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
縣委書記十三年,縣長十四年,副縣長十三年……這不是當官的任期,而是這些現(xiàn)要加上“原”字的縣太爺們“榮獲”的有期徒刑。
他們原先都是河北蔚縣的縣官,“哥玩的不是寂寞,而是瞞報”——因瞞報2008年7月14日發(fā)生在李家洼煤礦的礦難,最后落得如此下場。河北省政府1月9日通報了該事故查處情況,共有四十八名事故責任人被追究刑責。
這事兒為什么拖到2010年的今天才鄭重通報呢?因為在1月4日,河北武安普陽鋼鐵公司發(fā)生煤氣泄漏特大事故,又被瞞報了。上報死亡七人,實際二十一人。是媒體內參揭露了真相,事件被稱為“一紙內參讓死亡人數增至二十一人”。這下河北省政府著急了,把兩個瞞報事故一起通報。
這起礦難致死三十四人、失蹤一人,李宏興當時為堵媒體記者的嘴,授意宣傳部長給“封口費”,同時指示“誰出事誰拿錢”,最后是礦主花了二百六十萬。李宏興獲刑十三年,好歹能給人以“判得重”的感覺——其實,他因“濫用職權罪”被判的徒刑只是個零頭,受賄罪才是大頭。
對公權力過于倚仗,往往是官員的不二法門。當權力用來封口,當權力用來壓制,這已是對公權力的盜用與濫用。李宏興就是動用公權來封口、壓制的,并期待以此為己免責,這當然是一次冒險的博弈。而此前,顯然有不少明信息或暗信息提示他,“瞞”和“捂”乃第一選擇。這些當權者,不愿意聽到真話,不喜歡看到真相,尤其是發(fā)生在本地的真相。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不惜動用一切手段,把公權變成了“蠻權”。在“蠻權”的野蠻管治下,此人有福,則彼人必定有禍矣。那些死去的,都是一條條真實的生命啊!
通常,權力防范事故危險的能力很弱,權力推卸事故責任的能力很強。有的地方不像蔚縣那樣笨,他們擅長采取“柔性的封口”、“聰明的壓制”。失控失管的“蠻權”是可怕的,所以我們倡導“監(jiān)督權力”,要把權力關進籠子里,而不是讓權力來“監(jiān)督”媒體、“監(jiān)督”公眾、壓制輿情、壓制民意。
那么,對于“蠻權”濫用的制衡,歷史的經驗、世界的識見是怎樣的呢?早年,美國第四任總統(tǒng)詹姆斯·麥迪遜曾清醒地說:“政府的本質是權力;而權力,由于其必定落入人的手中,因此隨時有可能導致濫用?!倍绲臅r候,英國作家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則說過一句更為徹底的名言:“歷史告訴我,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統(tǒng)治者大都是一樣的,他們敢多壞就有多壞。墮落的空虛、愚昧的詛咒就像麻風病一樣附著在他們身上?!彼麄冋f這些狠話,目的簡單而清晰:管住權力,尤其在權力被變成“蠻權”之后,更應嚴管嚴處。
想起在中國新聞史上,有一篇全文連標點在內只有一百六十字的社論。那是時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項南撰寫的《有些案件為什么長期處理不下去》,刊于1982年2月7日《福建日報》頭版頭條,全文如下:
今天本報公布了幾個大案,壞人受到揭發(fā)處理,這很好。
有些問題群眾看得很清楚,干部也有很多議論,問題的性質已經非常明白,但是就是處理不下去,而且長期處理不下去,為什么?
一是自己屁股有屎;
二是派性作怪;
三是軟弱無能。
還有什么?也許還有其他原因,但主要是這三條。
你這個單位的問題長期處理不下去,是什么原因,算哪一條,不妨想一想。
項南的分析清晰明確,直截了當。比照當今的一些安全事故和瞞報事件被“柔軟”處理,依然能在“這三條”中找到影子,尤其是第一條。
蔚縣礦難瞞報事件,在跨過三個年份之后,如今算是塵埃落定了。這么一拖的結果,就是中間再來一個瞞報事件。對事故的處理、對瞞報的懲處,本質上是對權力的管制,后者做不到位,前者必然就無法做到位,公權力將必然被繼續(xù)盜用與濫用。
【原載2010年1月11日《都市快報》】
題圖 / 權力的窺視 / 夏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