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體育大學 鐘秉樞
執(zhí)教目標是教練員在執(zhí)教實踐中的預定任務、指標和預期效果的統(tǒng)一,對其可以進行數(shù)量、質(zhì)量、時間和空間等層面的具體結(jié)構(gòu)解析。簡單說,執(zhí)教目標就是教練員在一定時期內(nèi)所要達到的預期的具體成果。
執(zhí)教目標對于執(zhí)教進程具有定性與定向、規(guī)范與控制、勵志與激發(fā)、評價與檢測等方面的重大功能,即它能明確訓練發(fā)展方向,提示訓練計劃要點,提供訓練比賽經(jīng)驗方法,確定訓練比賽評價基礎,等等??梢?,執(zhí)教目標能夠為訓練比賽指明方向,支配執(zhí)教實踐活動,指導教練員訓練計劃的編制,具有激勵作用、凝聚作用,是對教練員進行考核的依據(jù)(圖1)。
圖1 執(zhí)教目標的功能
執(zhí)教目標的上述功能在訓練和比賽實踐中隨處可見。
例1,有一個叫丹尼爾的外援來試訓,這個隊員的個人能力很強,身體棒,挺“玩命”。下雨天,別人帶不動球,他能帶起來,在試訓時,他進了幾個球。很多人認為他的進球說明他有實力。但他的打法完全是一種個人行為,不講配合,而且技術(shù)也比較粗糙。作為教練,把他留下來,還是讓他離開?
例2,2002年,喬丹在奇才隊效力,他披掛上陣出現(xiàn)在球場上的商業(yè)效應,無與倫比,讓任何人都感到心動。他讓奇才隊主場連續(xù)82場爆滿,球隊從門票和相關(guān)產(chǎn)品中賺得盆盈缽滿。但球場熱烈的氣氛并沒能促進球隊成績的提高,喬丹的作用越來越限于震懾對手,而不是掌握勝局。喬丹的光芒讓很多年輕人感到無出頭之日的沮喪,整支球隊開始出現(xiàn)不滿的騷動。作為教練員,你怎么辦?是留下喬丹,還是啟用新人?
在第一個例子中,金志揚教練選擇了放棄,沒有留下這名隊員,他認為這名外援不能幫助球隊實現(xiàn)目標。因為球隊是一個追求目標的有機整體。如果個體無法服從整體目標需要,即使再優(yōu)秀,他也不是球隊需要的。
在第二個例子中,奇才隊老板波林宣布喬丹離隊。波林早已預料到,失去喬丹就意味著損失金錢——新賽季的票房收入肯定會下降,但因為走出“飛人”的陰影,球隊的氣氛將開始好轉(zhuǎn),年輕人在訓練中將更加投入?!敖】档臍夥諢o疑是最重要的?!边@是波林向喬丹說“再見”的根本原因。
1995年,金志揚接替唐鵬舉出任國安隊主教練。由于前一年聯(lián)賽成績不佳,只獲得第8名,國安俱樂部在召開董事會討論當年名次目標時,有人保守地提出:目標應定為保6爭3。當時的董事長王軍則說不要提什么名次,國安的目標就是要爭第一,得不了第一,也要有時刻爭第一的想法。王軍的這一番話在金志揚的重新詮釋下,成為了國安隊的旗幟和精神。“永遠爭第一”就這樣成了北京國安隊的口號。當時有人嘲笑這支隊伍不知天高地厚。但金志揚教練說:“‘永遠爭第一’不是一項具體的任務,它代表的是一種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精神。如果沒有爭第一的想法,怎么會有爭第一的行動?”結(jié)果,在目標的激勵下,1995年的聯(lián)賽,國安就拿到了第2名的好成績。循著“永遠爭第一”的目標,國安隊幾經(jīng)周折,終于在2009年登上了中超聯(lián)賽冠軍的寶座,奪得16年來的第一個冠軍。
教練員會遇到上述困難的情境,這時,教練員做出的決定不僅會影響隊員,還會影響整個球隊。而教練員采取什么決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執(zhí)教目標,它是執(zhí)教理念的基本部分。作為教練,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作為一名教練的目標是什么?如果說你把獲勝作為目標的話,真的是你說的這樣容易嗎? 你是否還想達到其他目標?你個人想從執(zhí)教中得到什么?
1994年人事部、國家體委頒布實施的《體育教練員職務等級標準》明確規(guī)定,“體育教練員的基本職責是完成訓練教學任務,提高運動技術(shù)水平;全面關(guān)心運動員的成長,做好運動隊的管理工作?!庇纱寺氊?,我們可以將教練員執(zhí)教目標大體分為兩類:在比賽中獲勝、幫助運動員成長。運動員的成長包括,在身體上,通過運動訓練,增強體質(zhì),形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提高運動技術(shù)水平;在心理上,通過運動訓練,磨練意志品質(zhì),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的學習,發(fā)展自我價值觀;在社會性上,通過競爭情境中合作的學習,建立恰當?shù)男袨闃藴省?/p>
上述目標中,對教練員而言哪些是重要的?是取勝?是幫助運動員成長?可能有的教練員認為這兩個方面都重要。如果必須從它們之中選擇,作為教練員,你會選哪個?
完成下列問卷(表1),有助于教練員在獲勝、幫助運動員成長等目標中做出決定。
1.閱讀每條表述及其后的兩種選擇。
2.確定兩種選擇中你認為哪個更重要,在該選項旁邊的白框內(nèi)填寫數(shù)字2。
3.然后確定哪一選項對你不重要,在相應的白框內(nèi)填寫1。
4.每一欄分數(shù)相加,結(jié)果填于總分框中。
5.在某些情況下,你可能認為所有兩種選項都是重要的,但請標明兩者中哪一個更為重要,哪一個較不重要。力求盡可能誠實地回答每一個問題。
表1 執(zhí)教目標問卷
多數(shù)教練員的問卷得分表明,在決定如何執(zhí)教時,教練員可能會認為再也沒有比獲勝更重要的事情了。例如,有的教練只用最好的運動員比賽,或讓受傷的運動員比賽,或者向失誤的運動員大喊大叫,表明獲勝比運動員的成長更重要。在社會中,獲勝很容易被賦予太多的價值。
1994年人事部、國家體委頒布并至今仍在執(zhí)行的《體育教練員職務等級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各級教練員的任職條件。從國家對教練員的任職條件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到,教練員所帶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的成績是檢驗教練員工作成果的重要標準。換言之,教練員的工作成果需要通過運動員的比賽并在比賽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體現(xiàn)出現(xiàn)實的價值。這是教練員獲得社會地位、聲望、物質(zhì)和精神利益的主要表達方式。獲取了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教練員才能夠利用成績資本獲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各種價值取向,如得到和運動員對等的獎金等。一旦成績不理想,就可能被解聘,即便不被解聘,也會影響到其待遇。從一些省、市政府對取得第10屆全國運動會金、銀、銅牌運動員和教練員的獎勵,可清晰地看出運動成績帶來的經(jīng)濟和政治利益。例如:廣東省給予獲得2枚以上金牌的劉海濤等13名運動員記一等功1次;給予教練員和為超額完成任務作出突出貢獻的高敬萍等7名同志記一等功1次;給予獲得1枚金牌以及雙計分的球類項目銀牌運動員和教練員記二等功1次;給予獲得銀牌和銅牌的運動員和教練員記三等功1次。福建省對獲得金牌的運動員和教練員記一等功1次,獎勵8萬;對獲得銀牌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獎勵4萬;對獲得銅牌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獎勵2萬;此外,對福建省體育代表團取得的團體總分,按每分800元予以獎勵。
不僅任職條件與運動成績直接相關(guān),地方體育行政部門和管理部門、訓練單位和教練員接受年度考核和周期考核的最直接、最鮮明的指標也是在參加上一級比賽特別是綜合性運動會中運動員所取得的成績。由于這些成績常常與單位和教練員的切身利益,包括獎金、住房、職稱、晉升等密切相關(guān),這在客觀上要求教練員要培養(yǎng)出具有競爭力的運動員,把獲勝放在重要的位置。
然而在美國,《年輕運動員權(quán)利法案》(Bill of Rights for Young Athletes)的理念基礎和美國運動教育計劃(American Sport Education Program)的座右銘是:運動員第一,獲勝第二。它的意思是:教練員做出每項決定和展示每種行動時,首先要判斷是否對運動員最好,其次才是提高運動員或球隊的獲勝機會。他們認為,歸根結(jié)底,重要的不是贏得多少比賽,而是有多少年輕人在教練員的幫助下變成生活的勝者。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也對單純獲勝的觀念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有些培養(yǎng)出世界冠軍的省市,其運動員從小卻不怎么上學,這種拔苗助長、過早投入專業(yè)訓練的做法將會給運動員造成身心的創(chuàng)傷,導致其過早地夭折,或者傷痛纏身、文化欠缺……這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運動員第一,獲勝第二,并不意味著獲勝不重要。任何比賽直接的短期目標都是獲勝。在比賽規(guī)則允許的前提下努力爭取勝利,應該是每一位運動員和教練員的目標。然而,筆者所強調(diào)的是,帶來運動快樂的不是取勝目標本身,而是達到目標的夢想,是對勝利的追求,是在追求勝利過程中幫助運動員身體、心理和社會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教練員把運動員的成長作為執(zhí)教的首要目標,進而在為實現(xiàn)這一長期目標而奮斗的過程中,達到次要和短期的目標,即獲勝。
帶來運動快樂的不是取勝目標本身,而是達到目標的夢想,是對勝利的追求,是在追求勝利過程中幫助運動員身體、心理和社會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教練員把運動員的成長作為執(zhí)教的首要目標。
張寧,我國著名的羽毛球運動員,16歲進國家隊,19歲成為“尤伯杯”亞軍主力;21歲獲奧運會女單亞軍、世界杯女單冠軍;23歲奪得大獎賽總決賽女單冠軍;26歲獲世錦賽女單第三;28歲獲世錦賽冠軍;29歲獲奧運會女單金牌;30歲獲世錦賽女單亞軍;31歲獲“尤伯杯”冠軍、世錦賽女單亞軍;2008年,33歲再獲奧運會女單金牌。當人們問她為何能堅持這么長時間時,她回答道,“人在成長中才會發(fā)現(xiàn)很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我不到今天這個年紀、不經(jīng)歷這么多成功與失敗,是難以體會到羽毛球給我?guī)淼倪@種快樂。我發(fā)現(xiàn),我現(xiàn)在打羽毛球是一種人生樂趣,在這種樂趣中,你只有割舍不了的情感,而不會考慮其他。”“作為運動員,固然對金牌、對冠軍有強烈的渴望,但我認為,一個運動員的運動生涯不能僅僅就是為了去拿金牌和冠軍。只是,能有這樣的理解也是一種感悟的過程?!薄拔矣X得一個人越是在享受樂趣的心態(tài)下工作,心情越是輕松,成績就會越好,壓力就越小。通過我給年輕隊員一個啟示,那就是在比賽場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只要你有信念、去爭取,就會得到成功,享受到樂趣?!庇蓮垖帉τ浾叩幕卮?,我們看到了張寧對獲勝的追求,以及在追求獲勝過程中的成長。
在爭奪美國大學生男子籃球冠軍的比賽中,當時鐘顯示還剩最后幾秒時,喬治敦大學的后衛(wèi)弗雷迪·布朗莫名其妙地把球扔到了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詹姆斯·沃西手中,招致了喬治敦大學的失利。喬治敦的教練約翰·湯普森在鈴響之后找到布朗,沒有責罵他,而是把胳膊親切地搭在這位沮喪的后衛(wèi)的肩上,在伴隨他離開球場時給予他鼓勵的話語。湯普森解釋說,如果沒有他,球隊是不可能走到冠軍決賽的。
由此我們應該看到,作為教練員,需要把握和弄清的是,盡管贏得比賽勝利的回報隨之即來,影響巨大,努力爭取在比賽中獲勝是競技體育的重要目標,但不是最重要的目標。幫助運動員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比獲勝更為重要,即所謂的“教書育人”和“奪標育人”。只有將奪標與育人相結(jié)合,長遠觀點看勝負,才能培養(yǎng)出敢于追求卓越,勇于冒著失敗的風險去學習和創(chuàng)造,能夠體驗到體育快樂,與贊揚和批評共同成長的運動員。為此,作為教練員應該經(jīng)常問自己,我能不能一直堅持那些長期目標?不僅在訓練時,而且在比賽白熱化時;不僅當獲勝時,而且當失敗時;不僅當領(lǐng)導支持時,而且當領(lǐng)導給予壓力要求獲勝時。
對許多優(yōu)秀運動員來說,他們最美好的運動記憶不是勝利本身,而是爭勝過程中數(shù)月、數(shù)年的準備和期盼,以及他們在賽前和賽中獲得的自我啟示。
清晰的自我意識對形成現(xiàn)代人格是十分重要的。自我估計過高常導致人格的擴張,而自我估計過低又易導致人格的萎縮。因此, 現(xiàn)代人格形成和培養(yǎng),從根本上講還要歸結(jié)到人的自我意識培養(yǎng)上,即提高自己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正是體育教育所強調(diào)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不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許多青少年缺乏追求卓越的愿望,在家庭和學校找不到值得投入的活動。但運動員卻因體育運動而興奮。因為體育運動是競爭性的活動,不論是個人單項運動還是多人集體項目,運動員運動水平的高低、素質(zhì)修養(yǎng)的好壞、人格魅力的大小,都需要在競爭中通過自己的情緒體現(xiàn)出來,通過自己的喜、怒、哀、樂,展示出人的獨立、自主的本質(zhì)力量,向世人宣告“我是我自己”,以個性優(yōu)勢獲得社會價值;他們被吸引到比賽中——能力與努力的較量、爭取勝利的奮斗、對達到卓越的認同。在這樣的特定環(huán)境中,運動員任何細小的情緒變化都可能導致巨大的影響,贏得比賽或以失敗告終。久而久之,運動員學會了了解自己情緒的變化,了解自己情緒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自覺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發(fā)展了自我意識,學會了正確認識自己。運動員對體育運動的參與與投入,使運動員的一生受到極大的影響,并經(jīng)常引發(fā)巨大的個人成就。
自我管理即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受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制約。青少年時期人的可塑性大,內(nèi)心充滿矛盾,對外界環(huán)境敏感,尋求獨立自主,但辨別力不強,情緒復雜多變。通過體育運動,青少年可以獲得道德發(fā)展,他們會學到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可以轉(zhuǎn)化為生活中的道德規(guī)范。
設想兩個人正在進行網(wǎng)球比賽,甲將致勝的關(guān)鍵一球擊在乙方底線上。乙判定這是個好球,甲獲勝。當這場比賽僅僅是打著玩時,當這場比賽沒有利害攸關(guān)時,這樣做不是很難。但想象一下同樣的比賽,如果獲勝意味著全國冠軍,這時要做出恰當?shù)牟脹Q則需要極高的品格。
體育運動就是在這種人為設置的“困境”中,使運動員在克服和戰(zhàn)勝各種內(nèi)部(生理、心理)困難和外部(對手、環(huán)境)困難的過程中,控制情緒、自我管理、超越自我,有時甚至要犧牲重要的勝利來做出恰當?shù)牡赖屡袛?,從而使運動員在一次次的獲勝中體驗成功,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感悟挫折,在成功和挫折中提高心理調(diào)控能力和道德水準。
眾所周知,人的才干是潛在的,不可能在真空中變?yōu)槌删?,需要通過激勵來振奮和激發(fā)人的潛能。而自我激勵是激勵的最佳狀態(tài),激勵主體和激勵客體都不再需要他人的激勵。只有當自我激勵起來時才能影響和帶動他人。
在體育運動情境中,由于運動員面對觀眾,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別人評價的對象,他的成功與失敗直接關(guān)系到個人和團隊的榮譽,因而對自我激勵的要求比對其他情境中的要求更高。
我國著名排球教練員袁偉民帶領(lǐng)中國女排創(chuàng)造的“從1個0∶3到6個3∶0”的奇跡就是其自我激勵的結(jié)果。
作為一種現(xiàn)代管理思想和方式,搭建多種形式的溝通平臺,進行有效溝通,已被中央作為完善民主權(quán)利保障制度、建設和諧文化、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要與人溝通,做好人際交往,就必須具有社會意識,了解別人的情緒。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研究過領(lǐng)袖人物與普通人的差別。他認為,“一名杰出的領(lǐng)袖特有的能力之一是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說,為了組織和完成各種任務而與他人聯(lián)絡感情的能力?!?/p>
運動中不同隊員的組合,各種形式的合作和對抗性的練習與競賽,擴展了運動員的交往范圍,在交往中使他們學會相互了解和協(xié)作,體驗著被助與助人的樂趣。體育運動中不僅要求同伴間相互了解與寬容,還必須時刻關(guān)注對手情緒的變化,根據(jù)對手情緒的波動,調(diào)整戰(zhàn)術(shù),抓住機會,克敵制勝。一次次的經(jīng)歷,一次次的領(lǐng)悟,使運動員的心胸越來越開闊,心中裝的不只是個人,而是集體;關(guān)心的不僅是本方,還有對手。因此,擅長體育活動的運動員更善于為人處世,他們樂于奉獻,極易融于社會。
關(guān)系管理又可稱為影響別人情緒的能力?!皬?個0∶3 到6個3∶0”反映的不僅是體育運動中教練員的自我激勵,還反映了教練員對運動員的激勵與影響,運動員在教練員的激勵與影響下,自我激勵,相互激勵,從而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激勵氛圍。
在體育運動中,運動員以個體或群體的形式參與各種身體活動,在活動中相互接觸、切磋、合作、對抗,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人際關(guān)系交流直接與廣泛,形成了一個特定的課堂社會。由于運動興趣所至,比賽規(guī)則所限,賽事進程使然,運動員情緒時而高昂、熱情,時而低沉、沮喪,每個人是以個性優(yōu)勢凝結(jié)在集體中鮮活的自我,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和影響著別人的情緒。
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體育競技可視為人類社會的道德賽場,它是人生的一個縮影。它使運動員感受到的不僅是奪取比賽的勝利,更通過運動員自身的情感體驗,提高智商和情商,在參與與逃避、個人與集體、循規(guī)與投機的種種矛盾中,培養(yǎng)了運動員坦蕩開放、光明磊落的道德主流;在表現(xiàn)、表演和競技中,學會了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和鑒賞美;在實戰(zhàn)考驗中,懂得了遠離矯揉造作和粉飾媚態(tài)。正是運動訓練和競賽的這種作用,使得幫助運動員健康成長成為最重要的目標。
為什么要當教練?這樣的問題,教練員們一定問過自己。但換一種問法,作為一名教練員,你希望在執(zhí)教中得到什么?這樣的問題,教練員們恐怕就很少仔細考慮了。教練員在建立執(zhí)教理念時,需要考慮的不僅是執(zhí)教目標,還會考慮個人目標。為什么要成為一名教練員?是希望通過運動訓練培養(yǎng)青少年,奪標育人?是為了對體育運動的熱愛?是為了享受運動訓練和比賽帶來的快樂?是利用自己的運動特長,更好謀生?是為了更多的社會聯(lián)系和揚名?是為了旅行和周游世界?……所有這些目標和許多其他目標都是教練員執(zhí)教很合理的個人原因。每個人干任何工作都需要達到一些自己的目標,教練員也不例外。在為了運動員、為了獲勝、為了祖國、為了集體這些利他性目標之外,在執(zhí)教中教練員有自己的個人目標也是完全適當?shù)?,只要在達到這些目標時沒有損害運動員的利益和集體的利益。
為了幫助教練員檢查自己的個人目標,表2中列出了一些執(zhí)教的個人原因。
1. 先閱讀表2中列出的所有原因。
2. 然后,在空白處填入你所持有的表中未列的其他原因。
3. 評估每種原因?qū)δ阌卸嗝粗匾?,在相應的空格處劃勾?/p>
表2 執(zhí)教的個人原因
通過填寫表2,教練員可以檢查一下自己執(zhí)教的個人原因和幫助運動員成長的目標之間是否存在沖突,努力避免將揚名或權(quán)力等個人目標凌駕于運動員的利益之上,避免為了追求自己的個人目標而損害運動員的利益。作為教練員,必須了解比賽目標、運動員成長目標以及自己個人目標之間的差別;必須努力爭取贏得每一場比賽,但不是單純地為了取勝,“最重要的,是要讓運動員確實感到他在你的訓練下進步了,不僅僅是比賽和訓練成績的提高,還包括運動員的理論水平和人格修養(yǎng)方面的提高?!保恢挥性诓环梁\動員利益的情況下,才能努力爭取達到自己的個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