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靜脈留置針因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套管在靜脈內(nèi)留置時間長、不易穿破血管,并可減少靜脈穿刺次數(shù),從而避免了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可保護患者的靜脈,同時能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現(xiàn)已在臨床上廣泛使用[1]?,F(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報道如下。
1.1 靜脈穿刺技術 是靜脈穿刺成功的因素之一,操作者應認真學習外周靜脈解剖部位、走向、穿刺首選靜脈的結構特點,并通過看、摸、具體感覺血管的彈性、硬度、脆性及血管固定與滑動的區(qū)別等,提高感性認識[2]。從理論到實踐,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平時善于總結穿刺失敗的經(jīng)驗與教訓,使靜脈穿刺水平進一步提高。
1.2 心理素質(zhì)是靜脈穿刺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患兒的恐懼、哭鬧、躁動,家長嘮叨、對操作者缺乏信任等可影響穿刺成功。因此,要求操作者熟練掌握穿刺技術,并在操作時保持情緒穩(wěn)定,充滿信心,集中注意力,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2.1 充分做好穿刺前準備 做好個人準備、備齊用物。根據(jù)患兒血管粗細選擇型號相符的靜脈留置針。仔細檢查針尖是否帶鉤、彎曲堵塞。轉(zhuǎn)動針芯,檢查是否易于退出,檢查針栓及軟管部分是否漏液、漏氣,避免穿刺成功后影響使用。要讓患兒體位舒適,便于操作固定,操作者要選擇適當?shù)奈恢米藙?。重心穩(wěn)定便于穿刺成功。
2.2 選擇合適的血管 一般選擇較為粗直、充盈、長度適宜的血管進行穿刺。1歲以內(nèi)小兒頭皮靜脈豐富,可選用顳淺、額、耳后靜脈,表淺易見、不易滑動,不影響患兒活動,易于固定。較大患兒可選用大隱靜脈、手背及肘正中靜脈,選擇明顯且直行的靜脈易于穿刺及保留。急救危重患兒、長期輸液、周圍靜脈不易留置靜脈留置針的患兒,可選用股靜脈或頸外靜脈留置。
2.3 正確的穿刺方法 選擇血管后,常規(guī)消毒穿刺部位,操作者站于穿刺側(cè)或頭側(cè),穿刺點選擇血管遠端。穿刺前旋轉(zhuǎn)肝素帽,將頭皮針接輸液器刺人肝素帽旋。松動并取下針尖保護套,排氣后,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血管右手持針翼,以15°~30°角行靜脈穿刺。進針速度宜慢,見回血后退出針2 mm。再沿血管走向?qū)⑼馓坠苋克腿胙軆?nèi)。左手固定接口,右手撤出針芯。穿刺成功后留置針的固定穿刺成功后將透明敷貼固定在穿刺部位,使其最先接觸留置針部位,最后分別向兩邊按壓推開。盡量使敷貼緊貼皮膚,使其之間少存空氣,留置針固定更為牢固。然后,將肝索帽端反折固定于頭部,將輸液器針頭用膠布固定在前額皮膚上。輸液管可固定于近側(cè)耳廓。囑其家長加強看護,防止患兒活動時導致連接部脫離。
①使用靜脈留置針,保留了一條靜脈開放通路,保證了危重病兒的合理用藥時間。②減少靜脈穿刺的次數(shù),延長了靜脈的穿刺間隔時間,有效的保護了靜脈,同時也減輕了病兒的痛苦。③減少穿刺局部的滲漏和靜脈炎的發(fā)生。靜脈留置針的套管由先進的塑料材料制成,管壁光華平整,不易刺穿血管壁而引起滲漏,減少了靜脈炎的發(fā)生。④使靜脈輸液更加方便,大大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
[1]陳顯春,封月,宋爽.靜脈留置針臨床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實用護理雜志,2002,1(18):43.
[2]肖文丹,王艷.血管分級帶教法對護生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影響. 護理學雜志,2004,19(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