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黎君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測井公司 河南濮陽)
對感應儀器刻度的認識
杜黎君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測井公司 河南濮陽)
感應儀器的刻度不同于其他電法儀器的刻度,是因為測量系統(tǒng)的偏移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個是感應線圈系自身無法克服的探頭誤差,另一個是地面設(shè)備、電纜及儀器的偏移。文章以常規(guī)感應和向量感應為例,論述了各自的刻度原理。最后得出結(jié)論,向量感應更加注重對地層原始信息的獲取,并在探頭誤差校正方面做了更多的努力,由此測得的地層電導率更為準確。
感應測井;探頭誤差;常規(guī)感應;向量感應;R信號(分量);X信號(分量);主刻度;電路內(nèi)刻
電法儀器刻度的通常做法是用精確的已知標準值做為整個測量系統(tǒng)的輸入,就是模擬地層,標準值經(jīng)儀器、電纜及地面設(shè)備得到一個輸出值即測量值,將已知的標準值與測量值做比較得到測量系統(tǒng)的2個傳輸特性,即增益和偏移校正。一旦確定了傳輸特性,那么利用這一過程的反過程,用系統(tǒng)的測量值乘以增益加上偏移校正就得到了系統(tǒng)的輸入值,即地層信息。所以儀器刻度的目的就是在測井時獲取整個測量系統(tǒng)的傳輸特性。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PM為正刻信號,即儀器線路中刻度電阻的采樣信號;ZM為零刻信號,通過將測量電路的輸入端短接獲得。那么測井過程中,儀器的響應為:
地層電導率=(儀器測量值×GAIN)+OFFSET
由于感應儀器與生俱來的探頭誤差,除了通過上述電路內(nèi)刻確定偏移外,還要通過主刻度來確定探頭誤差,以消除測量系統(tǒng)的全部偏移,保證數(shù)據(jù)采集的準確性。
儀器的主刻度也被稱為一級刻度,確定的是包括儀器的探頭、儀器的電路、電纜及地面設(shè)備在內(nèi)的整個測量系統(tǒng)的傳輸特性。對于感應儀器,所需的環(huán)境非常嚴格,被定為一級環(huán)境標準,就是要提供一個零電導率環(huán)境,即自由空氣以及測試環(huán)標準電導率。但井場環(huán)境很難達到一級標準,這就需要建立二級標準,即沒有探頭參與下的電路刻度,被稱為電路內(nèi)刻,用來模擬主刻度。圖1所示的常規(guī)感應儀器,利用零刻繼電器將測量放大器的輸入端短路來模擬零電導率環(huán)境(零刻);用正刻繼電器從探頭切換至精密的刻度電阻,模擬測試環(huán)。測前刻度是儀器在測井開始前做的電路內(nèi)刻,對于感應儀器應該在儀器下到井底再進行,可以顧及到溫度和壓力對儀器的影響。內(nèi)刻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證實儀器是否工作正常,二是計算增益和偏移用于測井。
以2530常規(guī)感應儀器的深感應為例來討論如何確定測量系統(tǒng)的傳輸特性,中感應測量系統(tǒng)傳輸特性的確定與深感應相同。深感應測試環(huán)的標準電阻是5.11Ω,代表401mmho的地層;中感應測試環(huán)標準電阻是8.44Ω,代表461mmho的地層。趨膚效應提升后都為500mmho。
將感應儀器置于3 m高的木馬上,并確保探頭四周4.5 m范圍內(nèi)無導電材料,也就是將儀器放置在所謂的自由空氣中,然后將401mmho的測試環(huán)放在探頭的深感應測試位置,由于探頭誤差和電路偏移的存在,儀器的正刻值TLPM=401+探頭誤差+電路偏移;去掉測試環(huán)電阻,儀器的零刻值TTPZM=探頭誤差+電路偏移。增益的計算公式:
電路偏移是通過儀器電路內(nèi)刻的零刻得到的,如圖1所示,零刻繼電器將信號放大器的輸入端短路,儀器的讀值為電路零刻值EZM,則電路偏移為EZM×GAIN,那么電路偏移校正OFFSET為:
圖1 2530常規(guī)雙感應接收電路框圖
用儀器在空氣中的讀值TPZM減去電路的零刻值就能得到儀器的探頭誤差(TLZM-EZM)×GAIN,那么探頭誤差校正SEC為:
S EC=-(TL ZM-EZM)×GAIN
電路正刻用來模擬401mmho測試環(huán),如圖1所示,正刻繼電器從探頭的接收線圈切換到模擬線圈和刻度電阻,儀器的電路正刻讀值為EPM。由于測井現(xiàn)場無法滿足一級環(huán)境標準,就希望使EPM-EZM=TLPM-TLZM。從增益的公式可以看出,如果該等式能被滿足,那么用EPM和EZM計算的增益就與用主刻度TLPM和TLZM計算出的增益相同,可是調(diào)節(jié)刻度電阻只能近似而不能精確得到401mmho,但我們可以用TLZM和TLPM得到的GAIN精確地計算出一個正參考值PLUS REF:
該參考值如果經(jīng)趨膚效應提升,應非常接近500mmho,如果不在495~505mmho的范圍,就需要調(diào)節(jié)刻度電阻。有了PLUS REF,再利用測前刻度的EPM和EZM就精確地計算出了與主刻度相同的增益了,可以看出刻度電阻對增益的重新計算是極為關(guān)鍵和重要的。
為準確獲取地層信息,測量系統(tǒng)的傳輸特性必須在測井時確定,這就是為什么要重新計算增益和偏移。由于測井現(xiàn)場無法實施主刻度,就用二級刻度的電路刻度來模擬主刻度來確定系統(tǒng)的傳輸特性。系統(tǒng)的增益及偏移確定后,就開始進行測井,測得的地層電導率為:
ILD的地層電導率=(儀器的測量值×GAIN)+OFFS ET+S EC
之后再進行反褶積計算和趨膚效應提升,就得到了真實的地層電導率。
由此可見,常規(guī)感應儀器的刻度既要做主刻也要做內(nèi)刻,要確定的參數(shù)有四個,分別為增益、電路偏移、探頭誤差和正參考。同樣,中感應也要確定這樣四個參數(shù)。
1.2.1 向量感應與常規(guī)感應的對比
與常規(guī)雙感應相比,向量感應DIT-E有5點改進:
(1)測量信號數(shù)字化。系統(tǒng)偏移就只針對從探頭的接收線圈到壓頻轉(zhuǎn)換輸出。
(2)在測井過程中實時內(nèi)刻??梢园褱囟壬仙龑﹄娐吩斐傻臒崞谱鲕浖系南?。
(3)不僅測量R信號,也測量X信號以實時校正趨膚效應和圍巖影響。
(4)有10 kHz、20 kHz、40 kHz三個頻率的發(fā)射激勵脈沖可供選擇以減小趨膚效應。
(5)實時進行溫度和壓力補償,使探頭誤差更加穩(wěn)定。
這5點改進使向量感應刻度確定的整個測量系統(tǒng)的傳輸特性有三類:
(1)利用實時內(nèi)刻確定深、中感應電子電路的增益、偏移和相位偏移以消除電路的溫漂。
(2)利用主刻度確定深、中感應的系統(tǒng)增益(DGF、MGF)和系統(tǒng)相位校正(DPH、MPH)。
(3)R信號深、中感應探頭誤差校正(DRE、MRE)和X信號深、中感應探頭誤差校正(DXE、MXE)。1.2.2 刻度和傳輸特性計算[3]
電路內(nèi)刻和儀器的主刻度都以深感應為例,測試環(huán)及電路正刻標準值見表1。電路內(nèi)刻需要完成3個刻度測量才能確定電路的增益、偏移和相位偏移。如圖2所示,一個是零刻CAL0,將接地端通過多路器接到R通道和X通道,R道相敏檢波的R相位參考與X道相敏檢波的X相位參考之間的相差是90°,分別得到深感應零測量值ILDZ、IXDZ以確定電路偏移;一個是正刻CAL+,將刻度電阻上的電壓信號通過相位參考的相差也同樣是90°,得到兩通道深感應參考測量值ILDP、IXDP用以確定接收放大器的相移和相敏檢波的多路器接到R通道和X通道,兩通道相敏檢波的相位誤差;再一個是相位刻,通過多路器接到R通道和X通道的信號依然是刻度電阻的電壓,不同的是兩通道相敏檢波的相位參考之間的相差是0°即同相位,兩通道得到的都是純R信號ILDN、LXDN用以對兩通道的增益做比較。由內(nèi)刻計算電路的傳輸特性如下:
R通道和X通道的增益比
表1 測試環(huán)及電路正刻標準值
圖2 DIT-E向量感應的接收電路框
低通濾波前信號相移
從正刻測量去掉相移得到R信號
X通道增益IXDGain=Gain Ratio×ILDGain。
由零刻獲取R、X通道的電路偏移
由于內(nèi)刻是在測井過程中進行的,則深感應R、X通道測得的地層原始值(VCO輸出頻率)RILD和RIXD,經(jīng)電路增益和偏移校正為:
再由電路相移和系統(tǒng)傳輸特性確定最終地層電導率:
DGF、DPH、DRE、DXE分別為系統(tǒng)增益、相移、R信號探頭誤差校正和X信號探頭誤差校正。
儀器的主刻度要完成2個刻度測量,一個是測試環(huán)正刻,將帶標準電阻的測試環(huán)置于深感應測量點,深感應測量系統(tǒng)測得的電導率分別為ILDTLON、IXDTLON;另一個是去掉標準電阻的零刻,對應的電導率為ILDTLOFF、IXDTLOFF。這四個電導率是經(jīng)過與上述相同的計算得到的,只是假設(shè)系統(tǒng)增益DGF=1、系統(tǒng)相移DPH=0,探頭誤差校正DRE=0DXE=0。則系統(tǒng)的相移和增益計算如下:
系統(tǒng)相移DPH
TLSPHID和TLSMAGD為表1所列標準值。
探頭誤差校正是由廠家提供的真實探頭誤差校正、溫度校正系數(shù)、壓力校正系數(shù)以及環(huán)境電導率貢獻組成。
常規(guī)感應利用“堵”的方式測量地層電導率,用變感器拒絕X信號;用溫度電阻減少溫度對探頭誤差的影響;用探頭誤差調(diào)節(jié)電阻降低探頭誤差,但都沒能將這些影響地層電導率測量的不利因素徹底清除,而且又丟掉了一些重要的地層信息,不能保證測量的準確性。而向量感應采用與之相反的“疏”的方式測量地層電導率,接收X信號;測量真實的探頭誤差;在電路設(shè)計上不去消除溫度、壓力對探頭誤差的影響,而是通過軟件精確計算溫度和壓力系數(shù),使這些不利因素對測量的影響得到徹底清除。測井中的實時內(nèi)刻把由溫度上升造成的電路溫漂在看似放任的情況下得到剔除,所以向量感應在地層電導率的測量上要比常規(guī)感應更為準確。
[1] 環(huán)鼎科技有限科技公司.雙感應測井儀器維修手冊.北京,2006(資料)
[2] Schlumberger.Volume1 of DIT-E Maintenance Manual.Hus ton,1986:4-3-4-6(資料)
[3] Schlumberger.Volume1 of DIT-E Maintenance Manual.Huston,1986:4-12-4-13(資料)
PI,2010,24(6):32~35
Induction calibr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electrical logging tool,its offset is the sum of two offsets.An offset due to the sonde′s imperfection called the″Sonde Error″;an offset the rest of the equip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libration principle of the both conventional dual induction and the phase dual induction separately.We get a conclusion finally,phase dual induc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acquire the raw information of formation.Also,a great deal of ef-fort has been gone into sonde error correction,so the formation conductivity measured by the phase dual induction is more accurate.I wish to provide a few help and inspiration for my colleague of tools maintenance and logging from this paper.
Key words:induction logging;conventional dual induction;phase dual induction;R component;X component;master calibration;electrical calibration
Recognition for the calibration of induction logging tools.
Du Lijun.
P631.8+11
B
1004-9134(2010)06-0032-04
杜黎君,女,1966年生,高級工程師,1988年畢業(yè)于西安石油學院電子儀器與測量技術(shù)專業(yè),現(xiàn)從事測井儀器維修工作。郵編:457001
2010-06-22編輯:姜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