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起大禹治水,常常為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獻身精神所感動。大禹為了根治水患,解除百姓痛苦,治水十三年,終于洪水平息,東漸于海,老百姓安居樂業(yè),“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大禹功不可沒。
然而,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真的就是為了革命工作,為了天下蒼生?他真有這樣的思想境界嗎?我懷疑。
終于,細讀《史記》,尋出蛛絲馬跡。司馬遷說:“禹傷先人父鯀功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笨磥?大禹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敢回家。為什么連家都不敢回呢?這里面有蹊蹺。我們先來看看禹父鯀是怎么死的。
大禹的父親鯀因治水不成而被舜所誅,鯀一沒有瀆職,二沒有貪污治水資金,三沒有發(fā)生重大安全事故,舜為什么要殺他呢?治水沒有成功不是理由,當(dāng)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那樣低下,科學(xué)技術(shù)那樣低下,又沒有前人的治水經(jīng)驗可以借鑒,只能靠在實踐中一步一步地摸索,失敗是正常的。要鼓勵探索,要允許失敗,以舜那樣的英明之主不會不知道這一點。其實,說穿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治水不成不過是一個借口,而殺掉他才是真正的目的,這是政治斗爭和權(quán)力角逐的必然結(jié)果。
據(jù)《史記》記載,當(dāng)時的堯?qū)︴吅退炊际欠浅P湃魏鸵兄氐?而堯把治水的重任交給鯀,更表現(xiàn)出堯?qū)︴叺目粗?。這樣,就必然引起舜的妒忌。于是,舜除了給鯀的治水制造障礙,還在堯面前說鯀的壞話。因為治水是一個非常復(fù)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斷地從失敗中總結(jié)經(jīng)驗。但是由于舜的讒言,堯和天下之人對鯀的治水能力還是產(chǎn)生了動搖。后來,舜一步步騙取堯的信任,奪取了政權(quán),便迫不及待地借治水不力而誅殺了自己的政治對手,結(jié)果不明真相的天下人皆說:“殺得對”。
殺了鯀之后,舜當(dāng)然還要斬草除根,要殺大禹。但是,苦于沒有正當(dāng)?shù)睦碛?。那?還讓他去治水吧,如果治水還是不成,就有正當(dāng)?shù)睦碛闪恕?/p>
大禹把殺父之仇深深埋在心底,不敢有絲毫的流露。同時還不停地向舜表忠心,說自己對舜是如何地服從愛戴,舜是如何地英明偉大等等。為了討好舜,他甚至不惜卑躬屈膝?!秴问洗呵铩分杏羞@樣一段記載:“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為司空。以通水潦,顏色黧黑。步不相過,竅氣不通,以中帝心?!本褪钦f,大禹敢怒不敢言,只有老老實實、小心翼翼侍奉舜,以贏得舜對他的信任,緩解舜對他的戒心,走路的時候緊緊跟隨在舜的后面,不越半步,大氣都不敢出,千方百計讓舜高興。其行為怎么看都有點像當(dāng)年的林副統(tǒng)帥。
同時,大禹還吸取了父親鯀的教訓(xùn),因為當(dāng)年父親只知道低頭拉車,不知道抬頭看路,不知道宣傳自己,以致主動權(quán)完全掌握在舜的手里,舜說什么,大家都相信。大禹很注意宣傳自己,他不僅對舜表現(xiàn)自己怎樣兢兢業(yè)業(yè)、忘我地工作,還經(jīng)常地對當(dāng)時負(fù)責(zé)宣傳工作的皋陶同志宣傳自己的事跡。他說:“予娶涂山,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輔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師;處薄四海,咸建五長,各道有功。”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我當(dāng)時結(jié)婚娶了涂山氏,只在家里住了三天,便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居樂業(yè),為舜的治水大業(yè)離開了家里,后來孩子啟出生我都沒有時間看他一眼,一心一意在工地上忙碌,撇小家為大家,生怕辜負(fù)了舜和天下人民的期望。他的話,使得負(fù)責(zé)宣傳的皋陶感動得熱淚盈眶,“皋陶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則刑之?!本褪钦f,皋陶非常敬重大禹的品德,立刻命令天下人向大禹學(xué)習(xí),以大禹為榜樣,愛崗敬業(yè),三過家門而不入。誰不學(xué)習(xí),就收拾誰。大禹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一下子成了榜樣和英雄。于是,“禹德大明”,在全國很有影響力了,威信大增。
然而,這十三年,真的像他自己表白的那樣,孤身一人,一心治水?我還是不信。禹雖然十三年沒有回家,雖然三過家門而不入,誰敢保證他沒有二奶、沒有小秘、沒有游山玩水、沒有大吃大喝、沒有找小姐、沒有洗桑拿,像一個苦行僧一樣?
只是大禹羽翼漸豐,得到四方諸侯的擁戴,舜也就無可奈何了。終于,大禹見時機成熟,便奪取了王位,放逐帝舜,最后舜慘死在南方蒼梧。這可不是我編出來的,大家可以看中國最權(quán)威的辭書《辭?!?上面就是這樣寫的。
【選自《搜狐讀書·歷史雜談》】
題圖 / 身不由己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