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忠誠 謝 騫
(重慶市九龍坡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內二科 重慶 400052)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shù)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是利尿、強心、擴管等。但西藥不良反應較多,停藥后易復發(fā)。筆者用中成藥芪藶強心膠囊治療冠心病引起的輕、中度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取得滿意療效,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停藥后復發(fā)率低,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 60例中,男 32例,女 28例,年齡 32~72歲,平均 62.40歲,平均心力衰竭病程 2.36年,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Ⅱ級 27例,Ⅲ級 33例;對照組 60例中,男 33例,女 27例,年齡 33~72歲,平均 62.60歲,平均心力衰竭病程2.43年,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Ⅱ級 28例,Ⅲ級 3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心功能分級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及排除標準 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專題組,心力衰竭判定標準[1]和心功能分級標準[2]。納入標準為西醫(yī)診斷為冠心病所致輕、中度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排除標準為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臟疾患、嚴重電解質紊亂、嚴重的肝、肺、腎功能不全、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等。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治療原發(fā)病和誘因。觀察組口服芪藶強心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每次 4粒,每日 3次;對照組常規(guī)使用洋地黃、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療程均為 6周。
1.4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心率及心力衰竭的癥狀和體征(胸痛、咳嗽、氣短、乏力、少尿、水腫、肝大、頸靜脈充盈、怒張、肺部濕羅音、周圍性紫紺等),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心電圖、三大常規(guī)、血電解質、肝腎功能、毒副作用、不良反應。隨訪期間,觀察心衰復發(fā)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 ①顯效:癥狀消失,心率正常,兩肺濕啰音消失,頸靜脈由怒張變?yōu)槌溆蛳?水腫明顯減輕、消退,肝臟縮小,周圍紫紺基本糾正,心功能改善 2級以上。②有效:癥狀好轉,心率減慢,肺底濕啰音減少,頸靜脈怒張稍有減輕,水腫減輕,肝臟稍微縮小,心功能改善 1級。③無效:癥狀、體征未改善,心功能無變化或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功能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 83.3%,對照組總有效率 80%,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 1。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47.85%,治療后54.23%(P<0.01);對照組治療前 47.12%,治療后 53.96%(P<0.01)。兩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1 兩組心功能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變化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47.85±10.28 54.23±10.96*對照組 60 47.12±12.34 53.96±11.94*
2.3 復發(fā)情況 兩組臨床功能改善者除治療原發(fā)病外,均停藥后隨訪半年,觀察心衰復發(fā)情況。觀察組復發(fā) 6例,對照組復發(fā)25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 3。
表3 兩組心功能改善者停藥后復發(fā)率比較(例,%)
2.4 不良反應 觀察組未見不良反應,三大常規(guī),血電解質,肝、腎功能均未發(fā)現(xiàn)不良影響;對照組不良反應 11例(18.3%),其中電解質紊亂 2例(3.3%),心律失常 2例(3.3%),胃部不適 4例(6.7%),干咳 3例(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而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又是其靶器官損害的終末階段和死亡易發(fā)因素,它是以心臟功能異常,運動耐力下降及神經內分泌激活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引起本病的本質是心室重塑[3]。慢性心衰在中醫(yī)學中屬“喘癥”、“水腫”、“痰飲”等范疇,本病病位主要在心,并且涉及肝、脾、腎、肺。心氣虛乏為本病動因,瘀血與水飲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治療應益氣養(yǎng)心、活血通絡、利水消腫。芪藶強心膠囊是國家批準的治療心力衰竭的中成藥,由黃芪、附子、丹參、葶藶子、人參、紅花、澤瀉、香加皮、玉竹、陳皮、桂枝等組成。它選用益氣溫陽藥與蟲類通絡藥配伍。方中黃芪益氣利水、補氣升陽,附子回陽救逆、溫脾腎,以治心氣虛乏,為君藥;葶藶子利水瀉肺,丹參活血養(yǎng)血,人參補氣救脫、健脾,針對氣虛陽虛、血瘀、水濕停聚,為臣藥;紅花活血祛瘀,澤瀉利水滲濕,香加皮利水消腫,玉竹養(yǎng)陰生津,以防利水傷正,陳皮理氣,以防壅補氣滯,為佐藥;桂枝通心脾之陽、溫通血脈,為使藥。全方標本兼治,從多途徑、多環(huán)節(jié)、多方位治療心功能不全,體現(xiàn)了中成藥在治療心力衰竭方面的綜合優(yōu)勢。
本結果表明,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在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改善方面,其療效與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相當;觀察組未見不良反應,停藥后心衰在半年內只有 6例復發(f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療效可靠、安全、復發(fā)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J].中華心血管雜志,1981,9(1):75
[2] 張子彬,Tsung O.Cheng,張玉傳.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212
[3]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 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