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玲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天津 300387)
從《莊園敕令》看查理大帝時期莊園制的發(fā)展狀況
范麗玲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天津 300387)
敘述了查理大帝時期莊園制得到的發(fā)展和查理大帝封建主們都以領地內的莊園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史實。認為莊園里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出自農業(yè)、畜牧業(yè)、手工作坊的產品種類豐富,各個行業(yè)的分工明顯以及莊園內很少與外界交換,同時反映了莊園內自給自足和以農奴勞動為主的特點。
查理大帝;莊園制;《莊園敕令》
查理大帝及封建主們以莊園作為主要收入來源[1]149。公元812年,查理大帝頒布了著名的《莊園敕令》,共70條,它詳細地規(guī)定了莊園里各個部門的組織形式和生產管理方式,反映出查理大帝對莊園制的鼓勵和發(fā)展。
莊園中幾乎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管理者,其中最主要的是管家,此外還提到莊頭、護林者、馬夫、地窖看管者、牧師、征稅人,等等。管家要對領地上的收入向王室作年度匯報。如第62條:“我命令每個管理人員,每年必須將我的收入報告給我,其中必須包括以下項目:我的耕夫用牛所耕的土地和莊園上的佃農們所應當耕的土地;打獵、地租、各種貢物與罰款的賬目;未經我同意而在我的樹林里所獵獲的禽獸;各種罰款,得自磨房、森林、田地、橋梁、船只的各種收益;自由人和對我的國庫有納稅義務的人的數(shù)目;市集、葡萄園和對我有義務的人,飼料草、柴木、火把、木板與其他木材;荒地;蔬菜、谷物;羊毛、亞麻、苧麻;樹生水果、大小干果;嫁接的樹木;各園囿;蕪菁;魚塘;皮革、毛皮、獸角;蜂蜜與蜂蠟;豬油、牛羊脂油、胰皂;莓果酒、熟酒、蜜酒、醋、啤酒、新舊葡萄酒、新谷陳谷;母雞與雞蛋;鵝、漁夫、鐵匠、制刀劍匠人、鞋匠的數(shù)目;倉和箱的數(shù)目;旋匠與皮鞍匠;鐵與其他金屬的礦坑與化煉廠;鉛礦;小馬和馬駒。以上各項務必在圣誕節(jié)前,分類列賬,井井有條地報告給我,使我可以知道各種財產的數(shù)目[2]330。第28條:我希望,在每年的四旬齋棕櫚主日,管理人應依我的命令,在我知道本年度我收入總額賬冊后,把我經營的款項送到[2]327。第30條中要求管理人員把莊園的產品分為兩類:一類供國王的日常需要;一類供應戰(zhàn)爭需要[2]329。第55條:我希望,管理人應把一切為我的需要而撥給、用去和提出的東西,記入一本賬冊內,把一切自己用去的東西,記入另一本特種賬冊內,向我匯報[2]325。
此外,法令還規(guī)定了管家應如何細心地照看和管理用手制作和準備的物品,等等。
法令還要求管家安排好各個部門的工作,提到鐵匠、金匠、鞋匠、車床、木匠、刀劍匠、漁夫、制皂匠、釀酒師、獵鷹者、做蛋糕的師傅,等等。除了男人的工作,管家還要安排好女人的工作[2]326。
管家縱然有很大的管理權,但他必須定期向國王匯報,聽從國王和王后的命令,法令對管家的行為也作了限制。通過法令的規(guī)定、管家的管理,整個莊園井然有序。
查理大帝時期,整個社會以土地為紐帶形成了依附關系的社會形態(tài),社會財富也主要來自于農業(yè)生產,因此對農業(yè)及農產品極其注重。在《莊園敕令》中提到的土地類型有:林地(第36條)、草地(第37條)、可耕地(第37條)、份地(第50條)等,這些是維持莊園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第5條要管家確保播種和耕犁工作很好地進行,第23條有“不得因供給肉食而減少牛欄與耕犁的數(shù)目”,第32條規(guī)定要選擇優(yōu)良的種子,第33條要求從稅收中留出一部分作播種用,第37條還要求“要使他們的田地和可耕地保持良好的秩序”,這些條款都顯示了中央政權對農業(yè)的重視和農業(yè)在社會中占重要的地位。
雖然農業(yè)在社會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畜牧業(yè)也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牲畜業(yè)一方面為莊園提供畜產品,包括肉和奶制品,另一方面為農業(yè)提供動力,并且牲畜的皮毛也是手工作坊的重要原料[3]74-75。法令中提到各種各樣的家養(yǎng)動物:豬、牛、羊、馬、狗、鵝、魚,第23條就有:“每個莊園之中,管理員應盡量多建造牛廝、豬圈、羊圈、山羊圈,不得缺少。并且要由農奴供給牛,此為他們的義務的一種,……當他們共肉食時,可用跛足但健康的閻?!?可見飼養(yǎng)牲畜是莊園里的必需的任務。第40條還提到“我的莊園的每個管理人員應飼養(yǎng)天鵝、孔雀、雉、野鴨、鴿子、鷓鴣、斑鳩等禽獸,以增加莊園的美觀?!盵2]328莊園里的牲畜不僅為人們提供生活必需品還供統(tǒng)治者欣賞。
未加工的產品雖然能夠滿足生活需要,但隨著生產力和社會的發(fā)展,產品要求越來越精細,莊園里部門間的分工也越來越明顯,專門從事某項工作的行業(yè)部門也越來越多。第45條規(guī)定:“每個管理人員在他的管轄地區(qū)應有好的工人,如鐵匠、金匠、銀匠、鞋匠、旋工、木工、刀劍匠、漁夫,尋找獸跡的人,造胰皂工人,能造啤酒、蘋果酒、果酒以及其他飲料的人,能烤面包與點心的工人,造獵網、漁網、鳥網的工人以及其他工人,不能一一列舉?!彪S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從事這一行業(yè)的人們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成為專業(yè)人員,為莊園提供生活所需品。
除了男人從事的手工部門外,還提到婦女作坊,對男女工人作了分配[3]104。43條還要求“管家按照他們的指示及時地為婦女作坊提供原料,包括亞麻、羊毛、靛藍、朱砂、染料、羊毛梳、起絨機、肥皂、油脂、容器以及其他需要的物品?!蓖ㄟ^這項條款得知婦女的紡織工作在莊園中也是極其重要的。
莊園里的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為人們提供食物來源,手工作坊為人們提供衣、住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他們相互結合使莊園成為一個不需要進行對外交往也能生存的結合體。法令中的條款也顯示了統(tǒng)治者限制莊園里的人們與外界交往,第46條要求管家看管好有墻的場所,要及時修繕,修繕工作不得耽擱。對墻的重視反映出查理大帝反對莊園內的人與外界接觸。第54條:“每個管理者要確保人們很好地工作,不能在市場上逗留浪費時間”,這一條反映了統(tǒng)治者對農業(yè)的重視,對商業(yè)的輕視,而且不主張人們之間相互交易。第42條“我的每一個莊園中,廳室內必須準備好床被、褥子、枕頭、床單、臺布、凳子套;銅的、鉛的、鐵的、木制的器皿;火爐上必須具備薪架、鐵鏈、肉鉤、錛、斧、鉆、刀以及其他工具,以免向別處尋找,或向別人借。用以抵擋敵人的武器,必須注意保管,使其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用完之后,必須放在大廳原處。”這反映了莊園是一個比較封閉的集體,莊園里生活的人們幾乎不與外人接觸。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一個莊園就是一個農業(yè)、畜牧業(yè)、手工作坊相結合,自給自足的生產消費單位[1]147。
在《莊園敕令》中列舉了許多名稱,有工匠、家庭服務者等,這些大多都是農奴。他們供給他的主人必需的和他自己家庭維持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東西。農奴有一塊土地,但他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只對這塊土地擁有使用權,他要對莊園的領主繳納支付物、地租,為領主服務和服強迫的勞役,處于領主的統(tǒng)治之下[4]?!扒f園全年的勞務都安排在日程上,包括收割、運肥料和向附近城市運送木材。如果取得在主人的森林里伐木、喂豬,在主人的麥茬地里放牛,在主人磨坊里磨麥等一系列權利,需要向主人交費。另外,必須向教會納十一稅,并交一筆軍役稅——免除軍役的代價[5]。農奴向領主繳納的地租以土地生產的實物為主,《莊園敕令》的第23條規(guī)定:要由農奴供給牛,此為他們義務中的一種。有明文規(guī)定農奴必須一周幾天為領主服務,剩下的時間他才能耕作自己的田地。不管是為領主耕作田地的農奴,還是在手工作坊中工作為領主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農奴,還是為領主做家庭服務的人,他們是莊園里的主要勞動者,是維持莊園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莊園制之所以在查理大帝時期發(fā)展如此迅速,簡要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兩條:①莊園制在這一時期適應生產力發(fā)展,反過來生產力推動了莊園制的發(fā)展。②查理大帝實行的政策促進了莊園制的發(fā)展。查理大帝頒布的法令《莊園敕令》就有70條,可見他對莊園發(fā)展極其重視,這則法令詳細地規(guī)定了莊園的組織和生產管理,說明了王室莊園是如何實施有效管理,提高經濟組織效率的。莊園里農業(yè)和手工作坊相結合的生產方式使莊園走向自給自足,查理大帝嚴禁人們和外界接觸也是莊園形成這一特點的一個原因。
[1] 湯普遜: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上冊[M].耿淡如,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2] Geary P J.Readings in Medieral History[M].Broadview Press Peterborough,1995.
[3] 布瓦松納.中世紀歐洲生活和勞動[M].潘源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4] 亨利.皮朗.中世紀歐洲經濟社會史[M].樂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8.
[5] 美國時代-生活圖書公司.騎士時代:中世紀歐洲:公元800—1500[M].侯樹棟,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 89-95.
Development of Manor during Period of Charles the Great fromDe Villis
FAN Lil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The period of Charles the Great’s manor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Charles and the feudal lords were all taking the manor within the territory as the main source of income.There were strict management system in manors,the variety of products were from agriculture,animal husbandry and handicraft workshop,the division of different industry were clear,and there were few exchange with the outside world,which reflected the manors’characters of self-sufficiency and depending on serf labor.
Charles the Great;manor;De V illis
DF 041
A
【責任編輯 田懋秀】
1008-9225(2010)04-0074-03
2010-04-26
范麗玲(1986-),女,山西長治人,天津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