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樹凱
(一)圈梁模板缺陷。圈梁模板缺陷的主要表現(xiàn)是局部脹模。其預防措施是:采用在墻上留孔挑扁擔的方法。扁擔長度應不小于墻厚加兩倍梁高,圈梁側模下口應夾緊墻面,斜撐與上口模檔釘牢,保持梁上口呈直線。 采用鋼管卡具組裝模板時,如發(fā)現(xiàn)鋼管卡具滑扣應立即調換;圈梁模板上口必須有臨時撐頭,并保持梁上口一定寬度。
(二)柱模板缺陷。柱模板缺陷有以下表現(xiàn):一是炸模,可造成斷面尺寸誤差、漏漿、混凝土不密實或出現(xiàn)蜂窩麻面;二是偏斜,使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軸線上;三是柱子扭曲。其預防措施是:對于成排的柱子,應先在底部彈出通線,將柱子位置兜方找中。支撐前必須先校正鋼筋位置,根據(jù)柱子截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mm~1000mm應加設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柱距不大時,相互間應用剪刀撐及水平搭牢;柱距較大時,各柱單獨拉,四面斜撐,保證柱子位置準確。較高的柱子,應在模板中部一側留臨時澆灌孔,以便灌注混凝土時插入振動棒。
(三)軸線偏位。其表現(xiàn)是:拆模后,混凝土柱、墻實際位置與建筑物軸線偏移。其預防措施是:模板軸線放線后,要有專人進行技術復核,無誤后才能支模。墻、柱模板根部和頂部必須設限位措施,以保證底部和頂部位置準確。支撐時要拉水平、豎向通線,并設豎向總垂直度控制線,以保證模板水平和豎向位置準確。根據(jù)混凝土結構特點,對模板進行專門設計,以保證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夠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炷翝矒v前,對模板軸線、支架、頂撐、螺栓等要進行認真檢查、復核,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炷翝矒v時,要均勻、對稱下料,澆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
(四)變形。主要表現(xiàn)是:拆模后混凝土柱、梁、墻出現(xiàn)凸肚、縮頸或翹曲現(xiàn)象。其預防措施是:在模板及支架系統(tǒng)設計時,應考慮其本身自重及施工荷載,以保證模板及支架有足夠承載能力和剛度。梁底支撐間距應保證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載作用下不產生變形,支撐底部若為泥土地基時,應先認真夯實,做好排水措施,并鋪放通長墊木或型鋼,以確保支撐不沉陷。組合小鋼模拼裝時,連接件應按規(guī)定放置,圍檁及銷螺栓間距、規(guī)格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時,其間距要按規(guī)定設置,要卡緊模板,其寬度比載面尺寸略小。澆搗混凝土時,要均勻對稱下料,控制澆灌高度,特別是門窗洞口模板兩側既要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又要防止過分振搗引起模板變形。梁、墻模板上部必須有臨時撐頭,以保證混凝土澆搗時的梁、墻上口寬度。當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時,模板中間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度的1/1000~3/1000。
(五)封閉或豎向模板無排氣孔、澆搗孔。封閉或豎向的模板無排氣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現(xiàn)氣孔等缺陷;高柱、高墻不留澆搗孔,易出現(xiàn)混凝土搗空現(xiàn)象。其預防措施是:墻體內大型預留洞口底模要開設排氣孔,使混凝土澆筑時產生的氣泡能及時排除,確?;炷撩軐?;高柱、高墻(超過3m)側模要開澆搗孔(留門子板),以便混凝土澆筑和振搗。
(六)梁模板缺陷。此缺陷的主要表現(xiàn)是:斷面為矩形梁,澆筑混凝土后梁底不平直,斷面形成下大、上小的梯形截面,梁底角棱缺損,梁側表面粗糙甚至有麻面或水平裂縫,梁柱交接處模板拆除困難。其預防措施是:支模時,一定要將邊模包底模,梁模與柱模交接處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梁模吸濕后膨脹,以避免澆筑的混凝土嵌入柱內;梁底支撐要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載雙重作用下模板不變形,支撐不下沉。選用梁側模與底模的用料厚度,應根據(jù)梁的高度尺寸及通用尺寸進行選配,并配上必須的拼條、模擋和夾條。梁側模下口要設置夾條,釘緊在支柱上,以保證澆筑混凝土時側模下口不炸模。
(七)混凝土板模板缺陷。主要表現(xiàn)是: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拆模后,澆板底部不平且下拱,板梁交接處一塊模板難于拆除。其預防措施是:模板格柵用料要符合設計尺寸和設計強度,模板底下的支撐要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混凝土板底模板要平整,平整度要在允許誤差內;要按規(guī)范要求起拱;混凝土板底模板要與梁側模板上口相平,防止?jié)仓炷習r模板嵌入梁內。
(一) 鋼筋同截面接頭過多。主要表現(xiàn)是:在綁扎或安裝鋼筋骨架時出現(xiàn)同一截面內受力鋼筋接頭過多,其截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積的百分率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數(shù)值。其預防措施是:配料時要按下料的單鋼筋編號再劃出幾個分號,注明哪個分號與哪個分號搭配,對于同一組搭配而安裝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說明。在鋼筋骨架已綁扎或安裝鋼筋骨架時發(fā)現(xiàn)接頭數(shù)量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一般情況下應拆除骨架或抽出有問題的鋼筋返工。
(二)鋼筋網主、副筋位置放反。主要表現(xiàn)是:構件制作時,鋼筋網主、副筋位置上下放反。其預防措施是:在這類構件施工時,要向有關人員和直接操作者進行專門交底。當鋼筋網主、副筋位置放反,但已澆灌混凝土時,必須經設計單位復核后,再確定是否采取加固措施或減輕外加荷載。
(三)鋼筋焊接接頭彎折或偏心。主要表現(xiàn)是:接頭處產生彎折,折角超過規(guī)定要求,或接頭處偏心、軸線偏移。其預防措施是:如鋼筋端頭彎曲,焊前應予以矯直或切除,安裝時應力求位置準確,夾具如因磨損晃動較大時應及時維修。
(四) 骨架外形尺寸不準。主要表現(xiàn)是:在模板外綁扎的鋼筋骨架,往模板內安放時放不進去或劃刮模板。其預防措施是:綁扎時,多根鋼筋端部要對齊,防止鋼筋綁扎偏斜或骨架彎曲。
(五) 綁扎網片斜扭。主要表現(xiàn)是:綁扎的鋼筋網片在搬移、運輸或安放過程中發(fā)生歪斜、扭曲。其預防措施是:堆放地面要平整;搬運過程要輕拿輕放;增加綁扣的鋼筋交點。一般情況下,靠外圍的兩行鋼筋交點都應綁扣,網片中間部分至少隔一個焦點綁一個扣,順扣要交錯著變換方向綁扎。
(六) 骨架吊裝變形。主要表現(xiàn)是:鋼筋骨架用吊車裝入模板時出現(xiàn)扭曲、彎折、歪斜等變形。其預防措施是:起吊操作要力求平穩(wěn)。鋼筋骨架起吊掛鉤點要預先根據(jù)骨架外形確定好,剛度較差的骨架可綁木桿加固或利用“扁擔”起吊,骨架各鋼筋交點都要綁扎牢固。
(七) 柱子外伸鋼筋錯位。主要表現(xiàn)是:下柱外伸,鋼筋從柱頂甩出,由于位置偏離設計要求過大,與上柱鋼筋搭接不上。其預防措施是:在外伸部分加一道臨時箍筋,按圖紙位置安好,然后用板樣、鐵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澆筑混凝土前再復查一遍,如發(fā)生位移則應校正后再澆筑混凝土。注意澆筑操作盡量不要碰撞鋼筋,澆筑過程中由專人隨時檢查,及時校正。
(八) 柱箍筋接頭位置同向。主要表現(xiàn)是:柱箍筋接頭位置方向相同,重復交搭于一根或兩根縱筋上。其預防措施是:安裝操作時,施工人員要經?;ハ嗵嵝呀宇^位置,錯開綁扎。
(九) 彎起鋼筋方向錯誤。主要表現(xiàn)是:懸臂梁中(如陽臺挑梁)彎起鋼筋的彎起方向相反。其預防措施是:施工中應對操作人員專門交底,或在鋼筋骨架上掛牌,提醒安裝人員注意。
(一)麻面。主要表現(xiàn)是: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漿粗糙,或有許多小凹坑,但無鋼筋外露。其預防措施是:模板面要清理干凈;脫模劑涂刷要均勻,不漏刷;若模板有縫隙,應用油氈條、塑料條、密封條、密封膠帶、水泥砂漿等堵嚴,防止漏漿,混凝土必須按操作規(guī)程分層澆筑、分層振搗密實。對于表面不再裝飾的部位應加以修補,將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待充分濕潤后再用1:2水泥砂漿抹平。
(二)蜂窩。主要表現(xiàn)是: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出現(xiàn)空隙,形成蜂窩狀的死洞。其預防措施是: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保證材料計量準確?;炷涟韬鸵鶆?,顏色要一致,其延續(xù)攪拌最短時間應符合規(guī)定要求。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如超過2m,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炷恋恼駬v應分層搗固,振搗時應按有關規(guī)定操作?;炷寥缬行》涓C,可先用水清洗干凈,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修補。如果是大蜂窩,則先將松動的石子和突出的顆粒剔除,盡量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濕透,再用高一號的細石混凝土搗實,并加強養(yǎng)護。
(三)沉降收縮裂縫。主要表現(xiàn)是:裂縫多沿結構上表面鋼筋通長方向及箍筋處斷續(xù)出現(xiàn),或在埋件的附近出現(xiàn),裂縫呈棱形,寬度在1mm~4mm,深度不大,一般到鋼筋上表面為止。此裂縫多在混凝土澆筑后發(fā)生,混凝土硬化后即停止。其預防措施是:加強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不使水灰比、砂率、坍落度過大,振搗要充分,但要避免過度。對于截面相差較大的混凝土構筑物,可先澆筑較深部位,適當增加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
(四) 凝縮裂縫。主要表現(xiàn)是:混凝土表面呈現(xiàn)較小的六角形花紋狀裂縫,裂縫很淺,常在初凝期間出現(xiàn)。其預防措施是:混凝土表面刮抹應限制在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如表面粗糙,可先撒較稠水泥砂漿后再壓光。
(五)干燥收縮裂縫。主要表現(xiàn)是:裂縫較細、較淺,多在0.05mm~0.2mm之間,縱橫交錯,沒有規(guī)律性,裂縫分布不均。整體性結構多發(fā)生在結構截面交接處,平面裂縫多延伸到截面部位或塊體邊緣。其預防措施是: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過大,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縮量。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過量粉砂?;炷翍駬v密實,注意對板面進行抹壓,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加強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并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間。長期露天堆放的預制構件,可覆蓋草墊、草袋,避免暴曬,并定期適當噴水,保持濕潤;薄壁構件則應在陰涼地方堆放并覆蓋,避免發(fā)生過大濕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