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然
只用5分鐘,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便從略顯局促的辦公室,走到壯觀的紀念大堂。這座堪稱哈佛“地標”的哥特式建筑矗立于校園之中,既有宗教式的神圣感,又有生活化的親近感。桑德爾教授的“教室”,就設在位于其中的桑德斯劇場。這里,正是他講授道德和政治哲學入門課——“正義”的絕佳場所。
桑德斯劇場躋身“美國最具歷史性的劇場”之列。作為哈佛校園里最大的室內會場,它通常用于舉辦演講、典禮、音樂會、節(jié)日慶祝等重要活動。全木質結構的劇場共有二層座席,階梯狀排列的座位環(huán)繞講臺,劇場內部宏偉莊重而不失溫馨。
“這樣的環(huán)境給教學平添了歷史感和戲劇性?!鄙5聽栒f,“環(huán)狀排列的座位讓課堂里的人彼此容易看得到,有一種個人之間的親近感,同時也讓我覺得自己不像是在作演講。”
1980年桑德爾首開這門課的時候,學校只給他安排了一個能夠容納15人的小教室,但當年就吸引了100多名學生參加。其后,隨著選課人數(shù)的迅速增多,“正義”課不斷轉移到更大的教室里,最后“不得不” 入駐“桑德斯劇場”。其時,這位年輕的教授也因為批評新自由主義哲學的代表性人物、同是哈佛教授的約翰·羅爾斯而蜚聲學界。
桑德爾的課每兩年開講一次,多年來課堂規(guī)模一直保持在1000人左右,在哈佛大學的所有課程中它是最大的一個“班”。至今已有超過15000名學生選修過這門課,因而被認為是哈佛歷史上最受歡迎的課。
寬敞的講臺上,他語調柔緩地講話,若有所思地踱步,就像是在自家的書房里。沒有高亢的聲音,沒有花哨的手勢。此時,桑德斯劇場變成了安靜的教室,只有近千名學生集體敲擊鍵盤的聲音,如遠方隱約傳來的濤聲,是對臺上講課者的款款回應。
這是2010年11月29日,感恩節(jié)假期后的第一堂課,也是桑德爾教授30年教學中一堂普通的“正義”課。
像蘇格拉底一樣講哲學
“我是在教‘大家已經知道的東西?!鄙5聽柦邮堋吨袊侣勚芸酚浾卟稍L時說,“我要取得的教學效果,就是要把那些我們已經熟悉的、認為無可置疑的情境,變成陌生的東西來進行重新考察?!?/p>
“如果有軌電車剎車失靈,你會為了避免撞死軌道盡頭五個正在施工的工人而變道,寧愿選擇去撞死另一條軌道上的一個人嗎?”
“如果有五個病人分別需要一種器官來做移植以挽救生命,醫(yī)生為此去殺害一個健康的人,取出他的器官來,救活了那五個人,他的這種行為是道德的嗎?”
“中國的醫(yī)院門口有‘號販子,他們雇人連夜排隊掛專家號,然后倒賣給愿意出高價的病人。他們的這種買賣行為是公平的嗎?”
桑德爾的教學方法被認為是“蘇格拉底式的”。不論是“腦筋急轉彎”式的倫理困惑,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例,都成了他課堂上的“作料”。在鼓勵學生閱讀經典的哲學著作——亞里士多德、康德、邊沁、穆勒、羅爾斯的同時,在他的課堂上可以開放地討論一切與現(xiàn)實生活貼近的問題:華爾街的分紅、貧富不均、稅收政策、反就業(yè)歧視、同性戀婚姻、墮胎……從這些人們不得不面臨的道德選擇出發(fā),桑德爾帶領學生引出哲學領域里的各種經典命題,著重說明什么是正義、什么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做什么樣的事。
對每一個站起來發(fā)言的學生,桑德爾都會先問清他的名字,然后叫出學生的名字來討論問題,他覺得這樣的對話更顯親近,雖然這并不妨礙他用一連串的問題來“刁難”學生。
桑德爾說,“我的目標不是試圖用什么理論去說服學生,而是把他們訓練成有頭腦的公民。這門課的名字叫做‘正義,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它的主題是公民意識?!?/p>
哲學明星到亞洲
一旦把一門在劇場里講授的哲學課搬上網絡和電視,一名哲學家就會迅速變身為明星。這正是桑德爾最近所經歷的。
今年3月,復旦大學“世界社會科學高級講壇”邀請桑德爾作為主講人前來參加。出乎他意料的是,當他進入一個能夠容納二三百人的報告廳時,那里已經擠得水泄不通。不僅過道里站滿了人,甚至在講臺上,席地而坐的聽眾也把他圍成一個圈兒,讓他遠沒有了在桑德斯劇場的講臺上踱步的自如。
后來他聽說,為了聽這個晚上六點半開始的講座,有人下午一點多就前來“搶座”,很多人提前兩個多小時就進場等待。
事后,主辦方給他演示了一家中文網站的“正義”課視頻,那里顯示的點擊數(shù)達50萬次之多。
今年8月,當桑德爾應邀在日本東京開講“正義”時,主辦方通過“搖號”方式發(fā)放的500張免費入場券,竟然被黃牛炒到500美元一張。那一次,他索性“將計就計”,一開場就拋出“黃牛倒票是否道德”的問題,當場引發(fā)了熱烈討論。
在哈佛,“最受歡迎的”桑德爾教授也許僅僅是在課堂上,而他最近覺得,自己在很多地方比在哈佛校園里還受人追捧。
“我從青年人身上,直接看到了他們強大的動力和好奇心?!鄙5聽栒f,他講到的西方政治哲學、倫理學經典思想家的著作,已經被很多中國學生所熟悉。在中國進行的學術活動中,學生們積極、活躍地參與討論和辯論。
讓桑德爾感到興奮的是,自己的課程通過互聯(lián)網在中國得到如此廣泛的傳播。這一現(xiàn)象也讓他對教育的未來模式產生了新的思考。
讓“中國的教室”和“哈佛的教室”同時上課
把大學課程搬上網絡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自麻省理工學院10年前創(chuàng)辦“開放課程項目”以來,全球已有200多所大學加入到教育資源共享的行列中。
“哈佛現(xiàn)在還不是開放課程聯(lián)盟的成員。但是,學校以我的‘正義課作為嘗試,力爭創(chuàng)造出新的模式?!鄙5聽柾嘎?,哈佛的目標是,通過精良的制作,為觀眾和學習者提供“全教室體驗”。
為此,桑德斯劇場布置了特別的燈光和音響設備,并安排了三臺高分辨率的攝像機專門用來捕捉學生參與互動的畫面——這是桑德爾的課堂上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
“作為一個試驗,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哈佛的第一個開放課程項目通過專業(yè)的制作,體現(xiàn)出高水平、高質量來。”據(jù)桑德爾介紹,“正義”課電視專題節(jié)目及其學習資料除可以在其專用網站(www.justiceharvard.org)上看到以外,目前已在非商業(yè)性的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和日本放送協(xié)會(NHK)播出,英國廣播公司(BBC)也將于2011年2月開始播出。
“把‘正義課搬上網絡和電視只是一個開始?!鄙5聽栒f,“它是我的‘全球教室計劃的基礎。”
以桑德爾“正義課”的教學內容為藍本的《公正——該如何做是好?》一書的中文版出版在即,他希望這本書成為他的宏大計劃的一部分。
按照構想,桑德爾希望以“正義”課目前的視頻、書和網絡資源為基礎,尋求和中國知名大學的合作,邀請中國的教授和他一起分別開設“正義”課?!爸袊慕淌摇笨梢允褂盟诠鸬囊曨l、書籍等資料,以類似于他在哈佛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加上中國教授的授課,并引用中國社會生活中的實例來進行道德、倫理和政治哲學的探討。
桑德爾也期待著親自走進“中國的教室”,探討中國的問題,并把它們帶回到“哈佛的教室”里去進行討論。
“互聯(lián)網為真正的全球對話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礎,它是人類共同的‘裝備?!鄙5聽栒f,他期待著和中國同行合作,能夠在一兩年的時間里,在中美之間以一種“視頻實時連線”的模式,讓“中國的教室”和“哈佛的教室”同時上課,對人類道德和政治哲學的普遍問題,進行雙向對話和討論。
在用“全球教室”來描述這一盛舉的時候,這位儒雅的哈佛教授露出興奮的表情。他說,這是他的一個夢想?!?/p>
獲獎理由★因“公開課”而譽滿全球的哈佛教授桑德爾,今年在中國學子中贏得千千萬萬的粉絲。他的“正義”課,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探討道德和哲學問題產生了同樣的渴望。
人物簡介:邁克爾·桑德爾,美國哲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政府系講座教授,美國人文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當代西方社群主義(共同體主義)最著名的理論代表人物,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講席教授”之一。
1975年,桑德爾從布蘭迪斯大學畢業(yè)后,有機會去牛津大學讀研究生。當時他以為,他只是用一個學期的時間來學習政治哲學,然后就會去當政治記者,但是政治哲學把他迷住了。桑德爾最終在牛津度過了四年時間,念完了博士學位。言論“我是在教‘大家已經知道的東西。我要取得的教學效果,就是要把那些我們已經熟悉的、認為無可置疑的情境,變成陌生的東西來進行重新考察?!?/p>
“我的目標不是試圖用什么理論去說服學生,而是把他們訓練成有頭腦的公民。這門課的名字叫做‘正義,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它的主題是公民意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