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培勇 李應康 祁 偉
某市政道路為城市Ⅰ級次干道。道路全長1317.339 m,道路紅線寬度為30 m,設計車速為40km/h。道路斷面總體布置形式為一塊板,橫斷面形式為:2×3.0 m(人行道)+2×4.25 m(非機動車道)+2×7.75 m(機動車道)=30 m,機動車道路拱橫坡采用1.5%單向橫坡,人行道為2%單向坡。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共面。
根據地質勘查資料,道路所在的地質情況,巖土依成因類型、巖性與物理力學指標,土體分為四個層系。各巖、土層由新到老敘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系統(tǒng)人工活動層(Qml)、第四系全新系統(tǒng)人工活動層(Qpd)、第四系沖洪積層(Qal+pl)、震旦系上統(tǒng)燈影組(Zbdn)白云巖。道路區(qū)總體地質較好,道路建設場地穩(wěn)定。大部分路段的路基土體力學強度較高,可清除表層素填土及耕植土后直接利用淺部層、層次生紅黏土或層系土作為路基持力層。對不良地基路段,即路床開挖露出積水或淤泥時需要作軟土換填處理。
本路段為新建工程,主要包括路基、路面工程、雨污水管網、防護工程,還包括管線涵5座。施工時按分段施工方法組織同時進行施工,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擬采用多工作面,多工種,主體交叉循環(huán)的施工方法。根據現(xiàn)場情況全部采用機械化施工,部分地段人工配合機械進行施工。其中路基工程是控制性工程,路基工程分為:路塹開挖、路基填筑與軟土換填施工三大部分。
1)路塹開挖施工流程:施工準備→機械開挖→基底清理→檢測簽證→邊坡修正→邊坡防護(排水施工)。
2)路塹開挖施工工藝:本路段路基挖方地段施工,邊坡挖方高度最高為1 m,邊坡按照1∶1放坡進行一次開挖。同時在路塹施工前先做好塹頂臨時截、排水溝設施。土石方開挖均自上而下進行,采用逐層順坡開挖法,用挖掘機沿縱向順坡取土。汽車運至填方地段或棄土場。隨路基開挖逐級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清刷邊坡,避免超挖、欠挖,保持坡面平順,無明顯的局部高低差。
1)路基填筑施工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整平→碾壓夯實→檢測簽證→路基修正→路基防護。
2)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本路段路基最高填土高度為1.6 m,路基(堤)填筑施工邊坡坡度為1∶1.5,當地面橫坡大于1∶5時,按陡坡路堤進行處理,填筑前應在斜坡表面上開挖1 m~2 m寬的臺階,做成坡度為2%~4%的反坡。
3)路基填筑施工要求:a.填方試驗段施工。路基填筑施工前必須對路基回填施工進行現(xiàn)場試驗,即選取100 m路堤作試驗段,試驗時應記錄以下數據:壓實設備類型、最佳組合方式、每層材料的松鋪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施工順序等試驗結果,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后,即可作為該種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據;試驗段若達到CJJ 1-2008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的質量檢驗標準,即可作為路基的部分,否則予以挖出,重新進行試驗。施工時所用的填料和機具應與試驗段所用材料和機具相同。b.路基填料的選擇。路基填料選用素土(素紅土等經檢測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填料最大粒徑小于150mm。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能含雜草、樹皮,泥炭、強膨脹土、中膨脹土、弱膨脹土、有機質土及易溶鹽超過允許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路床填料厚度及壓實度(重型)要求見表1。c.路基回填。采用挖掘機在借土場取素土,自卸車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推土機分層攤鋪,整平,振動壓路機壓實,填筑作業(yè)應連續(xù),碾壓完成后采取措施防止回填作業(yè)面曝曬失水,采用灌砂法檢測密實度。施工中按四區(qū)段(填筑區(qū)段、平整區(qū)段、碾壓區(qū)段、檢驗區(qū)段),八流程(測設放樣、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整平、灑水晾干、機械碾壓、檢測簽證、整修成型)的工藝操作。涵洞臺背填土等圬工防水層完工后采用手扶式打夯機分層夯實,路基回填超寬50cm,保證路基回填質量,便于修整邊坡。d.中途停工或遇雨處理。路基每層壓實后即作質量檢測,經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向上一層施工,因故中途停工或遇雨天需將填層整平,并碾壓密實,邊坡也要整理拍實,路堤表面做成排水橫坡2%~4%,使路基不積水。復工時,路堤表層含水量在晾曬和碾壓達到最佳含水量時方可繼續(xù)進行填筑施工。
表1 路床填料厚度及壓實度(重型)要求
1)軟土換填施工的流程:施工準備→排水清淤→片石回填→整平碾壓→檢測簽證→上部回填。
2)軟土換填施工工藝:路段所處區(qū)域為沖、湖相沉積層,道路存在軟土地基。對于淺層軟弱土層采用換填片石的方式進行處理。
當線路所處為淺層軟土時,用挖掘機將表層土清除,自卸汽車運至棄土場棄置,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分層攤鋪片石,20 t壓路機碾壓密實,松鋪厚度不大于50cm,攤鋪時要求石塊大面向下,盡量做到擺平放穩(wěn)、靠緊密實,所有填石空隙用小石塊或石屑填塞,待鋪平后用振動壓路機從兩側向中間先靜壓2遍,再振壓4遍,最后靜壓2遍,使塊石間隙牢固,達到表面平整,不翹曲、無變形的壓實效果。填石路堤的檢測目前無統(tǒng)一標準,本工程采用指標和工藝控制效果檢測的方法進行施工,對石料的強度壓碎值,攤鋪厚度,粒徑進行指標控制,對攤鋪方式,碾壓遍數進行工藝控制,達到碾壓完無翹曲,不變形,不下沉的檢測效果。對于上部回填工藝采用與路基回填施工相同的施工工藝。
工程于2009年6月10日開工,路基工程于2009年10月底基本形成。由于根據該道路路基工程的特點,針對不同施工階段以及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制定了不同的施工流程與工藝,使得路基工程在規(guī)定的工期內完成,并達到質量要求。
[1] CJJ 1-2008,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S].
[2]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S].
[3] 周興濤.不良地質路段路基施工控制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5):105-106.
[4] 李柱楊.淺談公路工程路基施工[J].科技資訊,2009(4):52.
[5] 黃嘉江.公路路基施工的壓實控制探討[J].山西建筑,2008,34(1):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