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
常德工業(yè)學校,湖南 常德 415000
職業(yè)教育以培養(yǎng)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人才為根本任務。中職電子專業(yè)畢業(yè)生應具有相應的專業(yè)技術理論和技能?!峨娮蛹夹g基礎》、《電子實訓基本功》(或《電子技能與訓練》)及《儀器與儀表》這三門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的基礎課、必修課?,F在,這三門課程是分別開設。將這三門內容原本互相關聯的課程分開來上,教學效果較差。為改變這一現狀,現將這三門課程進行有機的整合,以項目為主線,突出技能培養(yǎng),強化技能訓練。將理論教學內容嵌入到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以基本操作訓練為基礎,適當增加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及工藝性。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屬于電子基礎理論課程,它是學習電子專業(yè)其它課程的基礎。該課程分兩篇,第一篇模擬電路基礎;第二篇數字電路基礎。現在,學生基礎差,學習電子專業(yè)理論課相當困難,普遍對《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不感興趣,其學習的效果也較差。
《電子實訓基本功》(或《電子技能與訓練》)是電子專業(yè)學生入校后,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的一門技能實訓課。該課程內容包括元器件識別、測量、焊接技術、識讀電路圖、整機裝配。本課程采用項目法教學,學生上課目的也較明確,學生動手積極性較高。但由于受電子專業(yè)知識的影響,導致部分學生不能動手、不敢動手。
《儀器與儀表》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利用電子儀器、測試和維護電子設備的基本專業(yè)技能實訓課。針對電子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崗位要求,講述指針式萬用表、數字萬用表、示波器、電子電壓表、直流電源、掃頻儀、晶體管特性圖示儀及信號發(fā)生器的使用與維護?,F在由于部分儀器只能講述基本操作方法,沒有實際電路測量,以致學生興趣不濃,知識掌握不牢,甚至出現不愿動手操作的現象。
為了改變這三門課程的現狀,現擬對這三門課程的改革提出如下設想:
現在,這三門課程是分別開設,并分開來上。將這三門內容原本互相關聯的課程,分開來上,有時出現重復教學的問題。如《電子實訓基本功》中,在講述電路原理時,往往需要補充《電子技術基礎》中的知識,學生才能聽懂;在講述元器件的檢測與電路測試時,往往還需補充《儀器與儀表》中有關儀器的使用方法。為了解決重復教學的問題,并使教學內容緊密銜接,針對中職電子專業(yè)學生實際情況與就業(yè)所需專業(yè)知識要求,現將三門課程進行整合,重新編寫教材。我校電子教研室已經初步編寫了本教材,全書分為5個實訓項目,每個項目包含《電子技術基礎》中一個或多個重要知識點、每個實訓項目都能用到一種或多種儀器(或儀表)。
為了充分體現培養(yǎng)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學思想,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打破教室上課的形式,將該課程全部教學都放在實訓室上,把整書內5個操作項目,進行分項教學指導。用這種方式既解決了《儀器與儀表》課程實踐的問題,也推動了理論學習,從實踐到理論,又由理論到實踐,有機地實行了“理實一體化”,這必定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實訓的積極性,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
由于此次課程改革,力度大,牽涉多門課程,實施過程分4步:
第一步,教材編寫。編寫實用的“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教材。依據模塊化、項目化的要求及項目課程標準及技能鑒定標準,按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針對性、適時性、有效性原則編寫出項目課程教材。
第二步,師資培訓?,F在電子專業(yè)教師,有些常年只上基礎課程,很少上實訓課或輔導學生實訓。為能勝任改革后課程教學,對專業(yè)教師進行必要的知識技能培訓。培訓方式可采用通過組織教師利用節(jié)假日進工廠頂崗鍛煉,讓實訓指導教師傳、幫、帶以彌補其操作技能的不足;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加技能培訓;從企業(yè)引進優(yōu)秀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充實教學一線;聘請一支既有實踐經驗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兼職實習指導教師。這樣以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生產實踐水平,滿足項目課程教學的需要。
第三步,硬件設施的完善,建設項目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基地?!袄韺嵰惑w化”教學中心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保障。要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具有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習教學的“一體化”場所。
第四步,實訓項目材料的準備。在每期開學前,將項目課程中所需的材料準備齊全,以便“理實一體化”教學地有效實施。
本課程考核采用實訓考核與理論考試相結合的辦法,其中實訓考核需完成5個項目的裝配與調試,每進行完一個項目,就考核一次。理論考試采用模塊化,每上完一個模塊的理論知識,就考試一次,并將每次的考試成績與每次考核的成績納入總評分數,期末進行總評,其中各實訓考核成績的平均分占總評分的40%, 各理論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占總評分的30%,平時成績占總評分的30%(其中出勤占10%,作業(yè)占10%,學習態(tài)度和課堂紀律占10%)。
總之,項目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已成為職業(yè)教育中比較理想的方法,關鍵在于項目的構建并編制出與之相適應的校本教材,這樣就可以減輕教師備課的難度和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另外,相應的實訓基地的建設非常重要,也是本教學改革得以實現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我相信,隨著職業(yè)教育的改革,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也將越來越好。
[1]張翔.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采用項目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7(12).
[2]謝穎.中職電子類專業(yè)的項目化教學改革研究.科研天地,2009-12-02.
[3]劉小蘇.職業(yè)學?!袄韺嵰惑w化”教學芻議.職教教學論文.www.alllw.com,200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