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培
無障礙設計(barrier free design)的概念自1974年被聯合國組織提出,它的設計理念是:強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現代社會,一切有關人類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間環(huán)境以及各類建筑設施、設備的規(guī)劃設計,都必須充分考慮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顒幽芰λネ苏?如殘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備能夠應答、滿足這些需求的服務功能與裝置,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切實保障人類安全、方便、舒適的現代生活環(huán)境,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稱為無障礙環(huán)境。
無障礙環(huán)境包括物質環(huán)境、信息和交流的無障礙。物質環(huán)境無障礙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區(qū)的規(guī)劃、設計、建設應方便殘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應滿足腿部殘疾者通行和方便視力殘疾者通行,建筑物應考慮出入口、地面、電梯、扶手、廁所、房間、柜臺等設置殘疾人可使用的相應設施和方便殘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無障礙主要是要求:公共傳媒應使聽力語言和視力殘疾者能夠無障礙地獲得信息,進行交流,如影視作品、電視節(jié)目的字幕和解說、電視手語、盲人有聲讀物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各種社會活動中,強調以人為本,講究人文關懷的舉措比比皆是,隨處可見。
人文主義是以人為本位的世界觀,集中體現為對人本身的關注、尊重和重視,它著眼于生命關懷,著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價值、人的意義尤其是人的心靈、精神和情感。由此派生出的人性化設計更是人文關懷在各門類設計中的實踐。
人性化設計:是指在設計過程當中,根據人的行為習慣、人體的生理結構、人的心理情況、人的思維方式等等,在原有設計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礎上,對建筑和產品進行優(yōu)化,使人們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舒適。它是設計中對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滿足,是設計中的人文關懷,是對人性的尊重。
無障礙設計即是人性化設計的一種體現。早期的無障礙設計從關注人群到設計規(guī)范,都只局限在少量的弱勢人群,如殘疾人群、老年人群。而殘疾人群也僅僅是輪椅使用者得到較多的關注?,F在,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無障礙設計關注的人群范圍越來越廣,無障礙設施的設置更加體貼入微。不僅僅是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顒幽芰λネ苏?如殘疾人、老年人),很多健全人的行為障礙也被納入無障礙設計關注的范疇。
我國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是從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的提出與制定開始的。1986年7月,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共同編制了我國第一部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guī)范,1989年4月1日頒布實施。在城市道路中,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為方便乘輪椅殘疾人修建了緣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物中修建了許多方便乘輪椅殘疾人和老年人從室外進入室內的坡道,以及方便使用的無障礙設施(樓梯、電梯、電話、洗手間、扶手、輪椅位、客房等)。
公共衛(wèi)生間是衡量一個民族文化素質和生活品質的尺子,是反映一個城市管理水平和一個單位的企業(yè)文化的一面鏡子,它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縮影。
商場的衛(wèi)生間,是商家對顧客提供的一種服務設施。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提升或降低了企業(yè)的整體形象。優(yōu)質的“購物環(huán)境”在以往經濟不發(fā)達時期是個奢侈的概念,但是,當一個城市的人均GDP超過9 000美元的時候,購物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就成為了衡量商場、超市服務水平的重要方面。好的購物環(huán)境可以成為商超企業(yè)制勝的重要籌碼。
一切給顧客帶來不便或未提供應有服務的都稱之為“障礙”。在如今的商場無障礙衛(wèi)生間設計中,不僅僅停留在是否為輪椅使用者安裝了尼龍扶手,是否安裝了帶扶手的坐便器這樣的初級階段,而是從每個顧客的角度出發(fā),盡可能消除顧客的所有障礙。為此目的,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深化設計。
商場男女廁位數量的配比問題,一直是女顧客抱怨最多的問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女衛(wèi)生間門口排隊而男衛(wèi)生間空空蕩蕩的尷尬現象。中國香港廁所協會曾做過調查,發(fā)現男女使用廁所時間不同,一般女性使用者逗留在廁所的平均時間為96 s,男性則為70 s,這主要是由男女不同的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慣等原因造成的。由于以上的原因,在公共衛(wèi)生間設計規(guī)范中,男女廁位配比上通常按照1∶1或 1∶1.25配置。即便如此,在某些商場仍不能解決女廁容易出現“人龍”的現象,這還是因為商場的客流量過大造成的。在我們的商場設計規(guī)范中,通常是按商場的經營面積先計算總廁位,之后再計算出男女廁位的配比。然而,這是相當復雜的計算。相同面積的商場,由于不同地段、不同生意好壞都會有著不同的客流量,僅僅按營業(yè)面積作為計算依據是不科學不準確的。因此,我們必須另外找出一些更科學的解決男女廁位科學配比的辦法。如:在法國已經試行的“男女公用衛(wèi)生間”,也就是衛(wèi)生間不設男女的區(qū)別,采用男女共用、先到先上的原則。這是一種自由模式,其實是避開了衛(wèi)生間男女廁位的配比問題,這種“自我調節(jié)”的配比模式值得在設計實踐中進行嘗試。
公共衛(wèi)生間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中,對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常活動能力衰退者(如殘疾人、老年人)的行為幫助已經有了一些規(guī)定。比如:入口的坡道、門的開啟方式和寬度、通道寬度、扶手、緊急呼救系統等。雖然有了這些設計規(guī)范,但在現實的工程實例中,完全按照規(guī)范實施的較少?,F有規(guī)范得不到重視,不能落實是目前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
現有設計規(guī)范還不能滿足需求,仍有繼續(xù)深化的必要。英國的專家有個調查結論——在公共空間里嬰兒推車的使用者遠高于輪椅使用者。這個結論毋庸置疑,其是否恰恰反映出我們殘疾人出行仍然存在諸多障礙,我們的現行規(guī)范仍然有繼續(xù)深化的空間。例如:輪椅使用者由于下肢活動少,多數存在便秘等癥狀,往往會借助一些手段幫助排便,很容易弄臟手。這樣,在輪椅使用者的廁位里如果能設置小型洗手池就非常周到了。
兒童獨立衛(wèi)生間在我國目前的公共場所(包括專門為兒童服務的“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地方)都非常少見。很多隨父母出行的幼兒,自己還不會獨立使用衛(wèi)生間,這就帶來很多媽媽帶兒子去女衛(wèi)生間,爸爸帶女兒去男衛(wèi)生間的尷尬現象。因此,在商場設置獨立的兒童衛(wèi)生間是非常必要的,它體現了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社會文明程度。
兒童獨立衛(wèi)生間以廁位為單位,不設男女區(qū)別。內部設施包括換尿布操作臺(壁掛可折疊)、清洗池、尿布垃圾筐、壁掛折疊座椅(為成人等候時或幫助孩子整理衣褲時使用)等。其他也可以配合一些色彩鮮艷或者有卡通圖案的地磚、墻磚、坐便器、紙筒等。
現代城市是一個充滿著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動性空間。公共空間的功能趨向多元化、集合化。如:大型綜合性商城集合了超級市場、餐飲、健身、娛樂(影城、歌城等)、專賣店等功能。如何高效、有序、快捷地引導不同人群在公共空間中的活動,就要依靠科學的導向標識系統。
視覺導視主要通過文字和圖形來傳達信息。圖像和文字的設計要具有易識別性和準確性。圖形與文字相比較,有更強的易識別性。國際公認的圖形符號還跨越了語言文字的障礙,是一種最好的傳遞信息的方式。并且,圖形傳遞信息的速度也遠遠高于文字。由于商城是個開闊的空間,因此,為了遠處的顧客能很好地觀察,標識設計要有足夠大的尺寸;考慮視力障礙者,要使標識具有強烈的明度對比;考慮語言文字障礙,標識應該以圖形的形象為主;如果空間過大,也可以設置階段式導向牌或地面導向圖文。
商業(yè)空間是個多元化、集合化的多功能空間,消除顧客障礙是每個商家和環(huán)境設計師的共同追求目標。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不僅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社會文明程度,而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1]向喬玉.人性化設計的系統化思考方式[J].山西建筑,2009,35(30):50-51.
[2][英]詹姆斯·霍姆斯—西德爾(James Holmes-Siedle),塞爾溫·戈德史密斯(Selwyn Goldsmith).無障礙設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3]JGJ 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