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 Carson
最簡單地說,媽媽就是我的信仰。我還是小孩子時就有了這種信仰,那時我夢想成為一名醫(yī)生。
我的媽媽是一名女傭。在工作中,她發(fā)現(xiàn)那些成功人士用來讀書的時間要比看電視的時間多很多,因此她宣布,我哥和我每周只能收看提前選擇好了的兩三個電視節(jié)目,在剩下的時間里,我們每個人必須讀兩本從底特律公共圖書館借來的書,并向她上交我們寫的讀書報告,而她則會對其進行校對、標注并畫出重點。幾年以后我們才意識到,她的那些標注是糊弄人的——我媽媽幾乎目不識丁,她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文化水平。
雖然我們沒有錢,但是在書的海洋中我可以任意暢游,做任何事情,成為任何一個人。
剛升入中學時我的成績門門是A,但這種狀態(tài)沒持續(xù)多久。我開始追求奇裝異服,總想和哥們兒出去瞎混。我的成績也從A降到了B,又降到C,不過我不在乎。我們哥兒幾個隨時勾肩搭背,擊掌不斷。我那時太酷了。
一天夜里,媽媽做完繁雜的工作回到家中,我跟她發(fā)牢騷說,自己的意大利針織襯衫太少,不夠穿。她說:“好吧,我會把這一周拖地掃廁所賺來的錢都給你,你可以拿它去給家里買吃的,然后剩下的所有錢你都可以用來買你想要的意大利針織襯衫。”
對她的這個決定我欣然接受,但當我將資金分配完之后卻發(fā)現(xiàn)分文不剩。我意識到媽媽是個理財天才,她能用這些錢養(yǎng)家糊口,能將各種食物擺上餐桌——這點錢根本不夠買衣服。
我還意識到,一時之快不會對我有任何幫助,知識才是成功之母。我重新將精力投入到學業(yè)當中,又成了尖子生,并最終實現(xiàn)了我的夢想,成為一名醫(yī)生。
這些年來,媽媽對上帝的篤信給了我啟發(fā),尤其是當我必須要進行高難度的外科手術,或是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正面對重疾的時候。
幾年前,我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了一種病情極其險惡的前列腺癌。我被告知癌細胞可能已經擴散到脊椎。媽媽仍舊對上帝深信不疑。她說,上帝的神跡在我身上還未完成,我的病不可能是什么大問題。后來我脊椎上的異樣物被確診為良性,可以做手術。如今我已痊愈。
我的故事其實就是我媽媽的故事——一個沒怎么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的貧窮婦女,以一名母親的身份改變了世界上許多人的命運。沒有任何工作比為人父母更加重要。
(林嘉摘自《英語沙龍》2010年第5期,圖選自湖北美術出版社《天津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分院圖案教學作品集》一書,蘇 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