年的一條湖呢?千年駱馬湖到底犯了誰的忌?它的名字都叫了好幾個朝代了,也沒見哪位官員見了駱馬(落馬)就發(fā)毛,現(xiàn)如今的官員,怎么一聽“落馬”就覺得“不吉利”,怎么一見“落馬”就心虛,到底是湖的名字不對勁,還是某些官員心中就有鬼?奉勸那些頭上有辮子,屁股上有尾巴的“馬上”君子,不要以為“駱馬湖”的名字改掉了,你就不會“落馬”了;不要以為駱馬湖改成“馬上?!?,就能討得僥幸過關的口彩了。好在駱馬湖改名未遂。貪官早晚會“落馬”,駱馬湖則千年風光濤聲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