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飛
1932年,劉慶棠出生于遼寧省蓋縣,父母是農民,家境貧寒。1948年東北地區(qū)大部解放。解放軍和人民政權組織的文藝宣傳活動開始深入鄉(xiāng)村。2月,遼東地區(qū)文工團到劉慶棠家所在的小村子演出。劉慶棠同村里許多小孩子擠在臺下觀看。文工團團員在臺上歡快地唱歌、跳舞,深深地吸引了劉慶棠。后來,他在放假期間當上了文工團的臨時小演員。
16歲那年,劉慶棠考入由中共遼寧省委主辦的白山藝術學校。進入白山藝術學校后,劉慶棠學習很努力,成績優(yōu)異。他形象好,身材好,動作靈活,對舞蹈語言掌握得很快。當年,解放軍一個勝仗接一個勝仗,無論是軍隊還是地方文藝團體,經常扭秧歌慶祝。白山藝術學校也不例外。因此,劉慶棠和同學們經常出去扭秧歌。劉慶棠扭秧歌與眾不同,無論在表情上還是在動作上,他都下了一番工夫。不同步式、手式、身法,他穿插運用,在扭秧歌的隊伍里格外顯眼。入學一年后,戲劇系的領導就看中了劉慶棠,認為他有舞蹈天賦,把他調到了戲劇系。從此,劉慶棠開始了自己的舞蹈生涯。當時,他學的是民族舞蹈。
劉慶棠在民族舞蹈創(chuàng)新方面下了工夫。他和另外六名舞蹈演員表演的《扇子舞》受到觀眾的歡迎。1951年,中國為了參加柏林第三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會,在全國范圍內選拔節(jié)目,遼寧省的《扇子舞》入選。8月,劉慶棠與其他演員一起出國演出?!渡茸游琛帆@得了金獎。世界青年聯(lián)歡會閉幕后,主辦方組織參加演出的演員到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奧地利巡回演出,時間長達一年零三個月。劉慶棠第一次出國就走了這么多國家,大開眼界,了解了許多從前不知道的舞蹈形式。
演出隊回國不久,中央領導也看了他們的演出。周恩來看了演出后,作出指示:這批演員基本留在北京,組成中央歌舞團。這樣,劉慶棠就成了新組建的中央歌舞團民族舞演員之一。
1956年,劉慶棠從國外演出回來,聽到一個消息:北京舞蹈學校開設了芭蕾舞專業(yè),由蘇聯(lián)的彼·安·古雪夫等五位專家任教。他立即找到領導提出要去學芭蕾舞。中央歌舞團的領導替劉慶棠考慮,認為他已經23歲,過了學習芭蕾舞的最佳年齡段,勸他不要去學了,在民族舞蹈方面好好發(fā)展。但劉慶棠態(tài)度堅決,加上當時國家剛剛搞起芭蕾舞專業(yè),需要學員,領導就同意了。這樣,劉慶棠進了北京舞蹈學校,成為芭蕾舞講習班的一名學員。
23歲的劉慶棠,關節(jié)柔韌性已經不太好了,掌握技巧很困難,但他有一種不怕吃苦的精神。為了使自己的關節(jié)柔韌性與少年學員一樣,他每天清晨都堅持下腰壓腿,每次都痛出一頭汗,硬是把自己的關節(jié)和韌帶拉開,不久就與十幾歲的少年一樣柔軟了。練動作,別人練一個小時,他偏要增加兩倍。刻苦換來了好成績。剛來時,劉慶棠在低級班,成績是最后一名。因為他當時記不住芭蕾術語,動作也只限于模仿老師的動作??墒?,由于他刻苦用功,一年半之后,不僅進入高級班,而且成了高級班第一名。
蘇聯(lián)教師對劉慶棠另眼相看,說他技術好,力氣大。在教授芭蕾雙人舞中男演員的托舉時,經常讓他來試跳。時間一長,劉慶棠也就成了雙人舞教學中必需的角色,很受女演員歡迎。1958年,北京舞蹈學校準備建立實驗芭蕾舞劇團,在古雪夫的幫助下排演《天鵝湖》。在挑選男主角王子的演員時,古雪夫選中了劉慶棠,讓他與白淑湘作為一對舞伴。經過刻苦排練,《天鵝湖》很快上演,并且取得成功。由于有這個成績,劉慶棠和白淑湘等被選為文藝界的代表出席了北京市的群英會。蘇聯(lián)教師稱劉慶棠飾演的《天鵝湖》中的王子,是第一個中國籍“王子”。
劉慶棠不光學習刻苦,平時待人也很熱情、謙和、樸實,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他積極參加政治和文化學習,進步很快。因此,在選派赴蘇聯(lián)學習芭蕾舞的人員時,劉慶棠被排在第一位。這樣,他被送到蘇聯(lián)學習芭蕾舞,主要仍是學習扮演《天鵝湖》中的王子?;貒?,劉慶棠在中央歌劇舞劇院芭蕾舞劇團當演員。當時,中國芭蕾舞劇的主要劇目就是《天鵝湖》,劉慶棠仍然扮演王子。
在芭蕾舞劇團,劉慶棠保持了熱情、刻苦、樸實、上進的作風,與同事相處得很好。在演出《天鵝湖》成功后,劇團又排演了《海俠》、《淚泉》等芭蕾舞劇,仍然由劉慶棠和白淑湘主演。
由于表現好,劉慶棠在芭蕾舞劇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又當選為黨支部委員,分管劇團里的共青團工作。劉慶棠剛到芭蕾舞劇團時,白淑湘是演員隊長,還兼任全國青聯(lián)委員。后來,有人提出,“白淑湘只專不紅”、“跟她父親劃不清界限”、“有資產階級思想”。在那個講階級斗爭的年代,白淑湘也不好在演員隊長職位上繼續(xù)工作了。于是,團里決定,由劉慶棠當演員隊長。
當上了演員隊長的劉慶棠仍然與白淑湘配合得很好,二人的演出總能得到熱烈的掌聲。青年人很是喜歡他們,劇團領導也認為他們是團結合作得最好的演員。此后,芭蕾舞劇團又排演了《巴黎圣母院》,仍然是劉慶棠與白淑湘合作,排演得仍然很好。
1963年秋,周恩來觀看了《巴黎圣母院》后,認為排得很好,鼓勵大家“對外來藝術首先學到手、學到家”。周恩來還提出:“你們可以一邊學習排演外國的古典芭蕾舞劇,一邊創(chuàng)作一些革命題材的劇目……為了適應這種外來的藝術形式,可以先編一個外國革命題材的芭蕾舞劇,比如反映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故事?!眲F要“搞點革命化、大眾化的作品,不能老是跳王子、仙女”。周恩來還要求文化部副部長林默涵抓一抓這項工作。
同年12月,毛澤東在一個批示中提出:“各種藝術形式——戲劇、曲藝、音樂、美術、舞蹈、電影、詩和文學等等,問題不少,人數很多,社會主義改造在許多部門中,至今收效甚微?!?/p>
不久,林默涵召集舞蹈界知名人士座談,貫徹周恩來講話和毛澤東批示精神,討論編演芭蕾舞現代戲問題。林默涵在會上首先傳達了周恩來的意見,并提出了自己的設想:“我們不熟悉外國的生活,不如大膽一些,創(chuàng)作一個本國現代題材的劇目?!眳⒓訒h的人向他建議:中央芭蕾舞劇團可以把電影《紅色娘子軍》改編成芭蕾舞劇。林默涵當場拍板:可以改編,立即成立創(chuàng)作組。在成立創(chuàng)作組時,劉慶棠被選為成員之一。為了使改編更接近當年娘子軍在海南島的戰(zhàn)斗、生活實際,文化部組織創(chuàng)作組到海南島深入生活了三四個月,對原劇本進行了改編。開始排練時,創(chuàng)作組確定由劉慶棠扮演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的黨代表洪常青,白淑湘扮演吳瓊花,兩個人又在現代舞劇中合作。
1964年2月,劉慶棠和創(chuàng)作組的同事一起赴海南島下部隊體驗生活。在深入部隊期間,劉慶棠和大家共同琢磨角色。他為了用芭蕾舞的形式塑造洪常青這一紅軍連隊黨代表的形象,對西方芭蕾舞形式作了改進,與中國舞蹈元素相結合,盡力表現出有中國風格、中國氣魄的紅軍基層干部形象。他在編舞上堅持從生活出發(fā)、從內容出發(fā)、從人物出發(fā)。在肢體語言上,努力將西方芭蕾舞與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加以融合,與軍隊的生活和軍事動作加以融合,在此基礎上去創(chuàng)造符合洪常青性格的新的舞蹈語言,并且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練。
時隔多年后,劉慶棠面對記者的采訪,談到了當年到海南島深入生活、參與《紅色娘子軍》創(chuàng)作的經過。他說:我們到海南島后,我領著另外兩名編導和其他主演到屯昌的解放軍某部九連當兵一個半月……4月下旬回到北京彩排。7月中旬,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完成,請周恩來總理和有關領導來審查。北京軍區(qū)一位領導看了戲以后說,“氣質不夠”,滿臺“娘子”不見“軍”,手中拿著“燒火棍”!于是,由我?guī)ш?,全體演員、演奏員100多人,又到部隊當兵一個半月。回來后再演,氣質果然有了明顯變化……
經過參演人員的努力,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終于排練成功。1964年9月26日,《紅色娘子軍》在北京天橋劇場進行演出。周恩來看后對這部芭蕾舞劇評價很高。他在演出結束后上臺看望演員時說:“我的思想比你們保守了。我原來想,芭蕾舞要馬上表現中國的現代生活恐怕有困難,需要過渡一下,先演外國革命題材的劇目,沒想到你們演出得這樣成功?!?/p>
10月8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等在中南海小禮堂觀看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匯報演出。演出很成功。毛澤東對這部戲評價很高,說這部戲:“方向是對頭的,革命是成功的,藝術上也是好的!”演出結束后,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走上舞臺與全體演出人員合影留念,給演出人員以極大的鼓舞。隨后,中央決定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正式公演。首場演出放在廣州,為秋季出口商品交易會演出。緊接著,在北京等地公演。公演后取得了轟動效應。文藝界許多評論文章對這部戲評價很高,各大報紙也對此劇公演進行了連續(xù)報道。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公演后不久,劉慶棠就被任命為芭蕾舞劇團副團長,主管演出。當時著手抓樣板戲的江青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持贊揚態(tài)度,并且把此劇的改編成功記入自己的功勞簿。但在那個時候,劉慶棠還沒有與江青有過直接接觸。
“文化大革命”前夕,江青到中央芭蕾舞劇團視察,劉慶棠參加接待。他陪在江青身邊,向江青匯報《紅色娘子軍》排練和演出的情況,匯報劇團內的情況,并且搞成文字材料,送給江青。江青每次問到的問題,他都對答如流。這樣,原本就對劉慶棠有印象的江青,對他更有好感了。劉慶棠也十分主動,此后經常直接給江青寫信或者給江青的秘書打電話,匯報《紅色娘子軍》的改進情況和團里的工作情況。當時,江青等人只突出八個樣板戲,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被列為樣板戲之一,演出場次不斷增加,劉慶棠的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后來,他扮演的洪常青形象,被制成郵票、畫片、年畫等,在全國廣為流傳。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本已經是中央芭蕾舞劇團領導的劉慶棠率先造反。他把劇團其他領導稱為“走資派”,公開號召演員和職工打倒他們。他把劇團里的一些業(yè)務尖子稱為“牛鬼蛇神”,號召群眾向他們展開猛攻。由于身份特殊(出身屬于“紅五類”、扮演洪常青得到很高聲譽、毛澤東肯定《紅色娘子軍》演得好、和江青能夠直線聯(lián)系等),他的號召在群眾中很有煽動性。這樣,在劉慶棠身邊很快聚集了許多人。有這么多人支持,劉慶棠更加覺得自己是最“革命”的,便接連不斷地組織人寫大字報、開批斗會,劇團里許多人都成了他的批斗對象。
在許多人蒙受痛苦的基礎上,劉慶棠的地位上升了,他當上了中央芭蕾舞劇團革委會主任,后來又成為劇團黨支部書記。
劉慶棠的行為激起了民憤。許多挨過劉慶棠整的人聯(lián)合起來,要揪劉慶棠。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劉慶棠也是劇團領導,也是“走資派”。1967年初,劇團群眾把劉慶棠揪了出來,還對他進行了批斗。劉慶棠從革命委員會主任、黨支部書記的位置上掉了下來,被關進“牛棚”。
在困境中,劉慶棠想到了江青。他在“牛棚”里,趁看管人員不備,偷偷給江青寫信,介紹了自己的處境,求江青救他。在家人看望時,劉慶棠將信悄悄交給家人帶出。
1967年5月,中央芭蕾舞劇團組建新的領導班子,江青先后六次對當時負責文化工作的領導講:一定要在芭蕾舞劇團領導班子中“結合”劉慶棠。同年夏,江青再次指示芭蕾舞劇團的領導班子應安排劉慶棠。不久,江青在一次接見文藝界代表講話時明確指出:劉慶棠是革命的,我支持他。當時江青紅極一時,她的支持,顯然很有力度。這樣,劉慶棠不僅被立即解放,而且當上了芭蕾舞劇團的一把手。
劉慶棠對江青的“恩情”十分感激,又多次給江青寫信,更加受到江青的信任。1968年,江青讓劉慶棠以“革命文藝戰(zhàn)士”和參加創(chuàng)作“樣板戲的領導人”的雙重身份,參與中央直屬文藝團體的“文化大革命”,主要負責“清查”(清理階級隊伍)工作。在此過程中,劉慶棠按照江青的意圖行事,強迫所謂“有問題”的人招供子虛烏有的“反革命罪行”和“反革命組織”。1970年前后,劉慶棠在中央直屬文藝團體中抓出“五一六分子”400余人。
1969年4月,在江青的提名下,劉慶棠成為中共九大代表,參加了中共九大。1971年,由于江青的提名,劉慶棠當上了國務院文化組副組長(副部級),分管全國的文藝創(chuàng)作工作。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開時,又是江青提名,劉慶棠當選為主席團成員。在1975年初召開的四屆全國人大上,劉慶棠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
短短幾年,劉慶棠實現了從一個芭蕾舞演員到副部級干部的火箭式上升。當時就有很多老干部對劉慶棠的不正常上升不服氣,編了一個順口溜說:“紅軍長征二萬五,不如跳個芭蕾舞。”
周恩來原本對劉慶棠也是愛護的。在劉慶棠當上國務院文化組副組長前后,周恩來曾七次約劉慶棠單獨談話,對他在政治上、工作上進行勉勵。當時,劉慶棠在周恩來面前表現得很謙虛。有一次,他對周恩來說:“讓我當文化組副組長,我有點緊張,還有點害怕。”周恩來說:“你緊張、害怕,就會少犯錯誤;犯了,改得也快。如果你認為你能干得好,就可能驕傲?!敝芏鱽韺c棠講了許多鼓勵的話。但是,已經把自己的命運跟江青捆在一起的劉慶棠,對周恩來的話是聽不進去的,他與周恩來的關系也僅限于表面。出現麻煩時,他便往周恩來身上推。
1972年,周恩來陪同外賓觀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劉慶棠在場。演出結束后,大家合唱了《我們走在大路上》。事后,江青追查是誰讓唱這首“反革命分子”李劫夫的作品的。查來查去,查到劉慶棠頭上,說是他同意唱的。江青怪罪劉慶棠時,他卻把責任推到周恩來身上,說是周總理布置的,和他沒有關系。江青就此事多次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質問周恩來,為什么讓唱這首歌曲。
1975年,江青在文化方面的“批鄧”,主要依靠已經擔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劉慶棠。
9月,江青召集自己的親信秘密聚會,研究“批鄧”之事,劉慶棠也參加了。會上,江青大肆攻擊鄧小平,要劉慶棠組織開展“批鄧斗爭”。會后,劉慶棠馬上布置“批鄧”,先后召集芭蕾舞劇團、文化部藝術局所屬各團負責人開會,向下透露要“批鄧”的消息,還組織人寫文章“批鄧”。10月,劉慶棠到上海,與馬天水、徐景賢、王秀珍等人秘密商量了“批鄧”之事,還指名攻擊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等。
劉慶棠回到北京后,又秘密召集文化戰(zhàn)線上一些人,分析政治形勢,鼓動“批鄧”。劉慶棠還與進駐北京大學的軍代表遲群串聯(lián),商量使用“梁效”的筆名搞誣陷鄧小平的材料。接著,他又找人秘密翻印了鄧小平近期一些講話材料,準備作為“反面教材”加以批判。劉慶棠還多次召集下級干部開會,從《鄧小平同志在南方十二省省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等四份材料中挑“問題”,準備批判。劉慶棠還親自出面攻擊鄧小平,在幾次會議上的公開講話中攻擊說:“鄧小平是右傾翻案的總代表”,“鄧小平準備12月份奪權”。
1976年1月,劉慶棠在文化部連續(xù)召開會議,拼湊鄧小平“攻擊文化部的八條罪狀、攻擊文藝革命的七條罪狀”,并編入文化部1976年1號文件。從2月起,劉慶棠遵照江青、張春橋的旨意,召開全國電影制片廠負責人會議,煽動“寫與走資派作斗爭的作品”,“拿出戲來當炮彈用”。他威脅創(chuàng)作人員一定要拿出批“走資派”的作品,說:“敢不敢寫與走資派斗爭的戲,是路線問題、立場問題?!?月,他指揮芭蕾舞劇團炮制了“層層揪鄧小平代理人”的舞劇《青春戰(zhàn)歌》。此后,他不僅派專人去各電影廠督促,還親自到現場催促,抓緊排出《反擊》、《盛大的節(jié)日》、《搏斗》三部關于反“走資派”的影片。在江青支持下,劉慶棠對他認為是“鄧小平代理人”的干部進行批斗,許多人遭受冤獄,被牽連者達370多人。
江青對劉慶棠的表現十分贊賞,要繼續(xù)提拔劉慶棠。粉碎“四人幫”后,從王洪文家里查到一份“四人幫”擬定的他們準備上臺后 “組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名單,劉慶棠被列為12個國務院副總理之一。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幫”。不久,劉慶棠作為“四人幫”的黨羽被拘留審查。10月21日,被正式羈押,并被開除黨籍。
1983年4月,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犯有積極參加反革命集團罪、反革命宣傳煽動罪和誣告陷害罪,判處劉慶棠有期徒刑17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
判刑后,劉慶棠被關押在秦城監(jiān)獄。在獄中,他心情不好,影響到身體,曾幾次吐血,醫(yī)院確診為食道靜脈曲張。1985年,公安部和文化部批準他回老家遼寧省蓋縣保外就醫(yī)。孤身一人的劉慶棠回到老家后,先是住在弟弟家里,后來住在同學家里。在同學的幫助下,劉慶棠的身體慢慢恢復。
1993年10月,劉慶棠刑滿后,到廣州某大學教授舞蹈。后來,他編了一出表現對祖國忠誠、對母親尊重,同時也表現愛情的古代題材芭蕾舞劇《岳飛》。為此,他讀了許多與岳飛有關的書籍,還到岳飛的家鄉(xiāng)河南省湯陰縣待了半個月,以體驗當年岳飛的處境和心境,但最后因籌集不到資金,導致演出流產。
再后來,劉慶棠在北京的西山腳下辦了一所藝術學校,自己任校長、教授。在該校的介紹材料中這樣描述:劉慶棠校長是我國老一輩舞劇表演藝術專家、藝術大師,他曾向蘇聯(lián)專家學習多年,曾任中央芭蕾舞劇團團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務。劉慶棠教授曾主演并首演芭蕾舞劇 《天鵝湖》、《海俠》、《淚泉》、《紅色娘子軍》、《沂蒙頌》,他親自領導的舞劇創(chuàng)作有 《紅色娘子軍》、《沂蒙頌》、《草原兒女》、《紡織女工》、《杜鵑山》、《苗嶺風雷》、《閃閃的紅星》等,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舞臺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