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霞
周口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系 河南 周口 466001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計算機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教育領域對科技成果的引進,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形式——多媒體課堂教學應運而生。多媒體課件是多媒體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視覺元素又是多媒體課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各種視覺元素的應用將直接影響多媒體課件的質量,進而將進一步影響教學效果。
據(jù)有關資料記載,人們學習時,通過視覺獲得的知識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味覺占1%;中國還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還有,人眼有400多萬條神經纖維通向大腦,而耳朵只有6萬條[1]。這些都充分說明,視覺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通道。在多媒體課件的眾多教學材料中,視覺元素占了絕大多數(shù),其中每一種視覺元素都可以被看成對知識的一種表征形式,而視覺元素的終極單位又是點、線和面。在多媒體課件中,視覺元素是指多媒體課件中能看到的所有圖片、按鈕、動畫、影像、字幕等畫面的集合,它們的終極單位也應是點、線和面。如果能將點、線、面這3種視覺元素科學地應用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這必將決定整個多媒體課件的質量。本文著重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視覺元素的基本組成部分——點、線,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分析它們在多媒體課件中的應用,從而進一步總結視覺元素之點對多媒體課件的影響及應用規(guī)律。
點是最簡潔的形態(tài),是造型的原生要素[2]。點在視覺元素中是最基本的單元,它是圖形圖像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也是圖像中最細小的成分[3]。各種不同的工具表達的點,在重復、漸變、特異、聚散的畫面安排中,表現(xiàn)出邏輯規(guī)律下的視覺節(jié)奏語言。如小點在大點的引力下,距離較近的點表現(xiàn)出較強的引力,距離較遠的點表現(xiàn)出較弱的引力,因此,各種力可以形成強弱不一的力量對比。下面先通過圖例(圖1)來說明這一理論[4]。
圖1
先來觀察圖1的視覺中心點的位置,視覺中心是人們對視覺元素接受的第一落點,也是主元素信息的發(fā)射點[5]。當在接受視覺中心傳授的信息之后,對整個視覺元素信息接受的活動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作為視覺中心的焦點,由于其主體性及顯要性,決定了其元素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就要求有強大的視覺擴張力來完成其特殊的視覺角色,以確保其第一落點的視覺地位。從圖1可以看出,首先吸引眼球的是中間的大點,中間部位比其他部位點略大而且密度也大,這樣就顯示出視覺焦點在整張圖中的主體性。接著會以這個視覺中心為發(fā)射點關注與它比較相近的一些視覺點的內容,最后會注意到稍微邊緣的視覺點,從而完成整個學習過程。然而,帶人完成整個信息元素過程瀏覽的不是視覺中心,也不是某個視覺元素,而是基于視覺元素之間空間位置的排列,來引導人們完成對整個視覺元素之間的瀏覽過程。當然,加強視覺焦點元素與其他元素之間差異的因素很多,如線的長短、粗細、曲直;形狀的大小、方圓、聚散;空間的上下、前后、寬窄等。圖1就是利用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點造成各視覺元素之間的差異,從而影響了人們觀察的前后順序。
在多媒體課件中還有很多關于以上規(guī)則的運用。下面再借助教學案例說明點這一視覺元素在多媒體課件中的表征及作用。
圖2顯示的是一個利用詞根記憶英語單詞的多媒體課件。首先看到的第一視覺落腳點是中間大圓環(huán)中顯示的要記憶和理解的詞根,這個知識點是要記憶和掌握的重點,所以把它放在最能吸引學習者注意力的部位。其次,利用大點比小點最先吸引學習者注意力的理論,把詞根放在最大的圈內,這就體現(xiàn)了視覺焦點元素與其他元素的差異性、對比性和突出性,從而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同時還可以觀察到,詞根后的內容會在詞根的引力下帶領學習者去觀察距離它較近的一層小圓內的內容,最后再觀察最外面一層小圈的內容。相比之下圈2中的單詞比圈3中的單詞更容易引起學習者的注意。這樣就可以把需要重點記憶的動詞放在圈2,而圈3中的詞匯大部分都是圈2中詞匯的變形,所以只要首先記住圈2的動詞,就可以很輕松地記住圈3中的一系列形容詞、名詞、副詞等的意思。
圖2
因此,在制作英語單詞的多媒體課件時,可以把一大批學習者在平時會經常遇到的看似沒有關聯(lián)的單詞放在這樣一個結構比較工整的以點為元素的圖形中,這樣英語單詞在視覺中心元素即詞根元素的引力下,可以讓學習者由簡到繁地逐步展開學習,學習者根據(jù)圖形就可以判斷出重點所在,并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順序,高效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這樣就可以利用這種方法來幫助學習者在相同的時間里更迅速、更高效、更牢固地記住更多的英語單詞,從而大大降低學習者記憶英語單詞的難度,同時也減少學習者的學習量。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制作其他內容的課件時,也可以借鑒同類的基本方法,將表現(xiàn)同類內容的文字、圖像等視覺對象通過拉近距離或用同一色調表現(xiàn)等有意義的方式加以聯(lián)系,對于不能直接拉近距離的同類內容,可以通過采用相同的排列方式等,起到連接的效果;或者將其從相似的角度進行設計,并將其在頁面中精心布置、巧妙安排,以確保學習者迅速、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6]。同理,關于非同類內容表現(xiàn)形式的設計,也可以從相反的方面進行考慮。
視覺元素中的線是由眾多的點沿著相同的方向緊密地排列在一起所形成的。線是點的運動軌跡,線的特點主要是具有長度和方向,其外形有長短、粗細、輕重、強弱、直接轉折、頓挫等不同的變化。線條能產生一種視覺上的聯(lián)系,并且是視覺藝術中各因素之間最為重要的溝通方式。
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線條也常被作為視覺元素來運用,那么,如何合理恰當?shù)乩镁€條并贏得學習者的注意力,已成為重點考慮的因素。實際上,多媒體課件上的所有視覺元素從視覺效果分析,都可以歸結為是一種線條,它們引導學習者的注意力。與此同時,學習者也會被線條相交點或者是線條運動發(fā)生變化的部位而吸引。下面再借助教學案例說明線這一視覺元素在多媒體課件中的表征及作用。
圖3是一個關于影視編輯的多媒體課件,利用的就是一個由點組成的一個線條來表現(xiàn)影視創(chuàng)作的步驟。通過這個線性圖,可以根據(jù)箭頭指的方向把每一項內容逐步做下去。圖2中詞根所在的圓圈是四條線的交叉點,也是采用點、線交叉運用的原則,這種原則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引起學習者的特別注意,還能起到強調學習重點的作用。
圖3
一般情況下,制作多媒體課件應該用最簡潔、最直接的方式來為學習者傳達信息,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設計人員也應該把畫面中所有的視覺元素用最簡單的方式組織起來,從而來表達完整的、明確的教學信息。所以,一個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不僅需要一條設計好的路線來引導學習者視線的變化,引導學習者的思路在屏幕上運動,更需要幫助學習者理解其所傳達的信息。而多媒體視覺元素之點、之線對視覺路線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引導著學習者視線的運動。因此,多媒體課件中視覺元素之點、之線運用恰當與否,也將直接影響多媒體課件的質量,進而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點在多媒體課件中的應用規(guī)律,通過以上論述,主要總結為3個方面:1)應該把學習的重點內容放在多媒體課件的視覺中心部位,而且應該以比其他內容顯眼的形式呈現(xiàn),比如放大字體、改變顏色等;2)應該把難易程度相似的學習內容或者需要學習者掌握程度相似的學習內容放在相對一致、較為規(guī)則的位置;3)應該把有關聯(lián)的、有一定學習順序的一系列學習內容用一個線的形式連貫起來,為學習者提供流暢的學習思路,以便幫助學習者記憶并牢固掌握知識。
由以上案例分析得出,多媒體課件畫面中各種視覺元素的運用應遵循基本的視覺均衡規(guī)律,此規(guī)律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是應當遵守的。但不能因此而否認不均衡規(guī)律的存在,有時為了獲取特殊的教學或藝術效果,不得不采用逆向思維,刻意去違反基本的均衡規(guī)律??傊?,只要能幫助學習者改善學習效果,可以在遵守基本視覺規(guī)律的基礎上自由制作多媒體課件。
[1]陳中,范曉衛(wèi).教育技術學視野下的視覺文化[J].廣西社會科學,2007(1)
[2]曹又允.論視覺元素的精神內涵[J].美與時代,2005(9)
[3]張輝.淺析視覺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上海工藝美術,2008(1)
[4]徐峰.淺析影視設計中視覺元素分析的表現(xiàn)手法[J].電影文學,2003(9)
[5]戴光華.平面視覺元素的秩序化組構[J].裝飾,2001(05)
[6]張爍爍.從符號學角度看視覺元素:點線面[J].大眾文藝:理論,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