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集團神府東勝煤炭有限公司神東總醫(yī)院(神木 719315)楊國娥 王 銳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 2008年 6月至 2009年6月住院治療的腹腔化膿性感染患者 80例,其中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組 40例 (男 24例,女 16例 ),年齡平均 42.9歲,體重平均 51.4±11.6kg,病情輕度 13例,中度 22例,重度 5例;頭孢他定對照組 40例 (男18例,女 22例),年齡平均 47.3歲,體重平均 47.8±14.6kg,病情輕度 14例,中度 22例,重度 4例。 80例臨床表現(xiàn)均為腹痛、發(fā)熱、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均手術治療,術中證實腹腔積膿,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病情、發(fā)熱例數(shù)、白細胞升高例數(shù)等經統(tǒng)計學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治療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2.0g稀釋于 0.9%氯化鈉注射液 250ml中靜滴,每 12小時 1次,療程為 6~ 14d。對照組使用頭孢他定 2.0g稀釋于 0.9%氯化鈉注射液 250ml中靜滴,每 12小時1次,療程 6~ 14d。從用藥開始至停藥 1周內禁酒,治療期間不使用其他抗生素。
3 觀察項目 治療前后腹腔積液培養(yǎng),檢查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并詳細記錄病人的病情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根據(jù)病情選取腹腔穿刺標本做致病菌培養(yǎng),分離、鑒定細菌種類,用紙片法做藥敏試驗并測定細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用藥前后分別檢查 1次。
4 療效判斷 臨床療效按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評定。痊愈:癥狀、體征、實驗室及病原學檢查均恢復正常。顯效:病情明顯好轉,以上四項中有一項未完全恢復正常。進步:病情明顯好轉,實驗室檢查至少一項恢復正常。無效:用藥 72h后,病情無明顯進步或加重。以痊愈+顯效計算有效率。細菌學療效按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換、再感染 5級評定,計算細菌清除率。
5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兩組臨床療效、細菌清除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率的比較用i2檢驗,以 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P<0.01為有極顯著性差異。
1 臨床效果 治療組 40例中痊愈 32例,顯效7例,進步 1例,無效 0例,有效率為 97.5%;對照組40例中痊愈 29例,顯效 9例,進步 1例,無效 1例,有效率為 95%。兩組有效率比較經i2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 0.05)。
2 細菌學評價(細菌清除率)80例患者治愈前腹腔穿刺液菌培養(yǎng)分離到細菌 73株,細菌學培養(yǎng)陽性率為 91.25%,其中治療組 37株,對照組 36株。治療后治療組藥物敏感率 68.3%,中度敏感率 19.5%,耐藥率 7.3%,未評價 4.88%,細菌清除率為 90.24%;對照組藥物敏感率 66.7%,中度敏感率 23.1%,耐藥率 7.7%,未評價 2.56%,細菌清除率為 89.74%,兩組比較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抗菌活性接近,未發(fā)現(xiàn)菌種替換或再感染病例。
3 藥物不良反應(ADR)觀察 治療過程中治療組觀察到 2例與藥物有關或可能有關的 ADR,其中1例惡心、胃部不適,1例感到皮膚瘙癢,皮疹;對照組有 1例頭痛頭暈,1例腹部不適、惡心。治療組和對照組共發(fā)現(xiàn) 4例 ADR,癥狀均較輕且均可耐受,未因ADR而停藥,療程結束后很快恢復正常,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為 5%。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是頭孢哌酮鈉與一種β-內酰胺酶抑制劑舒巴坦鈉按 1∶1組成的頭孢類抗生素。頭孢哌酮鈉為第 3代頭孢菌素,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敏感細菌細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達到殺菌作用,舒巴坦鈉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耐藥菌株生產的β-內酰胺酶具有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因而可保護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免受水解破壞,兩者合用具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2,3]。臨床療效分析表明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具有廣譜、高效的抗菌作用,并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腹腔化膿性染術后合理應用第 3代頭孢菌素與β-內酰胺酶抑制劑,能有效控制感染。
[1]盧洪州,翁心華,龐茂銀.頭孢吡肟治療各種中重度細菌性感染的Ⅳ期臨床試驗.新藥與臨床,2002,21(5):269.
[2]陳三敏,仁 忠,任繼鵬.泌尿系感染 480例臨床分析.實用兒科學雜志,2003,18(8):663-664.
[3]周云芳,梁鐵美,鄒曉華,等.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與頭胞他定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比較.中國藥師,2004,7(8):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