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久
明晰信息內涵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前提
楊福久
信息、政務信息的基本內涵及其構成,是各級政府辦公部門信息工作者必知的基本知識,是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信息專家和學者學習和研討的一大內容。要是對接收者有用的就都是信息。這說明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本級領導決策工作需要的是信息,上級領導了解情況需要的是信息,基層領導開展工作需要的是信息,老百姓生產和生活需要的也是信息。
各種語言工具書對“信息”的定義是有差異的?!掇o源》對“信息”的定義是“消息?!薄掇o海》的定義是:“信息是指對消息的接受者來說預先不知道的報道?!薄冬F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是:“①音信,消息;②信息論中指用符號傳遞的報道,報道的內容是接收符號者預先不知道的?!?/p>
一般人認為,信息就是消息,這和語言工具書對“信息”的定義是有一定聯系的,也體現了信息的部分內涵。而作為信息工作者,不能這樣局限地理解信息的定義,必須立足于信息工作的角度,從宏觀方面把握信息的定義,明確信息的基本內涵。
近年來,我國廣大信息工作者和學者認為:信息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客觀反映,是人類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中所產生的聲音、圖像、文字、符號等的統(tǒng)稱。信息不等于消息,消息是信息的表現形式。通俗地說,信息就是情報、資料、數據。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情報;社會的、生活的、歷史的、現實的資料;天文、地理、數學、化學等等無所不包。只
我國政府系統(tǒng)的信息工作是從1984年正式開始的,那時候還沒有“政務信息”這一概念,大都稱作“政府信息”。1986年3月,河北、湖北和遼寧三省政府辦公廳的信息工作者在武漢籌建全國省級政府網絡時,正式提出了把“政府信息”稱為“政務信息”。從而把政府信息同黨委及部門信息區(qū)分開來。與此同時,“政務信息工作”、“政務信息網絡”、“政務信息工作者”等概念也應運而生。政務信息網絡活動很快蓬勃地開展起來,省級政務信息網絡組建后,1987年由阜新、承德和鞍山等市發(fā)起,組建了全國中等城市政府信息網絡,不久發(fā)展到50余個市級網絡成員,網絡年會等活動一直堅持到現在,對促進學習和交流政務信息工作,共同提高政務信息工作水平,推進網絡成員市的經濟和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都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政務信息”提出以后,廣大政務信息工作者都試圖為其下個簡明的定義。先后主要有:“黨政機關需要的信息叫做政務信息”;“ 政務活動所產生的信息叫做政務信息”;“政府的信息就叫做政務信息”等等。1988年8月,全國省級政務信息網絡第三次年會研討了政務信息的定義。認為:政務信息應當包含兩層含義,一層是政府主體工作運轉情況的反映,一層是對政府領導決策和指揮工作有用的信息。于是,統(tǒng)一為“政府主體工作運轉情況的反映及政府領導決策和指揮工作所需要的信息稱之為政務信息”。
近年來,各級政務信息工作者和廣大學者、專家對政務信息的研究和探討不斷深入發(fā)展。百度百科認為,政務信息是信息的一個重要門類,是政務活動中反映政務工作及其相關事物的情報、情況、資料、數據、圖表、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等的總稱。政務信息應當同時符合三個條件:一是由政府機關掌握的信息,是指政府機關合法產生、采集和整合的;二是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信息;三是由特定載體所反映的內容。政務信息需要一定的載體予以承載才易為人所掌握。過去政府機關掌握的政務信息主要以紙質載體信息為主,隨著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在政府機關的大規(guī)模應用,目前政府機關以膠卷、磁帶、磁盤及其他電子存儲材料等載體記錄的政務信息日益增加,因此,政務信息包括了這些形式載體所反映的內容。
政務信息是高層次信息。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各級政府需要大量真實的、預測性和超前性的政務信息,并以此科學決策和科學指導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和做好政務信息工作,及時、準確、全面地為領導提供政務信息,當好領導的決策和指揮工作的高參。
政務信息的突出地位顯示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成為一種新興的、不可或缺的機關公文,也成為機關工作人員學習的一門新課程??梢哉f,負責政務的機關工作人員都與政務信息有著不解之緣,這是因為機關工作人員既要寫政務信息,還要用政務信息。因此,各級政府特別是政府辦公部門對政務信息和政務信息工作都十分重視,先后建立健全了政務信息編報、培訓、考評和獎勵等一整套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了政務信息工作,使之走上了科學的軌道。近年來出版的有關辦公室工作的各種工具書,也都把政務信息作為一個章節(jié)加以論述,確定了政務信息的突出地位。
政務信息作為信息的一大重要門類和高層次的信息,自然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從政務信息工作的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我們可以歸納出政務信息構成的十個方面:
(一)各級黨政領導機關的決策和決策執(zhí)行情況。這是定期和不定期發(fā)生的重要的政務信息,下級需要及時知道上級的決策,上級需要知道下級執(zhí)行決策的情況,這也是政務信息工作者必須收集和掌握的極其重要的信息。我們在上報政務信息時,一直把貫徹省政府決策的情況作為重點。在下發(fā)政務信息時,也一直將市政府的決策作為一大重點,以保證縣(市)區(qū)和各部門及時了解并及時貫徹落實。
(二)對國家重大決定或決策的反映。國家發(fā)布的每一項決定或決策,必然在人民群眾中引起各種反響,上級需要及時了解這些反映情況的信息,以便于更好地貫徹和落實決定或決策。在工作中,我們注意及時收集這方面的信息,并且及時上報。比如,國家取消農業(yè)稅的重大決定頒布后,我們收集了農村干部群眾的熱烈反應,并把他們的喜悅和建議上報省政府辦公廳,受到領導的好評。
(三)政府各職能部門行政目標的完成情況。這一信息包括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進展程度、取得的成績、積累的經驗等。對于市政府下達給各職能部門的行政目標,我們都做到跟蹤收集和反饋,把各職能部門行政目標完成的成果和經驗報給市政府領導,使他們及時了解這方面的信息,作為下一步決策的依據。
(四)政府各職能部門為完成行政目標所制定的方針、政策和措施。上級領導需要及時了解這方面的信息,以便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我們不斷收集政府各職能部門為完成行政目標所制定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信息,并下達到政府各職能部門,使他們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將自身的方針、政策和措施不斷予以完善。
(五)政府各職能部門在實施行政目標管理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對于那些本級無力和無法排除的障礙因素,需要上級予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向上級報送。我們注意把各縣(市)區(qū)和政府各職能部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反饋給市政府領導,并把市里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上報給省政府辦公廳。比如,玉米轉化、柴河水庫淹沒地、外市拖欠鐵嶺糧款等問題,都在以政務信息的形式報省后得到很好的解決,市里領導對此很是滿意。
(六)下級政府各職能部門和干部群眾對上級領導機關的意見和建議。這些建議和意見對上級正確指揮全局工作有著積極的意義,是上報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專門編發(fā)了增刊,及時反映這方面的政務信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民意和社情動態(tài)。人民群眾的意愿即人民群眾的呼聲,是客觀存在的、不斷變化的。而社情也是客觀存在的,時常在局部發(fā)生。我們編發(fā)的《我市城鎮(zhèn)居民對供熱費上調反響強烈》的信息,報給市政府領導后,引起了市領導的足夠重視,市領導在市政府常務會議決策時參考了這一信息。
(八)人民群眾的生活問題。群眾生活無小事。人民群眾的生活,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上級領導十分關注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十分注重這類信息的上報,促使困擾人民群眾生活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九)突發(fā)事件。天災人禍等突發(fā)事件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甚至隨時可能發(fā)生。禽流感發(fā)生時,我們及時采寫了我市對野生候鳥在全市的活動以及防范措施的信息,省政府辦公廳在《信息參考》上予以刊出,向外市、外省介紹了我市的經驗。
(十)專題調查報告。主要是專題政務信息,那些比較全面的和事關大局的政務信息對市政府領導決策具有很重要的價值,我們都以《專報信息》及時報送給市領導。比如,《我市市政設施安全度汛問題亟待解決》就為市政府決策防汛工作提供了幫助,經過加強組織領導和及時予以資金扶持,市政設施的“硬件”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處理和解決。
圍繞以上十大方面,政務信息工作者可以發(fā)現和采寫大量的政務信息,為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提供有用的信息,完成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
(作者單位:遼寧省鐵嶺市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