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定,瞿國全
鹽城紡織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江蘇鹽城 224005
社會學定律是社會學家考察人類社會活動的過程與結(jié)果,總結(jié)經(jīng)驗并歸納分析得出的具有啟發(fā)意義的概括性結(jié)論。許多社會學定律并非嚴謹?shù)目茖W定律,但在當今的經(jīng)濟學、心理學、管理學以及教育學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
筆者嘗試著把一些實用的社會學定律應用到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去,取得了出乎意料的積極效果。下面結(jié)合當代高校在校生的心理特征論述幾則社會學定律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
當代高校在校生已經(jīng)逐步由80后向90后過渡,這一代大學生是在我國市場經(jīng)濟建設已經(jīng)卓有成效,多元社會文化并存的社會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以獨身子女為主。筆者歸納他們的部分心理特征為:
1)總體上積極向上并且渴望成功。
2)感情脆弱、意志薄弱、依賴性強。
3)有部分大學生人生信仰迷失,但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判斷標準。
針對上述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們務必要研究出將他們有效管理教育并培養(yǎng)成才的科學方法。筆者文章中所述的社會學定律,對于大部分大學新生而言都是陌生并充滿好奇的,所以我們正好可以利用他們對這些思想理論的好奇心作為原動力來有效管理和教育他們,使他們形成能適應社會競爭并能服務社會的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和人生觀。
華盛頓合作定律: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這在美國被稱為“華盛頓合作定律” ,并且還演繹出了一個“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種卻挖不了一個洞”的邦尼人力定律。中國人所熟悉的“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也是典型的例子。華盛頓定律性說明了人與人的合作不是簡單的能量相加,因為人不是靜止的動物,而更像方向各異的能量,相互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觸時則一事無成。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班主任要預防華盛頓合作定律產(chǎn)生的負面效果,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班干部組織精簡合理并且明確分工。
對于一個30名左右學生組成的班級,盡量把班干部人數(shù)控制在5名以內(nèi),并采用兼職制來編制班干部隊伍,采用兼職制精簡班干部人數(shù)的同時也因兼職更加明確了各班干部的具體工作職責,使其對班級工作更加認真負責。
此外,采取適當?shù)募顧C制,實行目標管理,重視組織溝通也是在構(gòu)建一個務實高效的班干部隊伍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要做的工作。
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的盡管是多數(shù),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又稱二八法則。這條定律幾乎在社會經(jīng)濟的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例證。
二八定律用在學生管理教育工作中主要是教育學生形成一種思想:在一個群體中,80%的人往往是平庸或者失敗的,成功并成為精英的通常只有20%的人。所以要想成功,就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少數(shù)的20%的人。筆者利用二八定律從兩個方面教育學生:
1)學習態(tài)度教育
班主任通過教育學生學習這條定律,告訴他們一個道理:要想成功,就要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與大多數(shù)人不同的個性。
筆者利用二八定律教育學生要認真上晚自習取得了非常好的實際效果,所任班級的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過關率都排在我校藝術(shù)系同年級班級中的第一名。
2)創(chuàng)新意識教育
要成為20%的成功者,就意味著要有與大多數(shù)人“與眾不同”的一面。這個“與眾不同”往往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才能獲得。作為藝術(shù)系的學生,這種“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尤為重要。以服裝設計為例,著名的服裝設計大師無一不是靠“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新設計獲得成功的。
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xiàn)象,廣泛應用于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眾多領域。其名字來自圣經(jīng)《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瘪R太效應對于領先者來說就是一種優(yōu)勢的累計,當你已經(jīng)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強者總會更強,弱者反而更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強者隨著積累優(yōu)勢,將有更多的機會。
馬太效應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自然法則。對于畢業(yè)后即將面對社會競爭的高校在校生而言極具教育意義。筆者在實際的學生思想教育中,以獎學金和榮譽證書為例:對于一個在班級里各方面表現(xiàn)最優(yōu)異的同學按照學校規(guī)定可以獲得學校的一等獎學金,同時可以獲得“優(yōu)秀班干部”或“優(yōu)秀黨(團)員”等榮譽稱號。另外,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這個同學又具備申請數(shù)額不小的國家獎學金的申請資格。再往遠想,憑著一系列的獎學金和榮譽證書,這個同學在找工作時又可以占地很大的優(yōu)勢。最終好像所有的“好處”都被累積到了這一個同學身上,而這一切都是在國家和學校的各種明文條例規(guī)定中自然形成的。這就是馬太效應。
溫家寶總理曾經(jīng)指示:“高等教育要辦出特色,培養(yǎng)出大師級人才?!弊鳛橐幻咝5陌嘀魅?,筆者認為我們的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班主任帶領學生一起研究各種社會現(xiàn)象,學習探討實用的社會學理論、自然法則,讓學生在思想交流、哲學思辨中形成自己獨特而正確的思維方式、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使整個班級形成先進的班級文化,營造思維開闊、和諧進取、富于創(chuàng)新的班級學習氛圍,是高校培養(yǎng)出優(yōu)秀人才的一種實用方法。
[1]朱煜.馬太效應.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2][意]維弗雷多.帕累托.省時省力的二八法則.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3]翟文明.人一生要掌握的60個生活法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4]曾準.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山西:經(jīng)濟師,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