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益
一
領導人一講話,媒體便說“發(fā)表了重要講話”。由于領導講話都要冠以“重要”,各級便也照章辦理,媒體紛紛報出了當?shù)氐摹爸匾v話”。由于將“一把手”講話冠以“重要”,“二把手”、“三把手”、“四把手”……媒體也不敢怠慢,于是“把手”們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這種習慣帶到國際場合去,就變成只有中國領導的講話“重要”,而其他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似乎都不重要,這就違背了我們一貫說的平等待人之原則。
這事要改,難嗎?好像不難,把所有的“重要”一概去除有何不可?講話重要與否,要看其內(nèi)容,是否講了重要問題,是否點到了問題的關(guān)鍵,是否提出了有效的解決辦法。如果不過是老生常談,標題上卻做足了“重要”,一樣重要不起來。標題要做的,應該是醒目標出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而不是去評斷其重要與否。
但是,改也難。一旦有了標為“重要講話”的先例,就會成為一種規(guī)格,一種待遇。誰想改,好像就“別有用心”。所以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跨過這一步。媒體不敢擅動,主管媒體的也不敢擅動。哪怕領導人說了要改,下面也未必就改——美言無忌,比較保險。
中國的許多并不難改的事情,就這樣變得僵硬難變。“重要講話”,特其一例耳。
二
下級爭相稱頌上級,是一種庸俗風氣,這固然反映了某些下級討好、攀附的心態(tài),也同樣反映了某些上級好吹好捧的作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疾旄刹?,現(xiàn)在據(jù)說已有了一套套的辦法,其實,只要評估一下當?shù)孛襟w頌揚上級的規(guī)模與頻率,就可大略知道那里的政風。
但是,這事改也難。只要各級一把手或二三把手有予奪隨心的權(quán)力,下級的升遷謫降都操之于手,那么,吹捧逢迎之風就難以改變。這是數(shù)千年官場常態(tài):接受下級吹捧之人,同樣又對上級吹捧。一級吹一級,一級捧一級,“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三
長期做新聞工作,感覺漸次麻木。很多今天引起轟動的事情,其實由來已久,只是風起于青萍之末時,任你條陳紛呈,誰也不肯去認真解決——一句“尚需調(diào)研”,便擋了回去。調(diào)研,自然不錯,問題是年復一年,不知何時“調(diào)研”方了。
那么龐大的官僚機構(gòu),每年耗費那樣多的公帑,效率卻如此低下,究竟誰該負責!出了大事故現(xiàn)在要問責了,但尸位素餐,拖延誤政,難道就可以“笑罵由人笑罵,好官我自為之”?許多事情之所以難改,許多事情之所以一定要總書記、總理親自過問,才撥一撥、動一動,甚至屢撥不動,就在于政府包攬了太多的事務,而管事者又荒嬉誤政。
此風不變,國事難為。
四
風氣之成,每因體制。其更也,必動其根本。官場吃喝之風,久已人言嘖嘖,中央也不知下過幾次決心。文件發(fā)了不少,剎風剎過多次,何以從上到下,吃喝之風愈來愈盛,耗費的錢財愈來愈多,吃喝的排場愈來愈大?主管風紀的部門研究了幾十年,不知到底研究出了什么良方?套一種過去習用句式:難道資本主義剎得住的歪風,社會主義的中國竟無法剎???年年出國考察,該學的似沒學到 ,反倒把考察變成了公款旅游。
政府官員應當廉潔,大概是世界各國老百姓共同認可的價值。要證明體制的優(yōu)越,就要把百姓關(guān)注的事情辦好。遏制腐敗,大概不算“鼓吹普世價值”吧。
插圖 / 稱頌 / 圓覺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