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麗娜 王大鵬
(富平縣焦化學校,陜西富平 711712)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 李麗娜 王大鵬
(富平縣焦化學校,陜西富平 711712)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人才綜合素質(zhì)的培育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多媒體作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之一早已得到廣泛應用,并且給現(xiàn)代教育帶來了巨大的發(fā)展和飛躍。
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幾乎改變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所使用的老方法和老手段,從而使得整個教學過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可以說,如今多媒體技術已成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它的優(yōu)點不僅僅是能輔助教師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聲、形、色并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傊嗝襟w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在時間上和內(nèi)容上加大了課堂容量,還可以從多個方面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強化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詞匯是個難點,傳統(tǒng)的教學總是學生跟著老師或者錄音機讀,不能全面刺激學生的感官,而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聲像并茂,給學生新感受,比如:在講單詞apple時,一個大蘋果緩慢的移入,隨著圖片的進入,聲音跟著讀,講plane時,一架飛機進入視野,聲音跟著讀……如此講解單詞,直觀形象,學生大腦神經(jīng)元受到強烈的刺激,他們的興奮點被調(diào)動起來,對于單詞的學習也就容易了。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閃爍,變色某個單詞、字母、詞組,聲光同步的動畫畫面,擴大或縮小、拉長或縮短某個句子等,都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另外,詞匯教學原則要求學習詞匯時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置詞匯教學于情景之中,并且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就能讓單詞、句型的學習緊扣具體的語境,學生不但能看著屏幕認識新單詞、新句型,還能利用多媒體的特殊功能了解單詞的詞音、詞義、句子的結構和語法功能,既清楚又生動。比如:在講Can I borrow a pencil?時,可以應用多媒體視頻點播播放一段動畫片:在課堂上,一個學生舉手向老師示意,然后老師給他借來一只鉛筆,然后這個學生頻繁舉手示意,老師幾次走到他跟前。同時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可以是學生喜歡或崇拜的形象出現(xiàn),先是以伴音的形式反復播放,讓學生模仿跟著讀,然后去掉聲音,讓學生為畫中人物配音,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意境,知識很容易就被掌握了。針對課程中的重、難點配上不同語調(diào)的聲音及恰當?shù)挠跋褓Y料,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傳統(tǒng)的語言課堂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種模式下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由于教師的講解占據(jù)了課堂的主體,學生毫無機會參與語言實踐。這使英語教學在很長時間都陷入了“啞巴英語”的困境,完全失去了英語作為語言學習的意義。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能極大地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和過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內(nèi)容趣味化,把板書、動畫、聲音、同步訓練制作成課件,課堂上,教師只需操作多媒體,就可以在完成相同內(nèi)容的情況下大大節(jié)省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用于指導學生鞏固訓練,開展語言交際實踐活動,從而加速課堂教學節(jié)奏,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容量。使學生明顯地感受知識有新的拓展,信息量有新的增加,學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這一系列的教學變革,將促進師生觀念的不斷更新,課業(yè)負擔不斷減輕,并帶來教學效益的全面提高。利用多媒體技術編寫的系列有針對性的練習,其練習效果非常之好,是傳統(tǒng)練習方法不可比擬的。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減負”之目的。比如:在練習中編各種形式的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等,由軟件來判斷學生解答的正確與否,根據(jù)練習的情況,自動調(diào)整試題的難度及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等。
長期以來中學英語教師形成了傳統(tǒng)的英語教法——“灌輸法”。結果是上課教師講得辛苦,學生課后背得枯燥、乏味。學習成了苦差使,不少學生也因此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興趣,讓一節(jié)課有多個興奮點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在一節(jié)課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提供許多語言素材,如時代背景、角色形象、心理的活動等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并茂的視聽材料,為學生提供了生動、形象、逼真的表現(xiàn)效果。摒棄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不利于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方法,即學生以聽為主,處在被動接受信息的地位,所接觸的多為機械的帶有重復性和程式化的練習,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特別是基礎差的學生自控力較差,做事情往往憑興趣出發(fā),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也是如此。而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語言環(huán)境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提供多種感官刺激的同時,能充分利用學生多種記憶方式,使得學生融入情境、切身體驗,進行生活化的模仿與練習。多媒體教學在提供逼真語言環(huán)境的同時,把聽、說、讀、寫、譯等語言訓練的幾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綜合訓練的教學模式,因此,對知識的表現(xiàn)更加準確、生動,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聽和其他感覺器官參與教學過程,從而獲得最佳的認知效果。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關鍵在于課件,所以在設計課件的過程中,教師應親自創(chuàng)作,把自身的風格融入到課件中,一定要事先對話題、情景、訓練項目(日常用語,詞匯,語法等)等進行精心的設計,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體現(xiàn)自己的教育思想,讓學生易于接受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比如:討論節(jié)日慶祝這個話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世界各地的節(jié)日慶祝圖片,播放一些代表性的特色視頻讓學生更直接、更形象、更主動地去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感受異國他鄉(xiāng)的地理、地貌和文化等。在模擬的語境中學生的求知欲特別旺盛,他們身臨其境,可樂此不疲地吸收著來自各國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結合我國的民俗風情,教師還可以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內(nèi)容,讓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語言文化修養(yǎng),增強其應用能力。
眾所周知,英語是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各國之間日益加強的工業(yè)、農(nóng)業(yè)、商業(yè)、科研、經(jīng)濟、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合作無一不用到英語,俗話說“學以致用”,如果我們只用傳統(tǒng)的辦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在教室里只寫不說,說了不能聽,聽了又不看,特別是遇到外國朋友時,更是啞口無言。其實原因很可能就在于學生們上課時缺乏英語語境,而且陳舊的教學方式也會讓他們覺得實在沒有交流的必要,如果將一些英語應用的語境包括時間、地點和相關的人和事通過多媒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那么學生就會慢慢熟悉英語的應用場合,很容易將抽象的語境具體化,再加上多媒體提供的國外各種具體的談話場景,必將加深他們對語境和風情習俗的了解,并且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多媒體體現(xiàn)了當今社會科學高新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對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任何一名有責任感的教師,都應該積極應對挑戰(zhàn),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加強多媒體技術業(yè)務進修,積極從事多媒體技術教學課題的探討和研究,提高完善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適應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要求。
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造空間,活化了英語教學,提高了課堂效率,使學生超越時空,多維感受,不僅學到了課內(nèi)的內(nèi)容,還學到了外面更廣闊的課外世界,把課內(nèi)和課外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且在情感上得到了滿足,精神上得到了熏陶,能力上得到了培養(yǎng)、訓練和提高。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正確、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有助于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有助于英語教學效果的增強,有利于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
[1]陳振榮.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興趣——制作課件淺談[M].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4).
[2]劉福清.淺談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湖南電教,2001,(3).
[3]劉建華.中學英語創(chuàng)新教學——45分鐘優(yōu)化設計[J].湖南:學苑出版社,2004,(6).
[4]張新明.遠程教學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J].中國遠程教育,2001,(8).
[編輯:王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