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渾河流域沈陽水文站降水演變特征分析

    2010-05-31 06:36:36張曉紅趙鳳偉
    東北水利水電 2010年5期
    關(guān)鍵詞:水文站降水量沈陽

    張曉紅,趙鳳偉

    (1.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鞍山分局,遼寧 鞍山 114002;2.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遼寧 沈陽 110006)

    當(dāng)今氣候變化對全球各個方面都有所影響的同時,其對降水量的影響尤為直接。氣候變化改變了降水的空間格局、季節(jié)分配,顯著影響流域生態(tài)水文過程,繼而影響徑流的形成、水資源的穩(wěn)定性和植被生產(chǎn)力,導(dǎo)致植被空間格局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適應(yīng)性變化[1]。因此研究降水量在時間序列上的變化趨勢,探索其對氣候變化的敏感響應(yīng),為合理利用水資源和科學(xué)防洪調(diào)度以及制定水資源長期規(guī)劃和保護流域水資源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氣候概況以及資料來源

    沈陽地區(qū)處于中緯度,位于亞洲大陸的東岸,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區(qū)的北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zé)岫嘤?,雨熱同季,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氣?℃,7月最熱,平均氣溫24.6℃;1月最冷,平均氣溫-11.8℃。無霜期185d。年平均降雨量598.9mm,最大年降水量845.8mm,最小年降水量432.2mm。沈陽地區(qū)的河流主要有遼河、渾河兩大水系。

    本文分析資料來源于渾河流域沈陽水文站1950-2005年完整的逐月降水資料,采用降水傾向率法和累積距平法進行分析。

    1.2 降水傾向率法

    降水量的長期趨勢變化,用線性回歸方程表示

    式中:p為降水量;α1=dp/dt為線性趨勢;α0為常數(shù)。 b=10α0作為降水傾向率(mm/10a)。當(dāng)b>0時,說明降水隨時間t呈上升的趨勢;b<0時,說明降水隨時間t呈下降的趨勢[5]。

    1.3 模比系數(shù)差積曲線法

    模比系數(shù)差積曲線可以反映一段時期內(nèi)降雨的變化趨勢。其公式為:

    式中:LPi為距平累計值;Xi為第i年的時間序列值;為所計算時間序列的多年平均值[5]。

    2 降水量變化趨勢分析

    2.1 降水傾向率法

    2.1.1 年降水趨勢分析

    根據(jù)降水傾向率法對沈陽站降水量的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見圖1)。圖1中細實線代表降水量變化,粗實線代表不同時間尺度的滑動平均曲線,點劃線代表降水量線性變化趨勢。由圖1可見,在過去55年來沈陽站年降水量有明顯減少的趨勢,以10年滑動平均曲線表示沈陽站的降水傾向率為22.71mm/10a。

    圖1 沈陽水文站年降水傾向率圖

    2.1.2 汛前、汛期和汛后降水變化趨勢

    現(xiàn)將1月1日至5月31日劃為汛前,6月1日至9月31日劃為汛期,汛后為10月1日至12月31日。對汛前、汛期和汛后降水趨勢分析見圖2。

    圖2 沈陽水文站降水傾向率圖

    沈陽站汛前、汛期和汛后降水變化趨勢表明:汛前降水變化不明顯,稍有減少趨勢,10年滑動平均曲線表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及21世紀(jì)初期降水偏少,這與歷史1960年和2000年兩次大春旱相吻合,其余年份接近多年均值。

    由于沈陽水文站的降水量在汛期占的比重比較大,因此汛期的降水變化趨勢和年降水變化趨勢完全相似,呈顯著減少的趨勢,降水傾向率為23.25mm/10a。

    汛后降水變化不明顯,10年滑動平均曲線隨降水波動比較大,略有上升趨勢。

    2.2 年降水模比系數(shù)差積曲線法

    2.2.1 年降水量周期性分析

    對1950-2005年逐年降水量做模比系數(shù)差積曲線,由圖3可以看出,年降水量變化大體可分為兩個時期,在20世紀(jì)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總體上是增加的趨勢,60年代中期以后呈現(xiàn)周期震蕩減少的趨勢。

    2.2.2 汛前、汛期和汛后降水變化趨勢

    圖3 沈陽水文站年際降水量模比系數(shù)差積曲線圖

    對1950-2005年歷年汛前、汛期、汛后降水量做模比系數(shù)差積曲線分析,由圖4可以看出,汛前降水量變化大體可分為3個時期,從20世紀(jì)50年代至70年代初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下降的趨勢,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上升的趨勢,90年代中期以后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下降的趨勢。汛期降水量變化大體可分為兩個時期,從20世紀(jì)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上升的趨勢,60年代中期以后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下降的趨勢。汛后降水量變化,從20世紀(jì)50年代至2005年大致每10年呈現(xiàn)交替上升的趨勢。

    圖4 沈陽水文站降水量模比系數(shù)差積曲線圖

    3 結(jié) 論

    利用降雨傾向率法對沈陽站降水量進行趨勢分析,結(jié)果表明:

    1)沈陽站年降水量有明顯減少的趨勢,以10年為周期進行計算的降水傾向率為22.71mm/10a。

    2)汛前降水量變化趨勢不明顯,稍有減少趨勢。

    3)汛期降水量變化趨勢和年降水變化趨勢完全相似,呈顯著減少的趨勢,降水傾向率為23.25mm/10a。

    4)汛后降水量變化不明顯,略有上升趨勢。

    利用模比系數(shù)差積曲線法對沈陽站降水量進行年代際變化過程分析,結(jié)果表明:

    1)沈陽水文站年降水量從20世紀(jì)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總體上是增加的趨勢,60年代中期以后呈現(xiàn)周期震蕩減少的趨勢。

    2)汛前降水量從20世紀(jì)50年代至70年代初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下降的趨勢,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上升的趨勢,90年代中期以后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下降的趨勢。

    3)汛期降水量從20世紀(jì)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上升的趨勢,60年代中期以后呈現(xiàn)周期震蕩下降的趨勢。

    4)汛后降水量從20世紀(jì)50年代至2005年大致每10年呈現(xiàn)交替上升的趨勢。

    [1]莫興國,林忠輝,劉蘇峽. 氣候變化對無定河流域生態(tài)水文過程的影響[J].生態(tài)學(xué)報,2007,27(12):4999-5006.

    [2]欒兆擎,章光新,鄧偉,等.三江平原50a來氣溫及降水變化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07,21(11):39-43.

    [3]張雪花,步新影,孔繁德.氣候變化對秦皇島地區(qū)降水量影響分析[J].環(huán)境科學(xué)與管理,2007,32(8):62-64.

    [4]張劍明,黎祖賢,章新平.長沙近50年來降水的多時間尺度分析[J].水文,2007,27(4):78-80.

    [5]吳啟俠,朱建強,耿顯波,羅艷.江漢平原四湖流域降水特征分析[J].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2008,29(2):146-150.

    猜你喜歡
    水文站降水量沈陽
    繪制和閱讀降水量柱狀圖
    SL流量計在特殊河段的應(yīng)用——以河源水文站為例
    沈陽分店
    藝術(shù)品(2019年9期)2019-10-26 06:42:14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來的
    啟蒙(3-7歲)(2019年8期)2019-09-10 03:09:08
    沈陽分店
    藝術(shù)品(2019年4期)2019-05-30 04:45:38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長江叢刊(2018年8期)2018-11-14 23:56:26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變特征分析
    郭家屯水文站單斷沙關(guān)系分析
    草壩水文站兩種蒸發(fā)器對比分析
    基于小波變換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識別
    陆丰市| 阳泉市| 武安市| 喀喇沁旗| 洛川县| 奎屯市| 红桥区| 醴陵市| 图木舒克市| 哈密市| 永清县| 广宁县| 女性| 穆棱市| 邵阳市| 兴山县| 泰宁县| 尤溪县| 广东省| 宁波市| 桐庐县| 比如县| 兴山县| 湘潭市| 平顶山市| 福贡县| 泸水县| 九江市| 南江县| 永安市| 融水| 台前县| 河北区| 建宁县| 仁化县| 泽州县| 阳朔县| 图片| 东乌珠穆沁旗| 蛟河市|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