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芳芳
英版“超女快男”的秘密粉絲副外長傅瑩很“氣質(zhì)女生”
文/郝芳芳
這位從內(nèi)蒙古大草原走出來的駐英大使,成為改革開放30年來首位女性副外長。
她曾經(jīng)在給英國《太陽報》的信中透露自己是英國一娛樂節(jié)目的“秘密粉絲”。
一頭銀發(fā)的傅瑩,氣質(zhì)優(yōu)雅
新聞提示
2010年1月4日,新華社發(fā)布了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的消息,任命崔天凱、傅瑩、翟雋為外交部副部長。駐英大使傅瑩成為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首位女副外長,也是繼1974年王海容之后第二位女副外長。
中國外交舞臺迎來一位少數(shù)民族女副外長。傅瑩,這位從內(nèi)蒙古大草原走出來的駐英大使,成為繼上世紀70年代王海容之后的第二位女副外長。
1953年1月,傅瑩出生于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父親是當?shù)匚幕?,是著名哲學家艾思奇的得意門生,并曾擔任內(nèi)蒙古軍區(qū)宣傳部副部長。小小年紀,她每天放學回家就興奮地跑進父親的書房,把一本本“大部頭”抱在懷里貪婪地翻看。雖然似懂非懂,但充滿了閱讀的樂趣。
但這種靜心讀書的美好光景很快消失了。12歲那年,“文革”開始了,父親蒙冤受辱,傅瑩無書可讀,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1969年傅瑩參加“上山下鄉(xiāng)”,來到內(nèi)蒙古一個偏遠的生產(chǎn)建設兵團,為戰(zhàn)友們放電影。兵團3年,只有小學文化的傅瑩硬是靠著自學,完成了高中所有課程。
1973年,傅瑩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數(shù)學還得了滿分。1977年,傅瑩大學畢業(yè),進入外交部。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國駐羅馬尼亞使館當譯員,開始了她的外交生涯。隨著翻譯工作的日臻成熟,傅瑩得到了更多的鍛煉機會。她曾為鄧小平、楊尚昆、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翻譯,并參與各種國際會議、外交談判。1992年,傅瑩赴柬埔寨參加聯(lián)合國維和工作,在該國大選期間被派到局勢最緊張的馬德望省組織和監(jiān)督選舉,得到了時任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明石康的贊賞。1993年開始,傅瑩一直在外交部亞洲司工作,先后擔任綜合處處長、亞洲司參贊,主管綜合調(diào)研、東盟事務、亞太安全等。1997年,傅瑩調(diào)任中國駐印度尼西亞使館工作,次年11月,傅瑩被任命為中國駐菲律賓第八任大使,成為中國第一位少數(shù)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國最年輕的女大使。2000年,她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經(jīng)歷了東帝汶危機、阿富汗戰(zhàn)爭、中國與東盟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等事件,并參與處理朝鮮半島核問題、推動六方會談。后她又擔任駐澳大利亞大使,2007年4月任駐英大使至今。
即使工作繁忙,傅瑩都要見縫插針地讀書學習。她一刻都不肯放松,業(yè)務、時政、歷史、經(jīng)濟、哲學、文學,她全面涉獵。無論在異國大使館的一隅,還是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傅瑩都是手捧一本書,不斷閱讀、思考。
在很多網(wǎng)友眼里,傅瑩是“優(yōu)雅”的“氣質(zhì)美女”。
流年似水,青絲變白發(fā)。昔日抱著“大部頭”進出父親書房的小女孩,早已染上了滄桑歲月的痕跡。韶華已逝,而美麗依舊。一頭銀發(fā)一絲不亂,一身裝束落落大方,言談柔聲細語又不卑不亢,如今的傅瑩容貌秀麗,溫文爾雅,剛毅果斷。
傅瑩的服飾也為人稱道,甚至受到時尚專業(yè)人士的好評:“戴上一條圍巾,氣質(zhì)可說驚為天人。我認為中國女性高官中她最優(yōu)雅??此恼掌銜l(fā)現(xiàn),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著裝、不同的服裝色彩,傅瑩一定會用上與之相配的圍巾,與場合相互點綴,融為一體。很多人說,她更能代表中國女性的氣質(zhì)。她戴的大多是清一色的凈色長圍巾,簡單大方。沒想到,外交官的優(yōu)雅堅持卻成了2009年秋冬時尚亮點?!?/p>
2008年5月英國首相布朗在傅瑩的陪同下,吊唁汶川大地震的遇難者。通過電視鏡頭看到畫面的中國網(wǎng)友感嘆:“在鏡頭里,再次看見了我國首位駐英女大使—傅瑩女士的風采!她年輕時候一定十分美麗,總讓人聯(lián)想到林徽因、章含之這些名字……”
2009年11月,英國《太陽報》在一則報道中稱“駐英中國大使館不堪附近歌迷騷擾,并向英國外交部門投訴,時任大使的傅瑩十分生氣?!睕]想到大使傅瑩女士竟在百忙之中給該報寫信澄清這一所謂“外交糾紛”真相,并在信中表示其實她也是《X元素》的一名“秘密粉絲”!
《X元素》是一檔目前正風靡英國的歌唱大賽節(jié)目,分為海選、晉級賽等多個淘汰環(huán)節(jié),最終由評委和觀眾投票選出最后獲勝者。這一節(jié)目每周都吸引1400萬名左右電視觀眾收看。
傅瑩女士在回信中寫道:“這真是太有趣了,當讀到關于我們大使館卷入‘外交糾紛’的報道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也被卷入了《X元素》熱潮之中。我不得不承認,在有空的時候我也很喜歡看《X元素》,而且我有喜歡的選手。”她在信中“如數(shù)家珍”般地對《X元素》比賽中人氣最高的一些選手一一進行了點評。
傅瑩甚至將《X元素》與中國的《超級女生》、《快樂男生》等歌唱比賽節(jié)目進行了對比。
隨著2009年12月29日下午新華社發(fā)布英國毒販阿克毛被注射執(zhí)行死刑的消息,英國政府對中方的請求立即轉(zhuǎn)變成強硬的譴責。英國外交部在29日前后,24小時之內(nèi)連續(xù)兩次召見時任中國駐英大使傅瑩,要求就處決一事作出解釋,而傅瑩大使則堅持主張中國已經(jīng)給予阿克毛權(quán)利訴訟,強烈捍衛(wèi)中國的立場。
在談話中,傅瑩堅決拒絕了對方的所謂譴責抗議,表示中國司法機關完全是依法辦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應該按照法律來辦事。希望英方要尊重中國的司法主權(quán),不要干涉中國的司法主權(quán)。同時她也跟對方介紹了中國現(xiàn)在面臨的很嚴峻的反毒形勢。她說,中國歷史上就深受毒品的危害之苦,這個英方應該很了解,現(xiàn)在也依然面臨這種嚴峻的形勢,所以依法懲處毒販符合廣大民眾的意愿,也符合中國的法律。
在駐英期間傅瑩不斷以個人化的表達方式,傳達中國人的感受與聲音。2008年3月,拉薩發(fā)生打砸搶事件,藏獨分子在海外干擾北京奧運會火炬?zhèn)鬟f,西方媒體也開始片面地報道此事。作為駐英大使,傅瑩開始積極應對,主動接受西方主流媒體采訪,并在英國《星期日電訊報》發(fā)表文章《如果西方能夠傾聽中國》,向西方世界解釋事件的真相。
“很多對西方持有浪漫看法的年輕人,對西方媒體妖魔化中國的企圖十分失望,而妖魔化往往會引發(fā)相應的反作用?!备惮撛谖恼轮袑懙?,“希望西方國家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努力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更多了解真正的中國。世界曾等待中國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國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認識中國?!碑斈?月,她又發(fā)表了《火炬?zhèn)惗貍鬟f后的思考》一文,文中寫道:“一個年輕朋友看了BBC對倫敦火炬?zhèn)鬟f的轉(zhuǎn)播,他在給我的信中寫道,此刻百感交集,有悲哀、憤怒,也有不解。像他一樣,很多人可能從中領悟到,中國融入世界不是憑著一顆誠心就可以的,擋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這堵墻太厚重了。”
傅瑩這些舉措被海外媒體評價為是一次“成功的危機公關”,也成為她三十多年外交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2009年,英國《外交官》雜志授予傅瑩“年度亞洲外交官”稱號,稱贊她“有難得的坦率和富有人情味的外交方式”。
聯(lián)系編輯:(010)67148585-8005
郵箱:luansusan_00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