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平 黃 強
浙江省長興縣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浙江 長興 313100
本文就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43例腸梗阻患者,分老年組(≥60歲)與中青年組(<60歲)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腸梗阻病因的組成,對比兩組腸梗阻患者病因的組成差異,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143例患者,男78例,女65例,年齡24~91歲,其中≥60歲者為老年組,<60歲者為中青年組。老年組82例,中青年組61例,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腸梗阻。
1.2 診斷標準
全部患者根據(jù)病史、癥狀、體征和影像學檢查及手術等進行診斷。癥狀: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表現(xiàn)。體征:腹部膨隆,可見腸型或蠕動波,叩診呈鼓音,聞及腸鳴音亢進、氣過水聲或腸鳴音減弱、消失。輔助檢查:依據(jù)腹部立位X線片,CT、鋇劑灌腸造影,纖維結腸鏡以及術中所見確診。確定病因依據(jù):已手術者根據(jù)術中發(fā)現(xiàn)確立病因;保守治療者根據(jù)患者病史,如有無手術史、有無腹腔盆腔炎性疾病史,結合相關輔助檢查確立病因;不能確立病因者列為原因不明。
2.1 病因分布及臨床資料
所有143患者中,粘連性腸梗阻44例(30.8%),腫瘤38例(26.6%),麻痹性腸梗阻21例(14.7%),嵌頓疝13例(9.1%),糞石阻塞6例(4.2%),腸系膜血管疾病4例(2.8%),腸扭轉4例(2.8%),腸結核2例(1.4%),進食異物致腸梗阻2例(1.4%),腸套疊1例(0.7%),腹繭癥1例(0.7%),腸梗阻原因不明的7例(4.9%)。其中粘連性腸梗阻與腫瘤致腸梗阻占所有腸梗阻病因的57.4%。
2.2 不同腸梗阻病因在老年組與中青年組的分布情況
老年組 中青年組病因 例數(shù) 占本組百分(%) 例數(shù) 占本組百分(%)粘連性腸梗阻 25 30.5 19 31.1腫瘤 27 32.9 11 18.0麻痹性腸梗阻 12 14.6 9 14.8嵌頓疝 9 11.0 4 6.6糞石阻塞 3 3.7 3 4.9腸系膜血管疾病 2 2.4 2 3.3腸扭轉 1 1.2 3 4.9腸結核 0 0 2 3.3進食異物 1 1.2 1 1.6腸套疊 0 0 1 1.6腹繭癥 0 0 1 1.6原因不明 2 2.4 5 8.2
由此表可知,占老年組腸梗阻病因前三位依次為:腫瘤(32.9%)、粘連性腸梗阻(30.5%)、麻痹性腸梗阻(14.6%);而中青年組前三位依次為:粘連性腸梗阻(31.1%)、腫瘤(18.0%)、麻痹性腸梗阻(14.8%)。老年組中腫瘤患者較中青年組腫瘤患者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老年組中粘連性腸梗阻及麻痹性腸梗阻患者與中青年組粘連性腸梗阻及麻痹性腸梗阻患者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
腸梗阻是外科最常見急腹癥之一,隨著生活水平、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醫(yī)療技術、醫(yī)療方式的不斷進步,近年來腸梗阻病因構成也有了明顯變化。上世紀20年代,英國學者分析6982例腸梗阻患者,發(fā)現(xiàn)絞窄性占49%,位居第一,腫瘤性腸梗阻和粘連性腸梗阻各占13%和7%,位居第二、三。40年代,美國學者同樣研究發(fā)現(xiàn),粘連和腫瘤所致腸梗阻明顯增多,分別為31%和27%,而絞窄性腸梗阻已降至10%。60年代至80年代,英國學者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粘連已是腸梗阻最常見的病因,其次是腫瘤。在我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疝、粘連、套疊是腸梗阻的主要病因,分別占28.6%、19.7%和16.3%,而腫瘤性梗阻相對較少,僅占2.9%位居第七位。70年代以后腸粘連成為首要病因,腸道腫瘤所占比例逐漸上升,而腹外嵌頓疝逐漸減少[1]。本資料所有143例腸梗阻患者中,粘連性腸梗阻44例(30.8%),腫瘤38例(26.6%),麻痹性腸梗阻21例(14.7%),三者是引起腸梗阻的主要病因,與以上國內外近年來報道類似。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病率的增多可能與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外科手術增多所致的術后粘連有關。腸道腫瘤所致腸梗阻的增加,可能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與環(huán)境改變有關,同時與醫(yī)療檢查設備的不斷升級,惡性腫瘤的檢出率升高有關。而疝所致腸梗阻比例的降低與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數(shù)減少、絕大部疝患者已經早期行疝修補手術,且手術方式改進復發(fā)減少有密切關系。
本資料老年組中腫瘤患者27例(32.9%),中青年組腫瘤患者11例(18.0%),說明老年人腸梗阻中腫瘤發(fā)病率明顯高于中青年腸梗阻中腫瘤的發(fā)病率。老年組中粘連性腸梗阻25例(30.5%),中青年組粘連性腸梗阻19例(31.1%),兩者無顯著差別。老年組中麻痹性腸梗阻12例(14.6%),中青年組麻痹性腸梗阻9例(14.8%),兩者無顯著差。老年人臟器功能退化,腸梗阻發(fā)生后各種生理變化大,病變進展快,且老年人反應差,加之基礎疾病多,受基礎疾病影響大,對病變程度和病情變化的觀察和判斷有很大影響。因此,對于診斷為腸梗阻的老年病人,應高度警惕腸道腫瘤所致腸梗阻的可能性。臨床上對老年腸梗阻患者要邊治療邊找原因,通過腹部CT或腸鏡等相關檢查,盡早作出病因診斷,一旦明確腸梗阻系腫瘤所致者,如無手術禁忌證應積極手術治療。對于不能明確病因者,我們不要盲目追求其病因而延誤手術時機,經過短期保守治療無效者也應爭取及早手術。
[1]魏中楨.老年性腸梗阻43例診治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2,18(8):489-490.
[2]McEntee G,Pender D,Mulvin D,et a1.Current spect rum of intestinal obst ruction。Br J Surg,1987,74:97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