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鄭輝 張立 (山東省樂陵市畜牧局 253600)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問題。另外,加入WTO,我國畜產品面臨著國際市場的沖擊和競爭。發(fā)展綠色畜牧業(yè),生產綠色食品成為解決我國畜牧業(yè)發(fā)展所面臨問題的關鍵。中草藥添加劑作為一種綠色添加劑,不僅可解決長期困繞畜牧業(yè)發(fā)展的抗生素殘留問題,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由于添加抗生素引起的病原菌耐藥性問題及濫用抗生素導致飼料成本加大問題,提高我國畜產品出口創(chuàng)匯力度,縮小我國畜牧業(yè)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據此,中草藥添加劑成為國內外研究的一大熱點。本文就中草藥添加劑在動物生產中作用機投影及應用一小結。
中草藥添加劑是以中草藥或其藥渣煎成湯生產的一種單方或復方制劑,且大多數是經過幾千年的醫(yī)療實踐證實對人健康無害而有益的天然植物或產品,其主要成分為生物堿、甙類、揮發(fā)性樹脂類、有機酸、色素、氨其酸、維生素及微量礦物無素。在普通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下,將這種制劑添加到日糧中供畜禽食用或飲用,能達到防治動物疾病,提高生產性能和改善畜禽產品質量的理想效果,并因其低毒、低殘留、無奈藥性的獨特優(yōu)勢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動物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根據其作用機制,筆者從以下幾方面作一小結。
該作用機理是:中草藥中含有生理活性物質,能刺激畜禽的整體健康,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調節(jié)體內有益微生物群落,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生長速度。用甘草、白術、茴香等組成的香味中草藥添加劑飼喂肉用仔雞,明顯增進食欲、生長速度提高8.85%(P<0.01),飼料報酬改善了6.9%,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田允波、李青等(2002)針對豬的不同生長階段生長發(fā)育的特點,用中藥復合組方對生長肥育豬進行飼養(yǎng)試驗,結果表明,在20~110kg的全程飼養(yǎng)中試驗組比對重提高了1.32%,料重比代了4.28%,但都未達到顯著水平;同時也說明,添加中草藥有效成分對生長肥育豬的粗生長效果與抗生素或化學合成藥物相當。在1齡和2齡鯉魚中分別添加0.4%的中草藥添加劑,結果使鯉魚的生長速度提高了18%,餌料系數降低了18.2% ~24%。
機體免疫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動物體的抗病能力。許多中草藥及方劑在獸醫(yī)臨床上應用效果好,其主要機制就是對動物體免役機能進行調節(jié),調動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一般認為其作用機理在于藥物中所含的甙類、生物堿、多糖、有機酸、揮發(fā)性成分等免疫活性物質能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從不同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免疫應答,其中包擴保進免疫器官發(fā)育,增強免疫細胞活性,影響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抗感染力,達到防病治病的目。據報道,多糖具有促進胸腹反應,刺激網狀內皮系統(tǒng)、提高特異性抗原免疫反應能力;生物堿能增強體液與細胞免疫功能、刺激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甙類可加強網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并能促進抗體生成,促進抗原抗體反應和淋巴細胞轉化。王定傳、韓一超(2000)報道,用復方中藥免疫增強 飼喂蛋用雛雞,結果表明,各試驗組脾和腔上囊重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整個實驗期試驗組雞群體重均高于照組,說明復方中草藥對雞免疫器官的發(fā)育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中草藥達到此效果的作用機理為:(1)一方面,中草藥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調動了機體的內在免疫機制,具有非特異性殺菌作用;另一方面,有些中草藥中含有直接殺菌抑均的成分。(2)中草藥添加劑中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如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它們可被動物體吸收利用;此外,有些中草藥中的活性成分對動物機體中糖、蛋白質、脂肪的消化代謝均有調節(jié)作用。以海波羅肉雞為實驗對象,在飲水中添加蘆薈汁和痢特靈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表明病雞的治愈率提高17.3%。在甲魚飼料中添加由連翹、板藍根等10味中藥組成的復方制劑“防治散”,每半月拌飼1~2d,經163d的養(yǎng)殖,甲魚未發(fā)生白點病,紅脖子病、疥瘡病、紅底斑病等常見病。在“杜長大”三元雜交豬飼料中添加提取的中草藥有效成分,試驗結果表明,在20~30kg的仔豬階段,試驗組的供試豬多未發(fā)生腹瀉,對照組豬的腹瀉率為0.35%,且整個實驗過程中試驗組比對照組經濟效益提高了20.23%。
4.1 提高蛋黃指數 據研究分析表明,許多中草藥中含有植物色素,并且有些中草藥色素含量極為豐富,這為改善畜產品(肉、蛋)的色澤提供了一個可能。用主要成分為沙果渣的飼料添加劑飼喂蛋雞,結果發(fā)現(xiàn)2個試驗組的蛋黃指數分別提高了3.1級和1.7級。
4.2 改善肉品質 如用松針粉查便雞肉鮮嫩可口,豬肉品質提高:用大蒜、辣椒、胡椒和肉蔻飼喂內雞,可使肉雞香味變濃。側柏籽、首烏、夜交藤等8種中草藥組成的中草藥添加劑飼喂艾維因肉雞34d以上,可提高肌肉中蛋白會計師,改善脂肪酸組成,提高氨基酸及礦物質水平,使肉質和湯味口感鮮、甜、香。改善了腥味。研究表明,肉風味的改善可能于中草藥添加劑中所含有的揮發(fā)性成分有關。
以傳統(tǒng)中獸醫(yī)學的藥理分析,淫羊藿、女貞子均入腎經,它與動物的發(fā)育、生長、衰老以及生理機能的成熟和衰退是密切相關的。這可能是中草藥所含的活性成分與機體的激素分泌調控有關。實際上,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淫羊藿具有促性腺作用,對雌性動物可命名子宮內膜增厚、子宮腔擴大、子宮角和卵巢重量增加,卵巢黃體和細胞增多。如益母草、丹參、當歸等可治療母畜不孕癥;熟地、當時、香附等80種味中草藥配置的中藥,可提高公豬的精液品質且效益持久。用當旭、香附、益母草、淫羊藿等配置的中草藥添加劑飼喂種公豬,試驗組種公豬飼喂15g/d·頭,精液進行冷凍保存。結果表明,飼喂中草藥添加劑后,試驗組種公豬射精量、精子存活率、精子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解凍后兩組間精子復蘇率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頂體完整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精子畸形率差異不顯著。在上述配方中,有些中藥含有醇類物質,對內分泌和生殖機能作用較強,這可能是提高精液品質的一個重要原因。淫羊藿、何首烏、麥飯石促進蛋雞排卵,提高產蛋率5.62%。中草藥制劑“媽媽多”催乳片,可促進母豬、奶牛等產奶。
夏季高溫是影響畜禽生產性能的主要因素。統(tǒng)計資料表明,我國南方每年因百夏季高溫引起的產奶量下降年損失在10t以上。對家禽而言,高溫往往引起其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的改變,以至影響產蛋量和飼料利用率。采用清熱解署、涼血解毒、益氣養(yǎng)陰、補脾保肝、調和營養(yǎng)、補腎陰兼滋腎陰、扶正祛邪、攻補并用為原則,以石膏、黃芩、蒼術、黃芪等組成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飼喂荷斯坦牛(黑白花奶牛)。試驗結果表明,采用抗熱應激中飼喂的試驗牛乳產量比未加中草藥的對照組普遍增加,產乳量平均增加1.5kg/d·頭,料奶比也有所改善,且血糖濃度顯著的提高。試驗組牛的血糖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是由于試驗牛采食量增加的緣故。以板藍根、蒼術、龍膽草等組成的中藥添加劑飼喂蛋雞,證明蛋雞的產蛋率可提高9.37%~11.29%,飼料報酬改善5.45% ~13.2%。采用開胃健脾、清熱署功能的中草藥添加劑進行喂豬的試驗,結果表明中草藥可以緩解熱環(huán)境對商品豬生產性能的影響,試驗豬體重可提高8.7%,飼料利用率提高12.4%,且每千克增重的飼料成本節(jié)省8.3%。
總之,中草藥作為一種天然的、多功能性、無毒副作用、無抗藥性的新興“綠色添加劑”憑其獨特的優(yōu)勢,順應了當今回歸自然、追求綠色儀器和健康消費的趨勢,是用于替代化學合成類、激素類的理想飼料添加劑,這對于保護環(huán)境,促進畜牧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相信,通過中醫(yī)理論與現(xiàn)代高科技的結合,中草藥添加劑的開發(fā)研制必將再上一個新臺階,給養(yǎng)殖業(yè)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