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
《有我,你別怕》正是對我們的一次警示,提示我們智障孩子的局限,很多時刻正是來自正常人的局限,就像艇爸在艇艇十五歲時的出走,壓垮他的不是艇艇,而是周圍的目光。
小時候,弄堂里有個智障孩子叫艇艇,長得雪白粉嫩大家都很喜歡他,遇到其他弄堂的孩子欺負(fù)他,我們都自覺替他出頭。艇艇長到十歲的時候,個頭就比他瘦弱的母親高了。他媽媽說話很少,對人都笑笑,每天上午推著一輛爆米花車在熟人社會里轉(zhuǎn),艇艇和我們一起玩,遠(yuǎn)遠(yuǎn)聽到爆米花車很響的一聲“砰”,就會直起身,叫一聲“媽媽”。到今天,二十多年過去,每次看到爆米花,我都會想到艇艇和他媽媽。
今年寒假回家,和母親說到艇艇一家,母親就罵艇爸,說,沒良心的男人啊,居然拋棄老婆孩子跑掉了。其實(shí),印象里,艇爸也是任勞任怨的老實(shí)男人,我們家的小花圃就是他來幫外公一起壘的,還用水泥裱了漂亮的圖案。不過,夏天的黃昏,大家都在弄堂里吃飯,很少看到艇爸和他們母子一桌吃,艇艇吃飯大呼小叫,我們聽著很樂,艇爸看著痛苦。一年又一年,這痛苦終于把他壓垮,說是跑去深圳打拼,卻再沒回來。
一個弱智孩子帶給父母的痛苦到底有多大?卡特琳娜·謝納在《有我,你別怕》中說了出來。
卡特琳娜在智障女兒克萊芒絲長到二十二歲時,終于有勇氣提筆寫下這本薄薄冊子。雖然像所有的童話故事,卡特琳娜在結(jié)尾對女兒說出:“有我,你別怕?!钡?震動我的不是最后的母愛,而是最初的驚懼。
時隔二十多年,我們依然在書本第一頁感受到生下弱智孩子的母親的強(qiáng)烈絕望。卡特琳娜非常誠實(shí)地寫出,當(dāng)消息確認(rèn)后,她的第一反應(yīng)是:可以讓孩子死嗎?接著,她用復(fù)仇般的語氣,幾乎是連篇累牘地聲討了當(dāng)年拒絕她羊水穿刺術(shù)的醫(yī)生,同時又用真正的感激之情,幾近虔誠地贊美了收留克萊芒絲的安幼育嬰院。這本書三萬來字,這聲討和贊美占了一半,第一次看的時候,說實(shí)話,我覺得卡特琳娜有點(diǎn)記仇也有點(diǎn)缺乏承擔(dān)能力,畢竟,你是孩子的母親,但回頭想想,或許,這是此書最有意義的地方吧。
歲月流逝沒有帶走卡特琳娜當(dāng)年的劇痛,雖然克萊芒絲從嬰兒變少女到成人,她以越來越迷人的方式征服了自己父母,但當(dāng)年在剎那間被推入地獄的慘狀依然歷歷在目,面對真相時刻,她無聲吼叫:“誰再跟我提起‘上帝的禮物,我就把誰從窗口扔出去!”
我想的是,卡特琳娜尚能通過文字咆哮出內(nèi)心傷痛,而且,是在二十二年后,而且,她還有育嬰院,有代她哺乳克萊芒絲十二年的塔塔,而且,克萊芒絲還只是周末回家,那么,沒有筆沒有育嬰院沒有乳母沒有慈善中心沒有福利工廠,最為關(guān)鍵的,沒有愛情的那些母親又在承受著怎樣的深淵般的鈍痛呢?
我今年四十歲,住過幾個城市,換過二十來個社區(qū),細(xì)想想,在每一個社區(qū),幾乎都有一個艇艇和艇艇媽。她們拉扯著弱智的孩子,生命中的每一秒都被人提示著缺陷,而我們打他們身邊經(jīng)過,總還用好奇的目光再傷害他們一次?!队形?你別怕》正是對我們的一次警示,提示我們智障孩子的局限,很多時刻正是來自正常人的局限,就像艇爸在艇艇十五歲時的出走,壓垮他的不是艇艇,而是周圍的目光。
所以,雖然“有我,你別怕”是卡特琳娜對克萊芒絲說的話,但在心理學(xué)和社會學(xué)的意義上,這句話,其實(shí)應(yīng)該是克萊芒絲對卡特琳娜說。而《有我,你別怕》最動人的地方,也在于這個當(dāng)年奪路而逃的母親,能在書本最后,安然講出彼此的局限。自始至終,卡特琳娜沒有把克萊芒絲寫成天使,但合上書的時候,我在內(nèi)心擁抱了天使克萊芒絲,尤其,在她父親的鏡頭里,她是那么健康,那么飽滿,那么美。
親愛的克萊芒絲,親愛的智障孩子,這個有缺陷的世界,欠你們一個道歉,不過,藉著這本小書,或許可以讓我們彼此鼓勵:我們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