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妍
休閑度假酒店+強大的會議功能=會議度假酒店。
會議度假酒店就是集休閑度假與會議于一體的酒店類型。
由于交通和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酒店的設計重點,根據(jù)現(xiàn)有會議度假酒店的選址分布,可將其分為兩個類型,即位于旅游勝地和位于城市邊緣的會議度假酒店。雖然都要把與周邊環(huán)境的協(xié)調、反映場所感作為重點前提,不同位置的會議度假酒店特點也有所不同。1)位于旅游勝地。位于旅游勝地的會議度假酒店擁有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自然景觀,大面積而又數(shù)量多的會議室是其主要特點。2)位于城市邊緣。去位于城市邊緣會議度假酒店的目的就是享受酒店的綜合娛樂設施,設施與陽光、沙灘等自然風景結合在一起,為賓客提供天堂般的度假感受,它們立足于需要靈活、多數(shù)量、多形式、多功能的會議室以及各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項目設施等方面。
會議度假酒店根據(jù)與會人員的特點分為兩種:短期型會議度假酒店和度假型會議酒店(見表1)。這決定了會議度假酒店的前期選址和規(guī)劃布局及風格的不同。
表1 會議酒店的特點及分類
短期會議因其所接待的會議人員多為參加大型集會、宴會、婚禮、團體活動等居多且停留時間較短的特點,這類會議度假酒店多選址在城市周邊交通便利、風景優(yōu)美的地帶。受城市周邊用地的限制,總平面布局多為集中式一體化布局。
與城市邊緣的會議度假酒店相比,選址在旅游勝地的會議度假酒店在自然條件上有著較明顯的優(yōu)勢。充足的場地,使得總平面布局有著更多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低比例的建筑密度、高比例的景觀綠化,不同的會議度假人員可以從中享受到自然與寧靜、歡樂與交流的各種體會。另外,旅游勝地所呈現(xiàn)出當?shù)鬲氂械淖匀?、歷史及人文景觀,這種景觀也是會議人員對場所期望的一個重要部分。將自然和歷史融入到酒店設計中來,使之成為會議度假酒店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而吸引更多的會議度假團體。
會議度假酒店規(guī)劃區(qū)根據(jù)使用性質分為五個部分:入口區(qū)、公共中心區(qū)、住宿區(qū)、后勤服務區(qū)和戶外區(qū)(見圖 1)。
1)入口區(qū)。作為會議度假酒店接待、交通組織、展示功能、信息中心的第一門面,入口是一個最先體現(xiàn)酒店風格、管理水平及身份的地方,常常作為整個酒店的流通中樞和導向的最重要元素。因此,入口是會議度假酒店交通量最大的地方,不管是車輛進入場地還是人員進入室內,都需要清晰明確的流線,容易辨認交通和視覺的趣味點。根據(jù)酒店的地理位置和功能需求,入口形態(tài)有以下三種(見圖2):a.直接進入式入口:平鋪直敘式的最傳統(tǒng)入口方式。b.間接進入式入口:用景觀,綠化灰空間等處理手法,將度假會議人員由外部通過過渡空間引入到內部,作為客人充分體驗酒店風格和氛圍的空間序曲。c.立體進入式入口。立體式的入口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將會議和其他功能的空間入口分別設置在不同的樓層處,在垂直空間上劃分,引導集中的人群,實現(xiàn)人員立體分隔,互不干涉。
2)公共中心區(qū)。作為體現(xiàn)會議度假酒店功能全面復雜的區(qū)域之一——公共中心區(qū),它承擔著會議度假酒店中的重要功能:會議以及娛樂、餐飲等部分。眾所周知,會議度假酒店公共區(qū)域的功能設計及大小與以下事項關系緊密:市場需求:會議度假酒店的類型及面向的會議群體;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場地的大小;輔助其他設施。
對于會議功能遠遠大于傳統(tǒng)居住型酒店的會議度假酒店來說,會議部分的投資、設計、面積比例均大于其他類型酒店,一般會議部分面積估算為1.5 m2/間~2 m2/間。除了能與客房的數(shù)量上相匹配,還要考慮能接待不住宿客流對會議室的需求。
3)住宿區(qū)。集中式酒店在住宿區(qū)的平面布局設計上多采用線形、U形、X形布局,客房部分沿自然景觀和人工造景的主景觀面展開布置,保持各房間均有良好的視野,形成豐富的景觀和視線層次,保證每間客房均為景觀房。用地較大的酒店在住宿區(qū)的平面設計上多采用分散式布局(見圖3),山地上利用地形的高差,錯落的布置別墅,海邊的度假別墅群布局疏密相間,互相穿插,保證所有的別墅爭取盡可能的優(yōu)美的景觀視野。
4)后勤服務區(qū)。對于度假酒店來說復雜的問題是后勤服務區(qū)的位置和其他功能流線組成:后勤服務區(qū)包括儲藏、廚房、工程設備、洗衣房、酒店辦公、員工用房和其他輔助性需求的房間。由于它的內部使用性質及獨立的對外交通,酒店設計中均將其布置在遠離酒店主體的隱蔽位置,并形成獨立的對外出口區(qū)域,以方便管理和進出的工作人員及日常使用的貨物。
5)戶外區(qū)。根據(jù)度假酒店所在地理位置不同,戶外區(qū)的功能組成也有所不同,大致包括戶外運動區(qū),戶外野餐區(qū),戶外會議區(qū),戶外景觀區(qū),露天劇場等等。例如,濱海度假酒店戶外運動區(qū)包括:海上游艇俱樂部、娛樂港(海上樂園)、室外游泳池、高爾夫球場、垂釣等形式;山地度假酒店戶外運動區(qū)包括:滑雪場(冬季)、滑草場(夏季)、山地競技(自行車等)、室外游泳池、高爾夫球場、室外拓展區(qū)、狩獵等。通過這些別具匠心的環(huán)境設計和新穎的設施,將會議度假酒店的市場定位遠遠超出傳統(tǒng)的酒店。
戶外區(qū)布置的原則:a.優(yōu)越的天然地理優(yōu)勢。b.視線不干擾。室外活動區(qū)域使用的同時避免對室內會議區(qū)或者其他功能性房間產生干擾。下沉式的活動場地和適當高度的植物可緩解視線干擾問題。c.流線不干擾。在同時承擔多個室外活動的同時,必須采用出入口分開的原則,保證各股人流的順暢性。d.聲音干擾最小化。利用綠化和景觀的優(yōu)勢進行活動區(qū)的分隔,爭取有效的吸聲效果。
[1][英]瑪格麗特?哈菲黛恩.度假中心設計完全指南[M].范秀明,譯.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
[2][美]布賴恩?麥克多諾.酒店建筑[M].董曉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3]瓦爾特A?魯茨.酒店設計——發(fā)展與規(guī)劃[M].溫 泉,譯.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