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 蔣興明
從井口的一擔(dān)水開始,從柴草旁的一柄彎刀開始,從肩著鋤頭的一聲號子開始。
比朝霞早,比公雞的啼叫還早。
接下來就是跟著太陽移動,山路悠長,一塊田地足以讓人勞作一生。打柴人的汗水一滴滴落到石板上,鏗然作響。
這像歲月一樣粗糙的生活呀!吞下紅薯條,吞下土豆塊,吞下這年月日的辛酸。
最后,他們就只剩下背著月亮,往一個叫家的方向趕。影子也跟著,拉得比鄉(xiāng)村還漫長。
最先聽到的是一聲高分貝的吆喝,然后你看到黃牛、犁鏵以及農(nóng)夫的手。
祖輩留下的遺訓(xùn),你我都由衷地相信,桃竹園,這個南方的村落,它是富饒的村落。
什么樣的歌最打動人的心腸?沾滿黃泥巴的手,握著種子的浸滿汗?jié)n的手。
你聽風(fēng)中的嗩吶,鑼鼓。這是又一段金牌歲月,每一滴掉入泥土的珠淚都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實。
它和村莊一樣古老,像一只安靜的獸。橋上,天空瓦藍(lán);橋下,流水潺潺。村子里幾十號人,每天都會踏上石橋,彎彎的。在霏霏煙雨中,是夢一般的橋。
沒有人相信一座橋的倒塌,就像一茬茬往事,像愛,像寬厚的手掌。穿越時空啊,桃竹園的石橋,永遠(yuǎn)都和村莊一樣閃爍著不滅的亮光。
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名字,一條小得不能再小的河流,它還能奢望些什么?
可我們?nèi)匀伙柡屑?。我們在那里淘米,捉魚,鳧水。多少個或清或淡的日子,我們就流水般地被越推越遠(yuǎn)。
小河依舊靜靜地流淌,它不是一條有名的河,就像村子里更多的人一樣,像不知名的石頭花兒一樣。
村莊的春天,桃花最耀眼。
而四圍的竹海是另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
風(fēng)動,綠色的波浪跳起舞蹈。
風(fēng)停,它們挺胸,把頭兒高昂。
月上西樓時,綠色的海洋,大地的歌手,一群穿軍裝的士兵把村落攬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
江南。三月。你去那個村莊,你走進花的海洋。
你開始歌頌,文字跟著激昂。
那么多顏色,紅啊,它可最張揚。
你說,是正午的太陽,也是烈馬熾熱的胸膛。
你說,昨夜那紅紅花兒下的一吻,到現(xiàn)在還是醉醺醺的模樣。
大山在上,河流在下。手執(zhí)長鞭的牧羊人走在桃竹園的路上。羊群大口吃草。牧羊人敞開嗓門唱:“啊,我的小妹呀,你可在何方……”吃得正酣的羊群把頭兒揚,咩咩叫。
傍晚,燕子歸巢,白花花的銀子消失在水草豐美的田間小道。
四周一片靜寂。牧羊人躺在床上,嘴里念叨的,眼神掠過的,是他的羊,還有如花似玉的姑娘。牧羊人的綽號為皮匠,翻翻身的工夫就給叫了整整二十年。
在桃竹園的邊上有一座小學(xué)。一口大鐘,兩個籃球架,幾間瓦房整齊地立在土壩旁。屋是小屋,地是沙地。
我們伏在粗糙的木桌上,讀鵝鵝鵝,讀鋤禾日當(dāng)午。我們就從一加一開始,從鐵杵磨成針開始。盯著黑板,扎進書海。
我們有時能聽到教室外鳥雀掠過的聲音。而我們抬頭,窗外的桃花開得正艷,遙遠(yuǎn)的天空白云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