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若澗
(1.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桂林 541004)
廣西氣排球運動興盛的社會學分析
黃若澗1
(1.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桂林 541004)
采用文獻資料法、綜合分析法從社會學角度探討了廣西氣排球運動興盛發(fā)展的現狀、特點。研究表明:良好的體育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明顯的健身效果與社會交往、簡便的場地器材和運動方式以及較高的商業(yè)價值是廣西氣排球運動得以長期興旺的主要原因。
氣排球;全民健身;廣西;社會學
氣排球運動自1984年由呼和浩特鐵路局職工創(chuàng)建以來,在廣西得到了較好的推廣與普及。如今,氣排球已經成為風靡廣西、最受歡迎的時尚健身運動,從北海市的海邊沙灘到百色市的老年活動站,從柳州的工廠食堂到南寧的街頭公園,隨處可見參加氣排球運動的人們。氣排球運動在廣西火爆的程度,令人稱異。因而,曾有記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不到廣西不知道什么是氣排球,不到廣西同樣不知道氣排球對于大眾來說有多重要[1]。廣西氣排球運動盛行,已經成為全民健身活動的一個亮點。本研究從社會學的視角對廣西氣排球運動進行研究,探索廣西氣排球運動的開展狀況、項目特點、流行原因等,為普及和推廣新興體育運動、更好地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供參考。
盡管氣排球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但在廣西群眾真正流行起來的是從2000年始[1]。一開始參加氣排球運動的大多是老年人,但隨著氣排球技術與戰(zhàn)術的不斷成熟與完善,經過短短幾年的發(fā)展,廣西氣排球運動逐漸從娛樂性向競技性發(fā)展,參加者從中老年人向年輕化發(fā)展,成為廣西各個年齡段群眾都喜愛的運動。特別是在2007年廣西第十一屆全區(qū)運動會首次將氣排球列入正式比賽項目,標志著氣排球運動從廣西民間的自娛自樂走向體育競技的更大舞臺。氣排球在廣西開展,特點有三多:
賽事多。廣西氣排球的賽事之多,可以用“月月競,周周賽,天天打”來形容。舉行氣排球比賽,從時間來說,每逢節(jié)假日時間都舉行,如元旦、新春、三八節(jié)、五一節(jié)、七一節(jié)、國慶節(jié)、重陽節(jié),還有周賽、月賽等等;從組織來說,有體育部門組織賽、各單位系統(tǒng)賽、商業(yè)贊助賽、俱樂部Q群賽等等;從地域來說,有廣西區(qū)賽、各地市賽、各社區(qū)賽、各城鄉(xiāng)賽等等。
參加人數多。廣西參加氣排球運動的人之多,可以用“滿城盡玩氣排球”來形容。平日里,老百姓就會在休閑的時間里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地進行氣排球鍛煉。碰上有氣排球比賽時,群眾蜂擁而至,常常讓比賽組織者措手不及,大出意外。如2007年8月在南寧舉辦了氣排球大賽,報名的球隊有500多支,從預賽到總決賽就舉行8000多場次,參加比賽的各類運動員達4萬多人,有6萬多人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這項運動[2],比賽中球迷們的吶喊聲和擊球聲幾乎要將比賽球館的房頂掀開,可見氣排球運動在廣西的參與度是很高的;同年6~12月舉行的廣西首屆城鄉(xiāng)萬人氣排球賽,歷時半年,更是使廣西的城市和農村,到處都可以看到群眾在房前屋后、公園廣場打氣排球。為了選送出最好的氣排球隊伍,許多地市采取以賽代練、層層篩選的方法,先從縣市一級進行初賽,再到地市一級復賽,最后才確定出最好的隊伍參加“廣西首屆城鄉(xiāng)萬人氣排球大賽”總決賽。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本項賽事的參賽人數超過10萬人[3],規(guī)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群眾熱情之高,在全國實屬罕見,足可以記載到廣西社會體育史冊中。
比賽形式多。廣西氣排球比賽形式之多,可以用“百花齊放,層出不窮”來形容。就比賽上場人數而言,有三人制、四人制、五人制和六人制,其中五人制為廣西體育局審訂的2007年最新《廣西大眾氣排球競賽規(guī)則》中確定的競技性氣排球賽制;就運動員性別而言,有男子組、女子組和男女混合組;就男女混合比例而言,以五人制為例,有四男一女、三男二女和二男三女。男女隊員混合比例的不同,其競賽水平與欣賞角度也隨之不同;就水平等級而言,有氣排球甲級聯賽與乙級聯賽,并采取升降級制度,每級別的最后四名在下一年度將降入下一級比賽,下一級別的前四名升入上一級比賽。等級水平的合理劃分,進一步促進氣排球競爭水平,同時也使氣排球更具欣賞性。
氣排球運動集趣味性、休閑性和競技性為一體,入門技術容易掌握,競賽含金量卻不低。廣西的氣排球愛好者遍布全區(qū)各個地市城鄉(xiāng),他們中有公務員、教師、學生、職員、工人、農民,甚至還有家庭主婦,常常以業(yè)緣、友緣、地緣、網(絡)緣、親緣為紐帶進行鍛煉和競賽。廣西氣排球競賽多,也促使觀賞氣排球的機會增多,從而帶動一大批觀眾,其普及范圍更廣更寬。
盡管氣排球是為老年人創(chuàng)建的,但隨著參加者越來越多,氣排球運動的年齡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從幼兒園4、5歲的運動啟蒙,到10、12歲的運動游戲,然后到18、19歲的運動學習,再次到30、40歲的運動競賽,最后到60、70歲的運動休閑,不同的年齡層次對氣排球的需求各不相同。在這年齡梯層中,主要是以青壯年為主力軍,其競賽水平也最高。
廣西傳統(tǒng)球類籃球、羽毛球比賽精彩激烈,但對體力要求很高,一個隊伍(人)不能一天同時參賽兩三場,要完成一個賽事需要四五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分出勝負。氣排球的組織簡便,賽程時間短,每個隊伍的比賽場次間隔時間比較短,可以在一個上、下午或晚上的時間段進行兩、三場的比賽,往往在一、兩天的時間內完成近百場氣排球比賽,決出最后勝者,這些優(yōu)勢是廣西其他傳統(tǒng)球類不可比擬的,也符合現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
氣排球運動的開展給大眾體育新興運動項目樹立起一面旗幟,它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對提高全民健身運動意識、增強體質、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廣西氣排球運動的興盛,有著其獨特的社會價值。
體育價值觀是一種體育社會心理現象,客觀存在不僅影響個人行為,也影響群體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或個體對體育的基本態(tài)度[4]。在參與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廣西人的體育價值觀取向較過去更為開放、多元,這包括健身健美、提高生活質量、促進生理健康、分享快樂友誼等等。價值觀念的改變促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新世紀以來,“健康第一”、“終身體育”、“花錢買健康”、“生命在于運動”等新觀念、新思想已經廣泛深入滲透到廣西人的生活當中,成為引領廣西居民傳統(tǒng)生活方式變革、新體育生活方式建立的先導與思想基礎。廣西人崇尚的是“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完美狀態(tài)”的健康,追求的是富有新內涵、豐富多彩、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即“工作——健身、休閑、娛樂——工作”。健身、休閑、娛樂已經成為廣西人現代生活方式結構中的重要內容,它既是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而作為具有健身、休閑、娛樂等作用的氣排球就自然又必然地成為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最佳運動項目,給人們身心健康、休閑娛樂、達成目標、滿足需要等社會多元化生活提供了寬闊的平臺。
新世紀的來臨,廣西社會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更加尊重生命,更加關注健康,不斷抵御現代文明疾病的困擾。2006年全國第二次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顯示,廣西國民體質綜合指數位于全國第四位[5]。提高群眾健身意識,呵護群眾健身熱情,打造城市體育品牌,堅持科學體育鍛煉,是廣西國民體質水平位于全國前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6][7],氣排球具有自身輕、軟、飄等特點,兼具競技與娛樂性,能增強人體的神經、呼吸、血液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健身效果明顯,它的娛樂性既可以使人體得到積極的休息,又能保持健壯的體格、旺盛的精力、達到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還可以達到減輕體重的功效。事實上,在氣排球運動中,球體的輕軟、球速的減緩,有利于參與者通過墊、傳、扣、發(fā)、攔與及與隊友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來回的墊擊球,常常一個球的勝出需要幾個回合的爭奪,許多人在練習之后都是大汗淋漓,一天的疲勞與壓力隨著汗水的流淌得到釋放,非常暢快,鍛煉效果直觀。
廣西氣排球俱樂部(協(xié)會)多、群體多、賽事多、活動多,是與現在社會網絡、通訊的發(fā)達分不開。愛好者往往通過在網絡的論壇、QQ、MSN等多種交流途徑招募運動員、啦啦隊員來組成氣排球俱樂部、Q群等,并邀請其他俱樂部、協(xié)會、Q群相互比賽,切磋球技。通過參加比賽,許多人走出家門,走出社區(qū),與不認識的人們走在一起,鄰里之間關系由生疏到熟識,同事之間關系由淡漠到信任,朋友之間關系由密切到默契。比賽時隊員互相配合和團結戰(zhàn)斗,場外觀眾不懈的喝彩與加油,結束時球友們手與手的相握,一種和諧友善的氣氛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內心。小小的氣排球,改善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內容,提高文化生活水平,促使現代社會交際更趨活躍和廣泛。廣西氣排球運動的魅力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成為提高廣西國民體質水平、拓掘現代人際交往價值的品牌體育項目。
氣排球對場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經過幾年的摸索,考慮到廣西擁有較豐富的羽毛球場地資源[7],同時參照廣西目前的氣排球競技水平,以及國家體育總局最新審定的《排球競賽規(guī)則》,廣西體育局審訂了2007年最新《廣西大眾氣排球競賽規(guī)則》,在比賽場區(qū)沿用羽毛球雙打場地外沿場區(qū)(即6.1m× 13.4m,進攻限制線為1.98m),新規(guī)則有利于氣排球場地能與羽毛球場地套用,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資源,大大地增加氣排球比賽場地。氣排球的球柱也采用了可調節(jié)高低的光滑圓柱(或羽毛球柱),使用更為簡便。氣排球價格便宜,三十多元一只,球體質量耐用經打,而且根據個人的愛好與室內外的需要有黃色球、花色球、標準球、彈力球等等,人們的選擇性更大,參與運動更為便捷。
氣排球是一項集體運動,競賽規(guī)則簡單,對體能、技巧要求不高,比賽中來回球的次數和擊球花樣增多,無論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照樣能扣球、攔網,在競賽中找到與自己年齡相符的運動強度,煥發(fā)出“二十歲”的體能和風采。但在比賽中,氣排球又講究對抗和戰(zhàn)術,對團隊意識要求很高。每當氣排球在球網上往來飄行,場上隊員凝神靜氣,攻防結合,心往一處用,勁往一處使。不論輸贏,比賽場上的團結一致,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都增進了隊友之間的感情;“以球會友,輸贏兩歡”,無論輸贏,氣排球比賽都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有精彩的得分,會互相慶祝,如不慎扣飛或出界,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卻又相互鼓勁,整軍再戰(zhàn)。場外球友觀賞助威,“好球”“加油”之聲不絕于耳,全場氣氛熱烈火爆,趣味盎然,和諧社會的構建,可由此發(fā)端。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申辦與成功舉辦,深刻地影響著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深度和廣度。廣西氣排球的火爆流行處于濃厚的奧運氛圍之中。“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體現人類不懈的追求,“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的活動彰顯時尚生活,“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深入人心。為北京奧運會造勢,為中國加油,讓更多的廣西人了解奧運、感受奧運、參與奧運,熱情洋溢的氣排球已經成為廣西各族人民參與健身、關注奧運的最直接表達方式。氣排球運動品牌緊緊地圍繞著“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主線開展,做到“周周有活動、月月有高潮”,借奧運東風,在人民群眾中建立地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熱愛健身、崇尚健康”成為廣西的熱點和社會時尚。
廣西氣排球運動具備廣泛的社會意義,場上隊員與場下觀眾感情溝通密切,其互動性更強、更容易融入商業(yè)活動,這些獨特的優(yōu)勢已經被精明的企業(yè)商家所關注。借助體育營銷,越來越多的贊助商借助氣排球的比賽購買標志權、冠名權,擴大其產品的傳播面,為他們建立健康向上的企業(yè)形象。反過來,氣排球比賽在得到企業(yè)商家的支持后,參加人數越來越多、場面越來越熱烈,規(guī)模也越來越龐大,這對推動廣西氣排球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是中國經濟大發(fā)展、大崛起的時代。政治經濟的繁榮發(fā)展,體育部門的宣傳與推廣以及氣排球運動自身的魅力,已經使氣排球成為廣西繼中國—東盟國際博覽會、廣西國際民歌節(jié)之后的第三張名片。博覽會與民歌節(jié)已經打響廣西名聲,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我們應當呵護好氣排球這棵幼苗,保持其運動的長盛不衰,擴大它的影響,使之成為廣西連接內地其他地區(qū)、連接東盟各國、連接國際的又一座橋梁,使其體育效益轉化為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經濟的繁榮,社會的和諧貢獻一份力量。
1 王子江.廣西群眾調查之三:氣排球,風靡廣西的時尚運動[EB/OL].新華網,http://sports.sohu.com/2006-10-11
2 吳敏才.高校推廣軟式排球運動的探討[J].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23(4):34-37
3 黃若澗.高校體育后進生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23(4):100-102
4 黃若澗,賓金生.體育運動對不良情緒的調節(jié)作用[J].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22(2):85-86
5 唐桂黔,鄧小蘭,黃若澗.WTO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與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影響[J].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22 (4):74-76
6 賓金生,黃若澗.高等院校體育兩類課程教學可行性[J].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22(4):97-99
7 覃寶先.讓氣排球飄起來[N].廣西日報,2007-12-25
8 梁凱昌.以農村為突破口廣西火紅開展全民健身活動[EB/OL].廣西新聞網,http://www.sina.com.cn.2007-07 -03
9 張琴.影響我國21世紀大眾體育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及對策研究[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4,23(2):20
10 劉偉盛,曹植勤.廣西國民體質提高帶來新展望[N].南寧日報,2006-6-20
11 陳海春.老年氣排球運動的健身價值[J].閩江學院學報,2004,25(5):118
12 陳淑英.氣排球運動對高校中年教師身心健康的影響[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5(1):140
13 張周來.“籃球場熱”凸顯體育場地結構失衡[EB/OL].新華網廣西頻道,http://www.gx.xinhuanet.com.2005-05 -22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Thriving of Balloon Volleyball in Guangxi
HUANG Ruoji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phenomenon of balloon volleyball in Guangxi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ety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s of long-term prosperity of Balloon Volleyball in Guangxi are the good sports value and the way of life,obvious exercise effects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simple fields and equipments and motion mode,as well as the higher commercial value.
balloon volleyball;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s;Guangxi;sociology
book=108,ebook=97
黃若澗(1969-),男,廣西貴港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