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富強
(西安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14)
制動機是電力機車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鐵路運輸安全。我國傳統(tǒng)的DK-1型電力機車制動機是通過有接點數(shù)字電路控制電空轉(zhuǎn)換裝置,操作全列車制動系統(tǒng),通過手動、氣動、電子等控制方式將電線、電纜將各個接點按一定的邏輯關系搭接成預定的控制框架,形成制動系統(tǒng)的控制電路,這種控制框架中不可避免存在以下問題:1)電路中二極管易擊穿造成控制電路邏輯混亂,影響列車制動性能;2)中間繼電器、壓力開關等輔助觸點接觸不良、易氧化;3)由于制動邏輯是通過中間繼電器、二極管、時間繼電器、壓力開關、鈕子開關等用電線、電纜搭接而成,新車出廠時通過硬件固定好一種預定邏輯,制動機邏輯變動相對困難。為了加強電力機車智能控制和高低壓屏柜動作的可靠性,按我國鐵路技術政策要求:新造及大修后的電力機車應全部安裝DKL制動邏輯控制裝置。采用DKL邏輯控制單元后,應可解決上述問題,而且通過調(diào)整軟件在相同硬件中實現(xiàn)不同的邏輯組合,以達到不同車型硬件的簡統(tǒng)化。隨著機車制動性能的要求提高,平穩(wěn)操縱,空電聯(lián)合制動等技術的推出,DK-I型這種電控制模式的可塑性更方便[1-2]。DKL邏輯控制單元設計應用單片機控制技術、現(xiàn)代電力電子技術以及容錯技術,廣泛采用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具有外部接線簡單、可靠性高、邏輯功能強、速度快的特點。由于該系統(tǒng)設計采用通用模塊設計,易于向其他類型機車移植,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圖1為電力機車DKL制動邏輯控制裝置的組成示意圖。該裝置共由4個部分組成:機箱、DKL電源板、DKL控制板和DKL輸出板。整個裝置采用4U標準結構框架,24芯鐵路專用連接器實現(xiàn)與機車信號通信。在機箱面板部,安裝有鈕子開關;對應制動系統(tǒng)功能開關,其定義和對應關系如表1[1]所示。
圖1 DKL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DKL邏輯控制單元的系統(tǒng)框圖如圖2所示。來自機車的輸入開關信號經(jīng)過20芯連接器,進入DKL邏輯控制裝置,經(jīng)電阻網(wǎng)絡降壓、光電隔離后,將DC110V的機車信號轉(zhuǎn)換為5 V的電平信號,進入邏輯處理單元參加邏輯運算;邏輯運算片采用了CPLD系列邏輯陣列器件,信號按照機車要求的邏輯關系進行處理,處理后的信號經(jīng)放大和繼電器信號隔離轉(zhuǎn)換,變?yōu)殡娍臻y驅(qū)動所需要的電壓使電空閥動作。
圖2 DKL邏輯控制單元系統(tǒng)框圖
DKL邏輯控制單元的電路原理圖如圖3所示。來自機車信號經(jīng)過由R1和R2組成的電阻網(wǎng)絡降壓后,經(jīng)光電耦合隔離,送入MACH4器件(MACH4128),進行邏輯運算處理。VQ1為達林頓管,C1為防抖動電容,RELAY1采用OM-RON繼電器,實現(xiàn)輸出隔離轉(zhuǎn)換。
圖3 DKL邏輯控制單元電路原理圖
表1 制動系統(tǒng)功能開關對應關系
1)DKL電源板設計成A、B兩路雙電源供電方式,每一路電源分別提供12 V和5 V兩種電壓供給DKL裝置使用。當一路電源出現(xiàn)故障時,自動切換到另一路。雙電源供電方式為系統(tǒng)的高可靠性提供了保證。
2)DKL控制板包括輸入單元和邏輯處理單元。輸入回路包括輸入信號電平轉(zhuǎn)換、隔離、防抖動電路。輸入信號通過電阻網(wǎng)絡降壓、光電耦合器,完成電平轉(zhuǎn)換后送入邏輯處理單元。 進入DKL裝置的輸入開關信號包括:①機車電空制動控制器的信號:I1(818);I3(821);I6(813);I7(81I);I8(805);I9(808);I10(806);I13(807);I14(803)。 ②壓力開關、監(jiān)控裝置、電子柜或微機柜等的信號:I4(892);I5(836);I11 (838);I17(406);I18(840);I19(841);I20(839);I21(845);I22(846);I23(847)。 ③DKL裝置面板的功能選擇信號:I15(463QS);I16(464QS);I24(465QS);I25 (466QS);I26(467QS);I27(468QS);I28(469QS);I29(470QS)。 ④來自輸出的反饋信號: I2(800);I12(804)。邏輯處理單元為DKL裝置的核心部分,用于處理信號的邏輯關系運算。DKL裝置邏輯處理單元采用MACH系列可編程邏輯器件,具有運算速度快、可靠性高、功能強大等特點。除此之外還具有在線編程功能[3]。
3)DKL裝置的輸出功能由DKL輸出板完成,輸出單元對邏輯控制單元輸出的信號經(jīng)過達林頓排管放大后,通過繼電器隔離,控制電空閥的動作。如輸出用U表示,控制輸出的邏輯梯形圖如圖4所示。
以SS6B型電力機車的制動系統(tǒng)為例,對DK-1型制動機采用DKL邏輯單元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表2所示為SS6B型電力機車的DKL裝置電接口,其中1xs和2xs為輸入插座,3xs和4xs為輸出插座,每個插座都是20芯,各芯的接線如表2所示[4]。
機車制動輸入指令通過1xs和2xs兩個20芯連接器進入DKL制動邏輯控制裝置,通過光電隔離,將DC110V的機車信號轉(zhuǎn)換為5 V電平信號,再進入邏輯處理單元進行邏輯運算。
圖4 輸出邏輯梯形圖
表2 SS6B型電力機車DKL裝置電接口
1)司機控制信號 司機制動控制指令包含制動控制器(大閘)和空氣制動控制器(小閘)所發(fā)出的電指令,均為DC 110 V,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圖5所示[5]。制動控制器大閘指令中,812為撒砂線;405為機車電制動指令線;832為 “檢查”按鈕指令線;其余輸入DKL邏輯控制單元各線對應各指令點;813、836、811為備用線。空氣制動控制器小閘指令中,899為DK-1制動系統(tǒng)用控制電源DC 110 V; 899與801(802)在"電空位"連通;899與800在“空氣位”連通;818與809(819)在空氣制動控制器小閘處于“緩解”、“運轉(zhuǎn)”連通;832為“檢查”按鈕指令線[6]。
2)輔助功能控制信號 輔助功能控制信號包括監(jiān)控、壓力動作開關、電子柜、機車控制系統(tǒng)、制動功能選擇開關的輸入指令,均為DC 110 V,其原理如圖6所示。圖中監(jiān)控指令有:840為監(jiān)控控制減壓線,DC 110 V時列車制動管開始減壓;841為監(jiān)控控制保壓線,DC 110 V時監(jiān)控所控制的列車制動管減壓停止。壓力開關指令:845為列車制動管最大減壓量控制氣動開關;845為列車制動管最小減壓量控制氣動開關;847為緊急閥動作檢測微動開關。 電子柜中:870為空電聯(lián)合機車制動缸緩解指令;871為空電聯(lián)合列車制動管減壓指令;872為空電聯(lián)合列車制動管保壓指令;873為空電聯(lián)合自動緩解指令[5]。
圖5 司機制動控制原理圖
圖6 制動系統(tǒng)輔助功能原理圖
系統(tǒng)各輸入指令以相應的電信號傳入DKL控制板運算主器件進行邏輯處理,所產(chǎn)生的輸出邏輯控制輸出板上的輸出繼電器,根據(jù)對應輸出量的電壓等級連接繼電器上輸出電源,基本作用原理如圖7所示。圖中804為DC 110 V電空閥輸出;833為輸出到電子柜空電聯(lián)合允許指令;812為緊急制動產(chǎn)生的撒砂輸出;730為DKL故障時顯示輸出;865為空電聯(lián)合制動指令鎖定指示;874為輸出到電子柜空電聯(lián)合要求鎖定制動指令信號。
SS6B型電力機車DK-1型制動系統(tǒng)的控制系統(tǒng)邏輯關系為:
圖7 系統(tǒng)指令的輸出原理圖
邏輯關系式中,“*”為邏輯“與”;“+”為邏輯“或”;“/”為邏輯“非”。制動邏輯控制技術在DK-1型機車制動機上的應用,采用了系統(tǒng)和部件的優(yōu)化設計,避免了原制動控制電路的遷回等故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7]。
DKL制動邏輯控制裝置采用先進的表面貼片技術與邏輯控制器件相結合,取代了電力機車原制動系統(tǒng)中的遷回電路、阻流板、時間繼電器與中間繼電器等傳統(tǒng)的電氣裝備,可根據(jù)其內(nèi)部預置的計算機軟件程序和電力機車的輸入信號,經(jīng)過其內(nèi)部邏輯單元的準確計算后產(chǎn)生不同的輸出電指令,控制電空制動機上各電空閥動作,完成電力機車的各種制動控制指令。具有反映靈敏、準確控制等特點,通過對裝車使用DKL邏輯控制單元電車機車使用效果的調(diào)研統(tǒng)計可知:其靈敏度和準確性均可達99.5%以上,在國內(nèi)電力機車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由此可知,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電子電路器件的固化,邏輯控制功能越來越強勁,可靠性也越來越高,具有非常良好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1]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機輛所.國外高速列車譯文集[C]//制動技術專集.北京: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機輛所,1996.
[2]李益民.電力機車制動機[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3]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T1394-1993鐵路機車動車電器裝置[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
[4]鄧之明.軌道車輛制動工程[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5]張旺獅.車輛制動裝置[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6]劉豫湘.DK-1型電空制動機與電力機車空氣管路系統(tǒng)[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8.
[7]劉豫湘,胡躍文.我國機車制動機的發(fā)展[J].機車電傳動,2002(5):42-45.
[8]徐惠林.國產(chǎn)地鐵車輛制動技術原理及其發(fā)展[J].鐵道車輛,2006(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