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衛(wèi)東 劉艷賓 王鵬飛 劉玲玲
冠心病的病理基礎(chǔ)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與機體的脂質(zhì)代謝有密切關(guān)系。肥胖基因編碼的瘦素具有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等重要作用,并且作為一種內(nèi)分泌激素,還有參與機體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1],在免疫炎性反應(yīng)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慢性炎癥標志物的反應(yīng)蛋白(CRP)通過破壞血管內(nèi)皮細胞,影響血管功能,成為導(dǎo)致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因素,也是作為冠心病發(fā)病危險性的預(yù)警信號。為進一步了解瘦素、CR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和意義,本文檢測了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Hs-CRP水平,探討它們在冠心病發(fā)作中的作用。
1.1 研究對象 選取在我科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為冠心病者(冠心病組)98例,其中心絞痛患者56例,心肌梗死42例,并選擇同期冠狀動脈造影基本正常者(對照組)30例。
1.2 方法
1.2.1 標本的采集及保存 所有患者組和正常人組均空腹抽取肘靜脈血6 ml,立即分離血清,-20℃保存待測,一周內(nèi)測定完畢。
1.2.2 血清leptin測定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試劑盒由北京北方免疫試劑研究所提供,操作按說明書。超敏C-反應(yīng)蛋白(Hs-CRP)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使用日本OLYMPUSAU 2700全自動免疫生化分析儀,試劑采用該公司提供的Hs-CRP試劑盒.
2.1 對照組和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Hs-CRP水平比較,見表1。
2.2 相關(guān)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中,血清瘦素與Hs-CRP呈正相關(guān),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154,(P<0.05)。
表1 對照組與不同類型完心病患者血清瘦素、Hs-CRP水平比較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發(fā)病率逐年增加。隨著研究的深入,新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促進因子不斷被發(fā)現(xiàn)。近幾年來,有人提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機制與炎癥機制存在相似之處。各種炎癥細胞(如單核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及炎癥細胞因子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fā)展。
leptin是由06基因編碼產(chǎn)生并由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zhì)。近年來隨著對leptin的研究不斷深入,國內(nèi)外文獻報告屢見不鮮。leptin是一種蛋白激素,正常情況下在脂肪組織中維持一定的水平,參與機體攝食,對調(diào)節(jié)體重、新陳代謝和生育功能具有重要影響,具有廣泛的生物學(xué)意義[2]。瘦素可以直接作用內(nèi)皮細胞、巨噬細胞及血管平滑肌細胞來促進AS的形成。瘦素也可以通過影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平滑肌細胞的遷徙加速血管鈣化來參與AS的進展。本研究表明CA患者血漿瘦素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Wolk等[3]報道存在AS的情況下,瘦素水平依然是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也表明,冠心病組瘦素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且隨著病變的嚴重,瘦素水平明顯升高。
Hs-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yīng)蛋白,具有激活補體,促進吞噬細胞活性,刺激單核細胞表面的組織因子表達以及其他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在正常人血液中以微量形式存在,Hs-CRP濃度與炎癥過程密切相關(guān),可反映機體內(nèi)炎癥的活動程度。冠心病患者 Hs-CRP水平顯著升高[4]。ANDERSON 等[5]研究顯示,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為非冠心病對照者的2倍,AMI是非冠心病對照組的4倍。牟瑩心等[6]研究顯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fā)病14 h后其Hs-CRP水平顯著升高。CAVUSOGLU等[7]研究顯示,冠心病及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濃度較非冠心病對照組升高,差異有顯著性,且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較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CRP水平顯著增高。
總之,冠心病患者高瘦素或Hs-CRP血癥都可反映AS病變的程度,進一步深入探討冠心病患者瘦素和Hs-CRP的關(guān)系可能會為冠心病的研究提供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科研和臨床上都應(yīng)該受到重視。
[1]朱衍秋,夏大勝.瘦素與冠心病.中國心血管雜志,2005,10(2):144-146.
[2]林秀,顏光濤.肥胖的外周和中樞調(diào)節(jié)分子leptin及orexin研究進展.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3,10(2):107.
[3]Wolk R,Berger P,Lennon RJ,et al.Plasma leptin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establishe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 Am Coll Cardiol,2004,44(9):1819-1824.
[4]辛萍,田潤華,鄭春喜,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yīng)蛋白、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檢測.青島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07,43(1):66-67.
[5]ANDERSON J I,CARLQUIST J F,MUHLESTEIN J B,et al.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an inflammatory marker,and infectious serology as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 Coll Cardiol,1998,32:35-36.
[6]牟瑩心,王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及CK-MB測定及其意義.齊魯醫(yī)學(xué)雜志,2005,20(6):124-125.
[7]CAVUSOGLU Y,GORENEK B,ALPSOY S,et al.Evaluation of C reactive protein,fihrinogen and antithrom bin-3 as 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sr Med Assoc J,2001,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