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磚混結構房屋由于在消耗材料方面較多地采用了磚砌體,具有取材方便、造價較低,承重與圍護一體的優(yōu)點,因此是目前我國民用與公用建筑以及一部分中、小型工業(yè)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結構方案。但近年來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磚混結構房屋墻體出現(xiàn)泛堿的現(xiàn)象,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例如我們辦公樓及我們居室的墻體就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這雖然不會影響房屋的結構問題,但卻影響了房屋的美觀與使用。
近年來,磚混結構住宅工程質(zhì)量在不斷提高。但仍然存在很難解決的一個質(zhì)量通病,即磚墻起白毛,使抹灰面起毛、起砂、掉皮,即磚墻泛堿,這雖然不會影響房屋的結構問題,但卻影響了房屋的美觀與使用,甚至交不了工。通過長時間的考察、分析、認真的研究,有以下幾點體會。
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砌體在砌筑后1個~3個月,在磚的表面出現(xiàn)泛堿現(xiàn)象。磚墻泛堿是因磚墻體中含有的堿性氧化物和水反應生成堿的一種具有腐蝕性的化學反應。因為與可溶性的堿相對應的堿性氧化物如Na2O,K2O,CaO,BaO,MgO等,以不同含量存在于磚體中,磚砌體一旦被水浸濕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磚中的堿性氧化物便和水產(chǎn)生化學反應,墻體被腐蝕破壞,并有白色氫氧化合物析出墻面,即表面有白色的粉末呈絮團狀,厚度為0.5 mm~8 mm,易溶于水,使墻面泛白掉皮。
1)磚墻泛堿與外界自然成因和地基土類型及化學成分、墻身及飾面材料及其孔隙、表面水、地下水位及水質(zhì)、大氣溫度及濕度、光照、通風情況等有關。2)在施工期間,按砌磚工藝要求,常溫時紅磚必須澆水,各種現(xiàn)澆構件也要用水養(yǎng)護。另外近年來大多數(shù)磚混結構工程又都是當年開工,當年竣工,有的主體及裝飾工程在施工階段都在雨季進行,所以施工過程中磚墻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水的浸濕,一旦施工用水過量,就會產(chǎn)生嚴重的泛堿。另一個原因就是抹灰前磚墻澆水飽和,抹灰后氣溫較高,強度上升很快,磚墻內(nèi)含的水分很難蒸發(fā)出去,長期浸濕,泛堿反應時間較長,長出白毛,直至墻體完全干燥,但墻體已泛堿、掉皮。如砌體經(jīng)常處于潮濕的環(huán)境,泛堿就會嚴重得多。3)使用期間砌體泛堿,主要是因為建筑物外墻受外來水浸透的部位會逐漸泛堿,多數(shù)產(chǎn)生于檐口及檐下、女兒墻、墻勒腳、雨篷和陽臺根部的墻面;而內(nèi)墻泛堿部位主要有衛(wèi)生間、廚房、山墻以及樓梯間墻、空心磚墻的窗臺下等易于滲漏處的墻體,也就是墻體經(jīng)常與水接觸或長時間處于潮濕環(huán)境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施工、設計不慎和使用不慎而帶來的隱患,使墻體長期受水浸濕,墻面泛堿越來越嚴重,使砂漿起堿、變粉,甚至降低磚漿強度,影響主體結構。
泛堿的形成與環(huán)境有關,施工期間和施工之后的低溫和高濕度是形成初次泛堿的臨界氣候條件。因此施工期間,多由于用水過量造成泛堿。為防治泛堿病害,人們提出了“防、堵、截、隔、放”等處理措施,只要保證按規(guī)范施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超量,泛堿是可以預防或減輕的。
1)設計上考慮消除泛堿,考慮好結構的防水處理;選擇吸水率及其他物理性能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等。2)施工前要充分考慮可能發(fā)生泛堿的各施工工藝環(huán)節(jié),提前作好預防措施。3)控制磚的澆水量:應根據(jù)氣溫和水分蒸發(fā)情況及磚需用時間來確定澆磚的用水量,一般磚的濕度以60%~90%為宜。4)在雨期施工時,磚堆上面要蓋防水雨布;磚不宜堆放在低洼處;磚堆地面周圍要挖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防止磚堆浸沒在水中,吸水達到飽和。5)樓板、圈梁等現(xiàn)澆混凝土養(yǎng)護,嚴禁泡在水內(nèi),最好使用濕草袋覆蓋,灑水養(yǎng)護,保持草袋子濕潤,以水不流淌為宜。6)防止上水,水暖等在施工過程中大量跑水、漏水,送水前應進行嚴格檢查。7)主體完工后盡早做好屋面防水,防止雨季雨水過多長期浸泡磚墻;做好外墻上的排水系統(tǒng),做好墻基面的防潮層,防止生活用水、施工用水等的泄漏;防止樓上的水池溢水、漏水;做好雨篷及陽臺等處的滴水,泛水及找坡,切忌雨水倒灌浸濕墻面。確保墻體不受潮濕浸蝕,保持墻體長期干燥,泛堿現(xiàn)象是可以避免的。8)嚴格控制墻面抹灰前澆水量,水澆磚以3 cm~4 cm為宜。9)認真審圖,對于易于滲漏的部位,查明設計是否有可行性技術措施。若措施不當或設計考慮不周,應及時與設計聯(lián)系,增加保證措施。10)施工前,對于易滲漏的分項工程,詳細編寫防滲漏的施工組織措施,為施工質(zhì)量提供可靠的技術保證。11)經(jīng)驗證明,嚴格按要求施工,控制施工用水量,避免水長期浸濕磚墻,泛堿現(xiàn)象是可以預防或減小到最小程度的。
1)盡快對墻體、板縫、板面等全面進行防水處理,防止水分繼續(xù)入侵,使泛堿不再擴大。2)添外加劑,這些方法造價較高,一種預防泛堿的方法是使用不透水的涂層來保護制品,原理是封閉表面。另一種是使用泛堿阻止劑,此種外加劑有泛堿阻止因子、促凝因子,能阻止堿的形成,使游離的堿離子交聯(lián)、凝結成分子團,使堿離子不能自由移動,從根本上解決了泛堿的可能。再者可使用泛堿清洗劑,該清洗劑是由非離子型的表面活性劑及溶劑等制成的無色半透明液體,對于墻體表面泛堿的清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前,一定要先作小樣試塊,以檢驗效果和決定是否采用。3)磚墻泛堿待墻干透后,清掃堿灰及起砂的灰面,留下堅實層,用水沖洗。先刷素水泥漿一道,然后用凈砂拌制較高標號水泥砂漿抹面,補抹破損部分,待墻面干透后刮白,刮防瓷大白效果更好。4)若抹灰面起白毛,將白毛清掃干凈,用草酸均勻刷一遍,再刷防瓷大白。5)新墻體含的水泥材料都是強堿性,必須固化、干燥,消除堿性后才可涂刷涂料,墻體基層必須經(jīng)過至少2個月的干燥固化,如施工條件不允許基層長時間擱置、風化時,可用磷酸和氯化鋅組成的溶液刷洗中和。6)對于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磚墻泛堿,應先查明漏水,滲水原因,加以根治,然后再用上述辦法處理泛堿部位。
總之,消除墻面泛堿重在預防,只要探明其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在設計、材料、施工各環(huán)節(jié)中嚴格把關,科學防治,就完全可避免泛堿現(xiàn)象的發(fā)生,使各種建筑材料為現(xiàn)代建筑再放光彩。
上述是施工過程中總結出的一點經(jīng)驗,在今后的工作中應進一步探討研究,總結出更切合實際的防治及處理措施,保證磚混結構的工程質(zhì)量。
[1] 陳龍喜.磚混結構房屋施工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J].山西建筑,2007,33(1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