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因家中貧困,愛迪生11歲便輟學踏入了社會。
小小年紀,能做什么呢?經人介紹,愛迪生做起了在列車上賣報的營生。那是從休倫港開往底特律的列車,列車早上出發(fā),他便早早起來買了當天的報紙,乘上這趟列車一路賣下去。一份報紙5分錢,其中差不多有1分錢的利潤。賣得好,一趟下來可以賣出百來份報紙;運氣不佳,就只能賣出三四十份。要是這樣,可就慘了,多出的報紙只能拿回去生爐子,那可得辛苦好多天才能補上虧空。
于是,愛迪生思考著:為什么有時報紙不一會兒就賣光了,有時卻要剩下幾十份甚至一半?沒過多長時間,其中的奧秘還真的被他找到了:時值美國南北戰(zhàn)爭,凡是報紙上載有戰(zhàn)事消息的,其銷量就會猛增。
當時的報紙需提前訂購,報社為了控制成本,報紙的印數(shù)是要以這種訂購數(shù)為基準的。所以,先前訂購的份數(shù)在取報時是不可隨便增加或減少的??扇绾翁崆爸?第二天的報紙上是否會有戰(zhàn)事消息呢?
愛迪生認識一個報紙的排字工人,于是他以每天為排字工人免費提供一份新鮮奶酪、漿果或蔬菜為代價,讓排字工人提前告訴他第二天報紙的內容。憑著經驗,他再判斷一下能賣出多少份報紙,然后再決定訂購數(shù)。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判斷誤差率竟小于1%,賣報的收入也開始成倍增加。
一天下午,愛迪生在與一位買主的交談中得知:當天上午有數(shù)以千計的人在夏伊洛戰(zhàn)役中被殺。他認定這是一個不錯的商機,于是他立刻找到一個自己認識的電信員,許諾日后每天白送他一份報紙,請電信員趕緊拍電報給各火車站,讓他們張貼有關簡略描述夏伊洛激戰(zhàn)的布告。
第二天,火車從休倫港開出后,??康拿恳粋€小站上都擠滿了等著買報紙的人。為了能一睹為快,人們紛紛愿出高價。就這樣,5分錢一份的報紙,漲到了2.5角,愛迪生訂購的1000份報紙被一搶而空。
想成為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嗎?那就以發(fā)明家的眼光來看問題,哪怕只是賣報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