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楠 武莉萍 張巍巍
食管癌是我國常見腫瘤之一,每年約20萬人死于該病。治療方法目前比較肯定的是手術和放療[1]。中醫(yī)藥在輔助治療腫瘤中起重要作用[2,3]。扶正增效方屬我院中醫(yī)科為放療患者專門組方,現(xiàn)已在臨床上廣泛用于食道癌放療的輔助治療。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們采用放療增效方配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食管癌患者42例,并與35例單純三維適形放療患者進行對比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病例納入標準: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明確為食管癌。年齡35歲至82歲,卡氏評分>60分,預計預計生存期>6個月,具備放療適應證;近1個月內未行其他針對腫瘤治療;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凡合并肝腎等嚴重疾病、參加其他藥物臨床試驗者、或臨床資料不全者均不能入組研究。全部77例均為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患者,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35~82歲,平均63歲。其中Ⅱ期6例,Ⅲ期26例,Ⅳ期10例;卡氏評分70分。對照組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齡37~81歲,平均61歲,其中Ⅱ期4例,Ⅲ期23例,Ⅳ期8例;卡氏評分68分。兩組年齡、性別、臨床分期、卡氏評分經統(tǒng)計學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單純三維適形放療。CT定位片(縱隔窗和肺窗)顯示食管原發(fā)腫瘤的大小為大體腫瘤靶區(qū)(gross target volume,GTV)。顯示的腫大轉移淋巴結為GTVnd。臨床腫瘤靶區(qū)(clinic target volume,CTV)為 GTV和GTVnd左右前后均外放0.8 cm,外放后將解剖屏障包括在內時需做調整,在GTV和GTVnd上下均外放3~5 cm。計劃靶區(qū)(plan target volume,PTV)為CTV基礎上外放0.5 cm。放療劑量95%PTV60~64 Gy/30~32次(2 Gy/次)。
觀察組與對照組三維適形放療采用同樣標準,所不同的是自放療之日起服用我院放療增效方,1劑/d水沖服。服至放療結束。放療增效方藥物組成包括:生黃芪30 g、太子參18 g、茯苓15 g、白術 12 g、當歸12 g、川芎9 g、枸杞子18 g、女貞子 18 g、紅花 9 g、雞血藤 20 g、血竭粉 0.5 g、水蛭 3 g、白花蛇舌草30 g。如為三九公司免煎中藥:生黃芪2包、太子參1包、茯苓1包、白術1包、當歸1包、川芎1包、枸杞子2包、女貞子1包、紅花1包、雞血藤2包、血竭粉1包、水蛭1包、白花蛇舌草2包。治療前后分別進行CT、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查以及生活質量評估。近期療效根據(jù)WHO實體瘤客觀療效評定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可見腫瘤病變完全消失,維持1個月以上;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的最大直徑和垂直直徑乘積縮小≥50%,無新病灶出現(xiàn)持續(xù)>1個月;穩(wěn)定(SD):病灶縮小<50%或增大<25%,無新病灶出現(xiàn),維持1個月以上;進展(PD):腫瘤病灶的兩徑乘積增大>25%,或出現(xiàn)新病灶。不良反應按照WHO毒副作用分級標準分為0度~Ⅳ度[4]。
1.3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用EXCEL軟件管理,采用SPSS 13.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檢驗,非等級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兩組治療前后行胸部CT檢查,比較病灶大小,近期療效比較見表1。兩組治療后毒副反應在白細胞、肺、皮膚方面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Kanofsky評分情況見表3,有統(tǒng)計學差異性。
表1 兩組近期療效的比較(例,%)
表2 兩組治療后毒副反應情況的比較(例)
表3 兩組治療后Kanofsky評分的比較(例,分)
早在2000年中醫(yī)已對食管癌有記載。食管癌中醫(yī)稱為“噎膈”,其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正虛邪實的過程,正氣虧損是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瘀毒內阻是其形成的主要機制。治療上以扶正和祛邪并重。而放療患者常出現(xiàn)一些治療副反應,如干咳、胸悶、胸背疼痛、吞咽不暢、發(fā)熱、口干、咽干、舌燥。全身疲乏、納差,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甚或出現(xiàn)放射性食管炎,在中醫(yī)屬于熱毒內侵、耗陰傷津、脾胃失和,應以養(yǎng)陰生津健脾和胃。
本方以生黃芪、太子參、茯苓、白術健脾益氣,枸杞子、女貞子滋陰補腎,當歸、川芎、紅花、雞血藤、血竭粉、水蛭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的作用。本次觀察資料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與對照組近期療效未見顯著性差異可能與樣本量不足以及近年來放療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密切相關。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卡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防治放療引起的副反應如白細胞下降、消化道反應和皮膚反應等,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臨床證明,放療增效方可提高食管癌患者放療的生活質量,減輕毒副作用,是理想的食管癌放療的輔助用藥。
[1]董志偉,谷銑之.臨床腫瘤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760-780.
[2]黃靜,李佩文,賈立群.扶正增效方配合放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5,19(5):278-280
[3]黃金昶,張代釗.扶正增效方對肺腺癌細胞放射增敏的研究.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0,9(2):135-136.
[4]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