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雪琴
(句容高級中學,江蘇句容 212400)
課堂教學中處處有玄機、有學問,與其它學科教師相比,大部分課在機房進行的信息教師相當多的關注是放在教學內容以外的組織管理上的。當前,在這方面普遍存在諸多問題,如機器問題、機房衛(wèi)生環(huán)境、游戲、學生紀律等問題。有效地消除或者解決這些問題一直是信息學科教師不斷的追求。我一直嘗試著探索這些問題根結所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驗證辦法的實施效果。通過幾輪實踐,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機房組織管理的方法,在此通過本文與大家共享。
機房上課組織管理上的問題,從淺層次分析是設備管理、環(huán)境管理、學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但歸根到底卻是任課教師的態(tài)度問題。由于學科的特殊性,信息學科教師往往是身兼數(shù)職,再加上信息學科非高考科目,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家長都不夠重視,導致信息教師自己對本學科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滿足于基本教學任務的完成,忽略完成的效果,更忽略了信息課程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最終目標。因此,首要問題是解決我們的態(tài)度問題,同時也必須清楚,這些“頑癥”的消失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反反復復的過程,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
其一,找準時機。所謂找準時機,是指規(guī)定的實施起點要找準比較合適的時間點,如可利用新生開學的時機,從第一節(jié)課開始抓起;對于老生,規(guī)定的實施相對困難些,因為他們有些陋習已經形成,而且對教師與環(huán)境比較熟悉,但每次開學都是好時機,我們可以提出新要求、強調舊規(guī)定。
其二,完善制度。“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組內教師達成管理共識,改變與完善現(xiàn)有的制度,形成切實可行的操作規(guī)定。明確機房管理教師對機房的職責、任課教師使用機房職責與對學生的監(jiān)督職責、學生對自己所用機器及環(huán)境的職責?;静僮鞒绦蛉缦拢簷C房管理教師,負責硬件的維護與軟件的安裝以及機房環(huán)境管理。輔助管理機房的任務分到隨堂任課教師,教師機開機可以記錄隨堂上課教師及上課班級信息,任課教師負責處理簡單問題,網絡記錄復雜故障。在黑板一角設有提示欄,任課教師隨堂記錄問題機號,以便下節(jié)課教師及時安排學生座位,也能起到提示管理人員及時維護的作用。維護教師維修網絡前查看問題詳細記錄,問題的解決也作相關記錄,并擦去黑板上的簡單提示。機器定點到學生,每個班級上課學生的機位與學號相對應。同時做好上機記錄,學生機開機后自動開啟上機記錄登陸界面,記錄學生上機情況,系統(tǒng)架設在校園網,這樣數(shù)據(jù)可以在各機房共享。每位學生對自己上課時段的機器負責,包括自己周邊環(huán)境,每節(jié)課上課時檢查機器與周邊環(huán)境,有問題及時匯報。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機房的衛(wèi)生成了大難題,開始由管理教師負責、任課教師協(xié)助,常要求學生用鞋套,然后每節(jié)課強調、檢查,花費了時間與精力,結果發(fā)現(xiàn)效果并不好,學生用布質的鞋套,常不能及時清洗,用一次性鞋套的,課后鞋套一大堆又造成新的問題。現(xiàn)在我們采用多管齊下的方法,首先把機房作為學生的保潔區(qū),讓它成為班級的職責。一周徹底打掃一次衛(wèi)生,包括地面、主機、屏幕,每次打掃時管理教師在場負責。再輔助以課任教師的監(jiān)督、學生的自查。
如果說制定制度要求實事求是、細致周到的話,落實制度則要求能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持之以恒。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撐起地球”,機房上課組織、管理中的支點需要我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早到”與“晚走”,就是這樣比較好的支點,是消除機房上課頑癥的“良方”。
先展示信息課中上課前后幾分鐘的經典現(xiàn)象:
現(xiàn)象一:學生聚集在機房門口,人聲鼎沸,有推搡打鬧的,有敲門甚至踢門的……教師匆匆踏著鈴聲過來開門,學生急不可耐,一涌而入。進了機房,教師忙著開教師機,準備上課素材,學生邊開機邊延續(xù)著他們的話題,短時間內機房中的氣氛難以平靜下來。
本情景中,學生進入機房后占用上課的時間不說,學生在室外的打鬧,很容易出現(xiàn)事故,他們的不滿情緒在等待中也慢慢產生,這對于他們進入機房后的行為及課堂表現(xiàn)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現(xiàn)象二:機房開著(一般是前面上課的教師為下節(jié)課教師預留),學生提前到了,而教師不在。機房內學生有插移動盤,拷游戲、下載圖片的;有發(fā)現(xiàn)鼠標不靈隨意拔插的;有隨意打鬧的……
這段無序的時間,不只是危機四伏,如果學生在機器上拷進了游戲或圖片,那至少影響他這節(jié)課的效果,如共享完全有可能影響本節(jié)課整體效果。隨意帶電拔、插鼠標對機器本身的危害往往也是致命的。
現(xiàn)象三:上課時間已到,教師正打算上課,那邊好幾個學生舉手報告機器問題。
這時教師有兩種選擇,其一,讓大部分學生等著或自由操作,自己去處理問題,這是很糟糕的,完全可能會打亂了正常教學的進度;其二,先讓個別學生等著,正常上課(個別學生也能同其它學生合看),然后利用學生操作的時間解決個別學生的機器問題。這時大部分學生的操作情況,教師既沒辦法了解也無力作指導,因此,更不可能就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的問題作相應的說明,一節(jié)課下來,表面上教學任務完成了,但完成的質量是大打折扣的。
以上幾種“病癥”只要用“早到”這個“良方”就能“藥到病除”?!霸绲健?,提前時間10分鐘左右為宜,如前面剛好有一節(jié)課,則這時到就能銜接上,保證機房開著時總有教師在監(jiān)管。如果前面一節(jié)課本機房沒有課,提前的時間還可以適當增加些。
“早到”,教師可以做些什么呢?
設備的準備、檢查與上課素材的準備:開電、開燈、開教師機、完成上課素材的下載、拷貝或檢查;利用教師機中的電子教室軟件開學生機(在支持遠程啟動的機房),作學生機啟動狀況的初步檢查(這樣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有問題機器,及早處理,一時不能解決的也想好預案),分發(fā)相關素材(素材比較大時則開設ftp,根據(jù)需要作設置,以便學生自己操作)。這些工作可以統(tǒng)籌安排,如在等待教師機進入系統(tǒng)的時間,可以進行機房物品擺放檢查,各機位衛(wèi)生情況檢查。在開學生機的同時,整理教師機中教學素材等。
對于這些準備工作,同仁基本是認可的,但對于遠程開學生機,分發(fā)素材可能會提出異議。異議之一:是不是會養(yǎng)成學生的懶惰心理?異議之二:會不會影響學生的相關操作能力?
從客觀上來說這些異議是有一定根據(jù)的。但我們可以把這些不利的影響降低到最少。如相關操作能力,也就是開機的操作,在第一次上課時可以讓他們自己動手,在以后或多或少也會有這種機會。至于懶惰心理應當還是不會的,因為讓他們開機,系統(tǒng)啟動的這段時間里他們反而是很悠閑,而如果系統(tǒng)已經進入、素材已經分發(fā),他們首要的任務登陸學生機、瀏覽素材,以最快的時間進入狀態(tài)。
對于不支持遠程開機的學生機也不用擔心的,利用教師機啟動的當口,可以很快地手動開學生機,可讓先來的學生幫助開機,提醒大家用等待進入系統(tǒng)的時間來為其它同學服務是開心的一件事,這樣還是能及早一步發(fā)現(xiàn)部分機器問題,消除一些隱患。
教師提前到機房除了能為教學作必要的準備,更深層次的影響是能營造一個“家”機房的氛圍。機房對學生來說完全是公共場所。在潛意識中便對自己的行為少了約束的成分,對那個場所以及物件少了感情的成分。機房的設備特別容易壞,鍵盤容易壞、鼠標容易壞,甚至連桌凳也都容易壞,機房也特別容易臟。如果我們先于學生到機房,學生一來看到是明亮的機房、親切的老師(有時還有老師為自己打開計算機),氣氛親切、溫暖,機房不再是冷冰冰的場所。這種氣氛對師生課堂的行為會有很微妙的影響。教師利用學生陸續(xù)到來的時間,督促學生對機號入座,對機器有問題的學生及時安排,還能在不知不覺中起到引導學生話題、融洽師生關系的作用,對機房的大難題——吃零食的問題也能起到把關作用,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制止與處理。教師因為“早到”,心理上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對機房會多一份關注,由于提前準備,多了一份從容,由于與學生增加了在非正式環(huán)境下交流的機會,師生能從更多角度相互了解,教師能感受到來自學生的尊重,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切與愛護。從而學生更能接受教師的建議,更自覺地履行自己職責,教師也能從心理上提升使命感、責任感,在教學活動中更盡心盡力。
好的開始最多是成功的一半。教學過程內容的合理安排,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信息教師應當不斷推敲,這部分本文不再重點論述。下面說一說“晚走”的作用。
機房上課特點是人流大、使用密度高、監(jiān)管空白多。人員的流動性大是指由于課時安排問題,往往同一個教師所教的班級不能在同一機房,即使同一個班級也有可能不能在同一機房上課,同一個機器多人共用;使用密度也大,一般學校機房在很多時段的課相當密集,有可能一節(jié)課接一節(jié)課,上節(jié)課的教師與學生還沒有離開,下節(jié)課的學生已經來了,中間幾乎沒有修整與檢查的時間;機房上課隱秘性好,學生面對顯示器,教師面對顯示器,視線交流減少,而信息學科操作性強的特點,對學生動作的掌控更為困難,且在教師演示與輔導時對全局的監(jiān)管在一定程度上處在真空狀態(tài)。學生職責落實的監(jiān)督就成了問題,教師“晚走”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這幾分鐘教師可以督促學生按規(guī)定放物品及凳子,檢查機器周邊環(huán)境保潔情況。因為時間比較短,因此教師還要充分調動小組長、課代表及其它班干部的積極性,分工合作,把檢查工作做得扎實、快捷。教師做好本節(jié)課記錄,如設備問題。對于日常規(guī)范有問題的學生也要記錄,以便下節(jié)課提醒與處理。由于是在網上記錄,因此如果下面有課或其他教師在本機房有課,可以利用其它時間完成。這些工作雖不起眼,但對保障制度的有效落實、執(zhí)行的“持之以恒”是很關鍵。
如果說上好一節(jié)課,一人之力加上學生的配合就行,那么機房的組織管理,必須舉全組之力,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需要長期的堅持。我們可以先從“我”做起,從能做到的做起,并把它做得最好,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