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暉
“我認為癌癥病人多數都是被嚇死的,只要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奇跡是可能發(fā)生的?!?月4日早上6點10 分,營山縣城南鎮(zhèn)黨委書記文建明喝下妻子鐘玉珍為他熬制的中藥,笑著對記者說。爽朗的笑聲使你很難把他與查出患有原發(fā)性肝癌5年、即將要做第18次手術的患者聯系在一起。談起工作,文建明總是滔滔不絕,臉上始終洋溢著陽光般燦爛的笑容,用城南鎮(zhèn)老百姓的話說,“他絕不像一個患有癌癥的人,總是精氣神十足、喜笑顏開的?!?/p>
“鄉(xiāng)鎮(zhèn)這套鑼鼓,敲在點子上才和諧動聽”
從1995年7月至2003年3月,文建明先后到過當時全縣第一個“開不起舀”的淥井鎮(zhèn)等4個鄉(xiāng)鎮(zhèn)任黨政主要領導?!爱敃r縣委領導每次給我做任職談話時,說我是‘治亂英雄,都要我給縣委當好鄉(xiāng)鎮(zhèn)工作的‘消防大隊長?!弊屛慕鳌爸蝸y”絕非偶然,有著29年基層工作經驗的文建明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確定一個村民小組作為調研點,堅持調研不松懈,并從中總結出一些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決策,交黨委和基層按程序研究落實。在不斷的實踐總結中,文建明解決“三農”問題的能力也得以不斷提高。
2003年3月,文建明走馬上任城南鎮(zhèn)黨委書記。讓文建明始料未及的是,上任第二天,聞訊來討債的就有四五十人之多。
城南鎮(zhèn)果真是群眾說的“城爛鎮(zhèn)”嗎?
文建明騎著二八圈自行車,深入調研。“調查結果讓我大吃一驚,財務亂、矛盾多、班子散?!碧貏e是城南鎮(zhèn)的債務高達2000多萬元,平均每人“負債”160多元!“嚴峻的現狀讓我意識到治重病必須下猛藥。”
在全鎮(zhèn)干部大會上,文建明發(fā)表“戰(zhàn)斗檄文”:只有落后的工作方法,沒有落后的群眾!不能再讓城南鎮(zhèn)爛下去了!臺下短暫的靜默之后,掌聲經久不息。這掌聲凝聚起一度失掉的民心,這掌聲聚合了今后發(fā)展的力量。一場針對鄉(xiāng)鎮(zhèn)運行機制的大變革由此發(fā)軔。
農村財務長期實行手工做賬,包包賬、暗箱賬在所難免,對“三農”問題的解決構成了最大的障礙。為此,文建明率先推行村財鎮(zhèn)管,治理“財務混亂”。
“當時有些村干部想把水攪渾不交賬,我就搞突然襲擊。早上6點帶人分組抵達各村,把賬本、財務一并拎回鎮(zhèn)上,當面核對,鎖定賬目,電腦做賬,現場公開,接受群眾監(jiān)督。”一個月下來,糊涂了多少年的村級財務全部理清。
哪筆開支說不清原由就報不了賬,白條子領不到錢,這讓個別干部很不適應。幾位村干部酒足飯飽后找到文建明,掏出200元發(fā)票要求簽字報銷?!拔耶敃r就把發(fā)票扯得粉碎,并從兜里掏出200元,說,這頓飯我請!”從此再沒人敢跟文建明唱對臺戲。
“還權于政府,還錢于財政”的一個漏斗進、一個漏斗出的“零戶統管”政策得到了真正落實。與此同時,通過進行財務集中清理,追收欠款658萬元、追繳違紀經費32萬元。
出乎大家意料,文建明力排眾議成立的稅費直收大廳從2003年3月下旬開張剛10天,全鎮(zhèn)收繳稅費就達110多萬元。鎮(zhèn)財政所所長唐祥周介紹說:“現在我鎮(zhèn)稅費征收率都在98%以上?!?/p>
群眾的理由很簡單:“過去只知道繳費,不曉得多收沒有。”現在公開了,看的是明白賬,繳的是明白錢?!暗?009年底,城南鎮(zhèn)沒有一分錢的村級債務,在當前村級財務普遍負債的情況下,這簡直就是個奇跡!”鎮(zhèn)長白秀華說。
“靠個人,只能靠一時;建機制,才能管長遠?!蔽慕骱退膱F隊又成功推行了“陽光”政務、下訪尋問題解決、干部績效管理等九大工作機制,涵蓋了鄉(xiāng)鎮(zhèn)工作的方方面面?!耙脏l(xiāng)鎮(zhèn)運行機制為核心的‘城南經驗得到了省、市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值得推廣?!笨h委書記杜延茂深感自豪。
“把功夫下在順應經濟規(guī)律上,用‘百姓經濟強鎮(zhèn)富民”
“我還是做過一些‘蜂蜜兌黃連——又苦又甜的事。在新店鎮(zhèn)農工委工作時,我不切實際,硬是把農民地里的作物鏟了種檳榔,結果檳榔不生?!蔽慕魈寡?自己曾是“馬路工程”的“先進典型”,但這一次慘痛的損失讓他從“馬路工程”的教訓中幡然醒悟,“明白了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性。”正因為如此,在發(fā)展和保護農民利益方面尋找結合點成為文建明經濟改革的主基調,并且每一步他都會愈加謹慎。
21年擔任領導職務、13年任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的經歷,左的右的經驗教訓,在汗水甚至是淚水的歷練中,文建明第一個響亮地提出了“百姓經濟”。 所謂百姓經濟,就是根據各家各戶的經濟底子厚薄、勞動力多少、生產技術掌握程度等實際情況,自主發(fā)展。
通過對本鎮(zhèn)土壤、氣候的分析,學農出身的文建明決定立足城郊實際,把農業(yè)產業(yè)培育的方向定位在發(fā)展蔥、蒜苗等商品蔬菜上。
“這些年來,老百姓有句順口溜:張書記栽樹,李書記挖,王書記來了重規(guī)劃……誰知道這一次能不能真正幫助群眾致富。”保真村黨支部書記侯潤民當時對此也心存置疑。
面對群眾的不領情,文建明沒有強求。為了發(fā)展蠶桑產業(yè),學農出身的文建明不惜親自上陣,現身說法,手把手教蠶桑大戶劉根國為桑樹修枝,結果他就像老劉的臨時工一樣,一干就是3天?!八脿€了兩把桑剪,左手被劃了三道口子,鮮血染到白襯衣上,洗都洗不脫,回家被老婆痛罵了一頓?!焙顫櫭窕貞浾f。
“為了發(fā)展‘百姓經濟,文書記可沒少費力氣。”走馬村村民李興支說,“在他的開導下,我先用一畝地種起蔥、蒜,年底一算賬,獲得收益8000多元?!眹L到甜頭的李興支,第二年把所有的承包地都種起蔥、蒜,附近四五個村組的500多名村民也被帶動起來。有了走馬村的示范效應,鄰近的村組紛紛效仿,而今全鎮(zhèn)種植蔥、蒜等商品蔬菜的面積達5000多畝,蔬菜產品占領了營山的大部分市場。
在文建民看來,農民要致富,一要有載體,二要有機制,更重要的是還要學會闖市場。他帶頭引資千萬元以上的企業(yè)5家,引導300余戶私營業(yè)主投資3.7億元,建成了“農資供銷一條街、飲食服務一條街、建材加工一條街、農機鋼材一條街”,形成了初具規(guī)模的城郊特色經濟。
“百姓經濟”解決了由來已久存在的“泥鰍落沙灘——干蹦干跳”,勞民傷財的問題。全鎮(zhèn)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2年的2130元一路飆升到6080元。三峽移民、養(yǎng)殖專業(yè)戶胡一斌告訴記者:“我家現在年純收入已經達到15萬元。我們老百姓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是文建明最喜歡的一句話。早在2005年10月文建明就被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病情稍好,當他返回工作崗位時,不少群眾聞訊趕來看他。老黨員李松榮曾泣不成聲地對他說:“要是老天爺同意,我情愿用我這把‘老骨頭去換您的命,讓您多活幾年,多為我們老百姓做些好事!”那一刻,一同前來的村民們哭成了一團。
此情此景,有“鋼鐵書記”之稱的文建明禁不住熱淚長流。后來他在日記中寫道:人生旅途如同趕車一樣,只是早班車和晚班車的區(qū)別,我最多就是先走一步。只要我活著一天,就要把老百姓的事辦好。
癡心不改,文建明創(chuàng)先爭優(yōu),在營山的山山水水之間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
赤子之心,營山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