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黃建琴
陰式子宮切除術已有150余年歷史[1],隨著微創(chuàng)觀念的推行,手術器械的改進,非脫垂子宮陰式全切術受到婦科醫(yī)師廣泛的關注,手術適應證的范圍逐步擴大。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對50例子宮良性病變患者行改良的陰式子宮切除術取得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婦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間因子宮良性病變行改良陰式子宮切除術操作的患者50例作為改良組,隨機抽取以前傳統(tǒng)陰式手術者50例為對照組。陰式組中平均年齡45歲(35~55歲),腹式組47歲(39~60歲),2組差異無顯著性。術前根據(jù)B超和宮頸細胞學檢查,術前診斷陰式組28例子宮肌瘤,11例子宮腺肌瘤,3例重度功血,1例宮頸CIN II~Ⅲ級,4例合并卵巢囊腫,3例合并子宮及陰道壁脫垂,腹式組31例子宮肌瘤,11例子宮腺肌瘤,子宮其他疾病8例,2組間無明顯差異(P>0.0 5)。
1.2 手術方法 術前3 d沖洗陰道并消毒,常規(guī)行腸道清潔。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導尿后,艾力思鉗鉗夾宮頸前后唇向下拉宮頸,于宮頸3、9點處注射1:2000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找到宮頸與陰道黏膜交界即膀胱溝,在其下方0.3 cm處環(huán)行切開陰道黏膜達宮頸筋膜,用剪刀銳性分離宮頸膀胱間結締組織。手指上推膀胱達腹膜反折,并充分推開分離膀胱宮頸韌帶,使膀胱及輸尿管完全遠離子宮。剪開陰道直腸筋膜達子宮直腸窩腹膜,緊貼宮頸分別向兩側剪開陰道后穹隆、腹膜及骶韌帶,進入腹腔。將宮頸向一側下方牽拉,使主韌帶與宮頸成角,緊貼宮頸剪斷左、右主韌帶,不縫扎,上推主韌帶斷端(宮旁組織),暴露子宮動脈主干,鉗夾,縫扎,剪斷子宮動脈(雙重縫扎),上推子宮動脈過闊韌帶無血管區(qū),充分剪開闊韌帶前后葉,使宮旁組織與子宮分離,向外牽拉子宮。孕10周大的子宮可經(jīng)前或后穹隆翻出,用直扣鉗-并鉗夾輸卵管峽部、卵巢固有韌帶、子宮圓韌帶,切斷。如>孕10周子宮翻出困難者,可采用:①子宮對半劈開,即鉗夾宮頸兩側自宮頸切至宮底。將子宮分成兩半,分別牽出宮體,再切斷附件取出子宮:②子宮肌瘤剔除,切開肌瘤包膜,以雙爪鉗鉗夾肌瘤核,邊切邊向外牽拉,逐個剔除直至宮體縮小,下降至陰道翻出;③子宮分碎,除用于肌瘤外,常用于子宮腺肌瘤,分割小塊瘤體,邊切邊向外牽拉直至縮小子宮體從陰道取出。術中3種方法常結合使用,減少手術困難。取出子宮后仔細檢查有無活動性出血。將前腹膜與陰道斷端前壁,后腹膜與陰道斷端后壁以1~0可吸收線從中間開始分別向左、右半荷包縫合,附件殘端固定于陰道兩端,荷包縫合陰道斷端中間打結。陰道填塞碘伏紗布,常規(guī)肛診檢查,了解有無直腸損傷。
50例改良陰式子宮全切術均獲成功,手術時間35~180 min,平均 68 min,術中出血 50 ~360 ml,平均160 ml,體溫 3 d恢復正常,無膀胱、尿道、直腸損傷,無陰道壁、膀胱血腫及術后感染、陰道殘端愈合不良等并發(fā)癥。
陰式手術比腹式手術創(chuàng)傷小,是利用陰道自然穴洞施行,僅從盆腔最低點打開腹膜,切口小,且深藏于體內,腹腔器官干擾小,發(fā)生粘連機會少。試術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腹壁無瘢痕、費用低等優(yōu)點[2]。本資料顯示,與腹式手術相比,陰式手術時間稍縮短,但腸道功能及術后體溫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而2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無差別。我們發(fā)現(xiàn),陰式手術出血多為陰道后壁切緣出血,術中先將陰道后壁與后反折腹膜縫合,以及隨著手術操作的熟練,出血會明顯減少。陰式手術疼痛輕,如合并有陰道前后壁脫垂,同時可行修補術,如合并有卵巢囊腫,直徑<6 cm,可經(jīng)陰道同時剝除[3]。多種麻醉方式,如全麻、持續(xù)硬膜外麻醉都能滿足非脫垂子宮改良陰式子宮全切術。手術操作中采用先縫扎子宮血管,再斷離,緊貼子宮頸、子宮體處理各組韌帶,盡可能直視下分離粘連,橫斷子宮頸,碎解子宮縮小子宮體,都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陰道黏膜與腹膜同時縫合,可充分封閉手術創(chuàng)面,起到腹膜化及止血作用,并將雙附件殘端縫合在陰道頂兩側角,可起到對陰道頂端的牽拉使用,防止陰道殘端脫垂。
改良陰式子宮全切術不能完全代替開腹手術,要求術者陰式手術操作熟練,盆腔解剖結構清晰,臨床經(jīng)驗豐富,需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故選擇病例很重要。改良陰式子宮全切術適用于子宮體積<16孕周的良性病變,子宮活動好且無粘連,無附件病變,陰道比較寬松者。有文獻[4]報告子宮孕20周大,質量1120 g,陰式手術成功,且效果滿意。手術禁忌證:嚴重盆腔粘連,闊韌帶肌瘤,盆腔惡性腫瘤,陰道狹窄。
在提倡微創(chuàng)手術的今天,對有適應證者應選擇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改良陰式子宮切除術。目前以成為我院的常規(guī)術式,值得臨床推廣。
[1]付娥.改良陰式子宮切除術與傳統(tǒng)陰式子宮切除術的I臨床對比分析.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6,27(6):95.
[2]施曉燕,施曉鶯,田梅,等.非脫垂子宮陰式手術37例臨床分析.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8,33(4):448-449.
[3]謝慶煌,柳曉春,鄭玉華,等.非脫垂子宮陰式子宮全切除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探討.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5,40(7):441-444.
[4]董完秀.非脫垂子宮經(jīng)陰道切除術60例分析.廣西醫(yī)學,2004,26(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