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陜西商南高級中學(xué) 韓延明
近年來高考作文園地刮起了一股不良風氣,一些考生不在審題、立意上下工夫,卻刻意追求“另類”“新奇”,玩弄文字游戲,其結(jié)果是聰明反被聰明誤。2009年湖北省高考零分作文《站在空門的門口》,全文用“朦朧詩”的形式寫成,讀后只能讓人如墜五里霧中,不知所云。這樣的作文片面追求“時髦”,故弄玄虛,到頭來只能是苦水直往肚里流。
高考屬于“國考”,本來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可是面對高考作文,每年總有少數(shù)考生視同兒戲,置作文要求于不顧,意氣用事,胡亂涂鴉,既給人留下笑柄,又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請看:
例一:
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
二百四十七,二百四十八,二百四十九。到點了,快打鈴了,我要回家吃飯了。老師若是有緣明年再見?!?/p>
(2009年天津高考零分作文《我說九零后》。)
再看2009年北京高考零分作文《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例二:
我坐在窗邊的位子上考試
可他們都不知道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我一看這次的作文題目 忽然強烈地不想寫
還是不考了吧
我打開窗 跳出去 同學(xué)們和監(jiān)考老師都震驚了
他們都想不到 我真的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以下連續(xù)重復(fù)“他們都想不到 我真的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五十三遍直到全文結(jié)束。)
同類的還有2009年天津另一篇零分作文《我說九零后》,通篇使用離奇古怪、生僻難辨的網(wǎng)絡(luò)文字(如“ ”、“ ”、“烎”——意為“站著開火”)寫成,如同天書,自然被判了“死刑”。這樣的文字哪里能配叫做“作文”,簡直是對中華文化的褻瀆!
常見的問題有如下兩種:
1.主標題與副標題書寫不當。一般地,主標應(yīng)居中,副標題另起一行,破折號領(lǐng)起,文字與主標題第三個字對齊開始書寫;如果一行寫不下,就把破折號后面的字按中間對齊的段落格式書寫。如:
揮動隱形的翅膀 飛向精彩的遠方
——200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作文試題解讀
2.書信體的稱呼不知頂格寫,日期書寫混亂。根據(jù)《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夏歷月、日應(yīng)該用漢字表示,如“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正月初三”“臘月二十三”等;公歷要使用國際通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寫法,書信體(包括公文)的日期大多采用公歷,所以“2010年1月26日”不能寫成“二0一0年一月二十六日”。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標題中的錯誤是遮掩不住的硬傷,萬萬不可大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漏寫標題。因為高考作文有“標題自擬”的要求,不少考生又有“先文后題”的陋習,等文章草草完稿,時間已到,匆匆交卷,因而就出現(xiàn)了“無題”作文。
2.標題中亂用標點。非特殊情況下,標題中不能使用標點符號,只有在容易造成歧義時才偶爾使用,如《公款旅游之風不當殺?》;而標題《超越彎道,超越人生》則應(yīng)寫成《超越彎道 超越人生》——當標題是并列關(guān)系的兩個短語時,短語之間只需空格隔開,無需使用標點。
3.文不對題,即標題與材料限定的內(nèi)容相差千里,閱卷人一看標題,就痛下殺手,可謂“小小標題定終身”。
4.“以××為話題”與“以××為題”不分,“為題”即規(guī)定了題目。近年來“話題”作文較多,倘若粗心大意,依據(jù)思維定式誤將“為題”當“話題”而另擬標題,就出力不討好了。
高考作文首先要文從字順,表意明白,然而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措詞不嚴密,隨意性太強,致使語病頻頻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得分。對此,考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少用長句。長句往往容易造成搭配不當或成分殘缺,如“從中西醫(yī)結(jié)合到完成新醫(yī)學(xué)的過程,必須是中醫(yī)、西醫(yī)、中西醫(yī)結(jié)合三種力量同時發(fā)展,不斷使中西醫(yī)結(jié)合向深度、廣度發(fā)展”一句中,由于句子較長,句末丟掉賓語“的過程”。
2.少用多重否定句。多重否定句往往因?qū)哟位靵y而造成表意失當,如“誰也不會否認長江不是向東流的”一句,“不會”“否定”“不是”三重否定表否定,等于承認“長江不是向東流的”,不符合客觀事實。
3.少用網(wǎng)絡(luò)語言。如今,網(wǎng)絡(luò)語言被中學(xué)生視為時髦語言,常常掛在嘴邊,出現(xiàn)在作文中,如“偶”“灌水”“GG”“BT”“菜鳥”等。但它們只不過是過眼云煙,缺乏生命力,嚴重影響語言交際,也著實讓老師發(fā)“暈”!教育部明文規(guī)定,學(xué)生考試作文中不得使用網(wǎng)絡(luò)語言。如下面一段文字:“昨晚,偶GG帶著他滴GF到偶家來吃飯,那個MM在吃飯時一直向偶媽媽PMP,那樣子真是好BT,這樣的人有誰稀飯?”誰能看得懂呢?
4.少用不規(guī)范語言,如“很豬”“美容美髮廳”等。
5.少用方言和港臺語。像“扁食”“屋里人”“年是個”“細發(fā)”“哇塞”等不宜出現(xiàn)在作文中。
6.切勿中英文夾雜,文言白話夾雜。除非特殊語境中,中英文及文言白話不能亂用?!昂芎谩逼f成“很OK”,“妻子快點把燈點亮”偏要說成“妻子疾然引燈”,就顯得不倫不類,豈不讓人啼笑皆非?
高考作文中有“文體不限”的要求,是說考生可以靈活選用某一文體,而不是不論文體,信口開河。例如記敘文以敘述為主,議論、抒情為輔;議論文要重議輕敘;小小說要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等。否則就成了“四不像”,被打入“冷宮”。
“知識性錯誤”可謂高考作文的一大“軟肋”,是致命的弱點之一。因為這種錯誤顯而易見,很難逃過閱卷老師的火眼金睛。這樣的作文得分一定會大打折扣,寫作時必須慎之又慎。如:①唐代的王昭君出使西域(應(yīng)為西漢);②司馬遷說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評價司馬遷語);③孔子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概念混淆);④越王勾踐用了10年時間終于報仇滅吳(應(yīng)是22年);⑤韓信用十面埋伏的計策,逼得項羽烏江自刎(所謂“十面埋伏”純屬子虛烏有,不足信從),等等。
字體大小不一,字跡模糊不清,字形歪斜,胡亂涂鴉,都會造成失分。為了保證書寫質(zhì)量,可適當壓縮字數(shù)(不低于800字底線),適當減慢書寫速度,努力做到橫平豎直,規(guī)范大方,讓人賞心悅目。如果文面書寫接近一幅書法作品,那一定會讓閱卷老師高抬貴手。
“全國新課標卷”2008年高考語文考試大綱中追加了“作文錯1字扣1分,而且上不封頂”的評分標準。福建、山東等省也把錯別字扣分標準明確寫進了考綱。因此,錯別字這樣的低級錯誤不能不引起考生的高度注意。在行文中,遇到較難寫或把握性不大的字詞,可以忍痛割愛,“繞道而行”,采用同義代換的方法,絕不可心存僥幸。如:璀璨→耀眼,悲愴→悲傷,斡旋→調(diào)解,黜免→罷免,蒼穹→天空,蹂躪→踐踏,逡巡→猶豫,豢養(yǎng)→喂養(yǎng)等。另外,卷面上也不能亂用繁體字。
標點作為高考考點之一,近年來在考題中幾乎沒有設(shè)專題考查,因為作文當中就能很好地體現(xiàn)考生對標點符號的掌握使用情況。因此,閱卷老師對考生作文標點的使用尤為關(guān)注,而不少考生也正因為誤用或不用標點而頻頻失分。在卷面上,對那些人們普遍關(guān)注的比較“搶眼”的標點的使用必須認真對待,不可掉以輕心。如引號與點號三種不同的位置關(guān)系、省略號與“等”的并用、括號的位置、選擇句中問號的使用等。下面看幾個例子:
1.對這樣的青年,我們是應(yīng)該支持他呢?還是應(yīng)該指責他呢?(選擇問只在句末用問號,第一個問號改為逗號。)
2.可以說,除了詩,雨果的重要作品大都有了中文譯本(小說和劇本)。(句內(nèi)括應(yīng)放在“重要作品”之后。)
3.“他不信”,砌成臺子的全體石塊一齊說:“馬上給他看看,把他扔下去!”(引號、點號的位置不當,冒號誤用?!八恍拧?,逗號應(yīng)放在引號里,冒號改為逗號。)
4.春節(jié)將至,超市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有電器、煙酒、服裝 等,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省略號與“等”不能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