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一年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所在的公司大幅裁員,而我也不幸在所裁人員之列。被裁下來后,我在人才市場耗了幾個月,沒有找到一家適合我的公司。見我一次次去面試,一次次敗北,老公說我有寫稿特長,不如呆在家里做自由撰稿人,一邊寫稿一邊打理家務,這樣既可以賺錢,也不用每天朝九晚五去遭受上班之苦,還可以省去他的后顧之憂,幫他穩(wěn)定大后方,讓他專心在職場打拼,反正他的那份收入也足以支撐全家的生活。見老公說的在理,我就打消了再找工作的念頭,一心一意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
做“宅女”的日子悠閑而自在。每天睡到自然醒后,除了寫稿外,就是打理家務,有閑情的時候,還約上三五好友,逛逛街,泡泡咖啡廳。就這樣在家“宅”了半年。本以為家里缺少了我上班的收入,日子會不如以前過得滋潤,但令我沒想到的是,在我的精心打理下,我們家的收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穩(wěn)步上升,大有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之勢。
錢怎么省下來?都是因為“宅”。全職太太呆在家里最大的好處,就是有時間去“折騰”這需要精打細算的生活,也省卻了許多需要花錢的地方,無形中為家里增加了收入。
離職之前,我和老公作為上班族,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我們無暇打理家務,每日三餐,只能在外邊解決。而餐館里的不衛(wèi)生飯菜,總少不了讓我們光顧醫(yī)院。這樣不規(guī)律的生活不但讓我們付出了不菲的消費代價,還搞壞了我們的健康。而自從我“宅”到家里后,這一切的麻煩迎刃而解。每天,我會親自到菜市場購買新鮮便宜的蔬菜,然后照著菜譜精心烹飪。喜歡吃什么,自己嘗試著做,既省了些許不必要的開銷,吃得經(jīng)濟實惠,又保證了家里人的健康。
“宅”生活不僅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還改變了我的消費習慣。自從過上了“宅”生活后,居然養(yǎng)成了記賬的好習慣,家里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透明化。原來我和老公兩個人都是月光族,掙多少花多少,現(xiàn)在我做了全職太太,收入支出自己心里都有一個數(shù),老公的收入加上我的稿費收入,在我的精打細算下,每月還能存下3000塊錢。剩下的錢除了正常的開銷,還略有盈余,留在手頭做流動資產(chǎn),一旦有個什么意外支出,還可以應付。
離職之前,我每月可以收入2500元。每天中午去外邊解決午餐,一個月大約要300元錢;作為一個職業(yè)女性,個人形象上的事情也是馬虎不得的,每月服裝、鞋子、包包、化妝品、做發(fā)型的費用,加起來得1200元左右;同事聚會,加上各種人情賬,每月起碼也得600元;交通費、手機費,每月得過300元……這樣雜七雜八算下來,手頭的錢也就所剩無幾了,更不要說還要為家里添置一些必要的東西了。而現(xiàn)在沒了工作,“宅”在家里,這所有的開銷要省下一大半。
家里的日常消費,我會去附近超市采購。因為時間充裕,我可以花大把的時間泡在里面,淘最便宜的商品,還可以在幾家超市間對比價格,摸清各家超市限時打折的時間段,哪家便宜就殺到哪家采購。
逛街的時候,我絕不帶太多的錢,以免自己沖動消費??粗辛松唐?先把品牌貨號記下來,然后回來慢慢在網(wǎng)上商城淘最便宜的同類商品。由于有足夠的時間在網(wǎng)上商城閑逛,日積月累,我已自己總結出了一套網(wǎng)上購物省錢訣竅,可以花最少的代價,淘到最便宜最實惠的商品。
在家做“宅女”的日子,由于出門少,我的化妝品開銷銳減,保養(yǎng)品可以花便宜一半的價錢從網(wǎng)上淘,而更多逛街時看中的東西,經(jīng)過回家后的冷卻,我已失去了購買的欲望,這樣,又省下了一筆錢。
原本喜歡周末的時候與老公去電影院,看一次兩人光門票就得花100元,還不算買零食的錢?,F(xiàn)在一個人在家看在線電影,這筆開銷也省了。而更大的改變是,以前做為OFFICE小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外在形象和為人處世方式的看法,常常做一些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明明自己已經(jīng)囊中羞澀,卻還要在應酬的時候,一擲千金為自己買個面子。就這樣糊里糊涂一個月下來,錢花到什么地方都搞不清楚。而“宅”在家里的日子,讓我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認為省錢很丟臉,現(xiàn)在卻覺得省錢是一件很有趣很好玩的事情。
做全職太太一年,我“宅”且快樂著。而最開心的,還要數(shù)老公。他在我離職做全職太太之后,不僅沒有感到壓力,反而感到由衷的幸福。下崗在家做“宅女”,既“宅”出了效益,還“宅”出了幸福,真是意外的收獲啊。(摘自《女子世界》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