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秀杰
本文通過對 268例不同類型的肝病患者總肝膽汁酸含量進行測定現(xiàn)報告如下。
1.160 例對照組 均經(jīng)體查無肝、腎及其他疾患,年齡 16~61歲,平均 41.4歲。
1.2268 例肝病組 年齡 19~72歲,平均 37.5歲,分類見附表。根據(jù)肝功檢驗結(jié)果參照 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shù)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
2.1 標本采集 于清晨空腹靜脈采血,常規(guī)分離血清,隨每天工作完成同時還對 ALT、AST、TBIL監(jiān)測。
2.2 儀器 日本OLYMPUS-AU2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上海駿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試劑盒。測定方法:兩點速率法。正常參考值 0~12μmol/L。
肝病患者與對照組總膽汁酸(TBA)含量測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TBA)測定結(jié)果比較()
表1 各組血清(TBA)測定結(jié)果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TBA(μmol/L)對照組 60 1.6±0.9原發(fā)性肝癌 15 31.6±27.3急性肝炎 56 45.7±33.9肝硬化 62 39.6±23.9慢活肝 78 41.6±31.1脂肪肝 57 9.6±3.3
表2 不同肝病(TBA)及其他肝功能指標陽性率比較(例,%)
由表可見,所有肝病患者的 TBA結(jié)果與正常對照組比,都有極顯著性差異(P<0.001)。原發(fā)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活肝的陽性率為 100%;肝硬化 90%以上;脂肪肝的陽性率在20%以上。
肝臟是參與膽汁酸合成、分泌、維持腸-肝循環(huán)、調(diào)整膽汁酸池大小和組成的重要臟器,由于它是由肝臟排泄的有機陰離子,因此,測定膽汁酸可作為肝損害的有價值的指標[1]。肝臟疾病時,膽汁酸如同肌酐一樣,其代謝受排泄它的器官所控制,因此有較特異地反映排泄器官的功能,特別是當功能性肝損害和出現(xiàn)門脈循環(huán)短路時,以致攝取膽汁酸下降,血中膽汁酸水平常升高[2]。
TBA是在肝細胞內(nèi)由微粒體、線粒體、溶酶體酶合成,然后分泌到腸道,在腸道內(nèi) 80%~90%被重吸收至門靜脈入肝,與肝臟生成的膽汁酸再次隨膽汁排入腸道,形成腸-肝循環(huán)[3]。當肝臟出現(xiàn)病變時,清除膽汁酸的能力降低,血中膽汁酸濃度升高;另一方面,肝硬化時,由于門-體靜脈分流,門靜脈中的膽汁酸直接進入體循環(huán),導致血 TBA增加。TBA能較為特異地反映肝排泄功能,一旦肝細胞有病變或腸-肝循環(huán)障礙,均可引起 TBA升高[4,5]。只要除外了肝外膽管疾病,TBA的水平就是實質(zhì)反映肝細胞受損的重要標志。
根據(jù)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健康人群的周圍血液中總膽汁酸TBA的含量極微,在原發(fā)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活肝時,由于肝細胞的廣泛變性、壞死,血清中的 TBA與 ALT同時升高,但TBA值升高幅度更大,TBA對肝硬化的診斷價值較常規(guī)的肝功能指標更為敏感。肝硬化由于肝細胞變性壞死的程度輕重不同,因此所測TBA含量顯然高于 ALT,兩者間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1)。脂肪肝出現(xiàn)的癥狀雖然較輕,但肝細胞的超微結(jié)構(gòu)已發(fā)生改變,這些改變是不能被常規(guī)肝功能試驗所測出的,只有測其 TBA含量才能顯示出它的改變。當肝臟實質(zhì)性損害時,肝細胞對膽汁酸合成降低,鵝去氧膽酸CDCA的合成升高,因此血清中總膽汁酸的測定對肝臟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其敏感性強,特異性高,這說明在肝臟疾病中總膽汁的測定比傳統(tǒng)肝功能指標任何一項都敏感,可廣泛應用于臨床肝功能檢測。
[1]蔣忠勝,蔡伊梅.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膽汁酸檢測的臨床價值.世界感染雜志,2003,6(4):275-276.
[2]李淑翠,李淑芬.血清總膽汁酸測定在肝膽疾病中的意義.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06,17:24-26.
[3]梁立文,張健民,榮文.肝硬化患者血清總膽汁酸測定的臨床意義.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S1.
[4]施漢愚,慢性肝炎血清膽汁酸的臨床意義.臨床薈萃,2002,17(7):407.
[5]擅風海,張彥.血清總膽汁酸測定對肝膽疾病診斷價值.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1997.
[6]楊昌國,許葉,呂邦太,等.血清總膽汁酸酶法測定及臨床意義.臨床檢驗雜志,1997,15(3):238.
[7]孫愛軍.血清總膽汁酸和肝臟酶譜聯(lián)合檢測在臨床中的應用.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2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