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中石(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陳志平是我的一個博士生,他的碩士不是在我這里讀的,但是他的基礎很厚實,他的為人很誠懇、很樸實,這是他的優(yōu)點。他在學校里從做論文開始,他對每一個細節(jié)研究都不放過,抓得很緊,用功用得很實在,一定要得出一個究竟他才肯落筆,他從做學生的時候我就覺得他用功用得很好,他的成績一定會是超人的。他的專著獲得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一等獎,這在我的心里一點也不覺得突然,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他在我門下攻讀博士學位,原來的書法基礎很好,所以我對他不做很高的要求。一些基本功他也都能夠達到,他的藝術思想也樹立得比較正確,他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尊重他的追求,讓他很好的去發(fā)展?,F(xiàn)在他的書寫技藝還正在摸索中,還沒有達到他的成熟階段,還在向前不停地走著,我還不能做肯定的說明。但是能堅信一點,將來他的一生如何去創(chuàng)造,那一定是他學問的集中表現(xiàn)。
曹寶麟(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
陳志平研究黃山谷之深曠古所無,書跡得黃氏法乳亦勢所必至。
陳初生(暨南大學教授、廣東省文史館書法院院長)
陳志平的書法首先是立足于傳統(tǒng)的,從古代的名家那里汲取了不少營養(yǎng),他對于二王、晉唐的書法沉浸很深。他的書法從他的老師歐陽中石先生那里得到了不少的東西,所以他的字是越寫越好了。我覺得,一種藝術真正要達到一種高度,光是動手是不夠的,為了寫字而寫字那是提不高的。你要是想把字寫好,一定要有綜合的素質(zhì)、綜合的修養(yǎng),你必須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相當深的了解才行。為什么我們提倡藝術家要學者化,道理就在這里。陳志平的優(yōu)點在于他在研究學問的同時又寫字,在寫字的同時又進行學術的研究,這樣,他的根基就扎得深了,所以他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內(nèi)涵就深了,歷史上的大名家都是這樣。當然,藝無止境,古人對書法的高度有一句話,叫做“人書俱老”,陳志平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有成就了,但是以后還可以更高,我相信他以后會越來越好。
祈小春(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陳志平教授在廣東省高校從事書法研究的教授里面是非常突出的一個。大家都知道他的力著《黃庭堅書學研究》這本書,中華書局出版的。可以說在當今書法理論研究方面是非常突出也是非常優(yōu)秀的一部學術著作。研究黃庭堅實際上比研究王羲之還要難(我是研究王羲之的),難再哪里?我們研究李白、杜甫,你要是研究他的詩,很容易,大家都在研究,先前的研究也很多,資料也很多,可是你要是從另一個角度研究李白、杜甫的生活、哲學,這樣的資料就很少,沒有先前的研究,就是開創(chuàng)。陳教授對黃庭堅的研究實際上也是一樣的問題。如果說他研究黃庭堅詩詞我可能覺得并不是很驚奇,可是他研究的是書學。黃庭堅的書學和其他方面比如說文學、禪學,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我覺得陳先生在這方面做得非常的突出,比較完整清晰地勾勒出了黃庭堅書法理論的脈絡,這個是很難的,可以說今后要是研究黃庭堅的書法,他這部著作是繞不過去的。他的才氣、精力和敏銳等等,這些構(gòu)成一個優(yōu)秀學者的素質(zhì)他都有。我想他現(xiàn)在還很年輕,還不到四十歲,將來非常有希望。
陳志平研究黃庭堅的書法理論,當然是要研究黃庭堅的書法,他的字與黃庭堅的風格也有點相近,但是不完全是。陳先生是非常有才情和性情的人,他發(fā)揮得好的時候可以出現(xiàn)非常好的作品。我曾經(jīng)看到他的一個冊頁,我非常的驚奇:寫得太好了。不過他還年輕,我想他還沒有形成一種完美的或者固定的風格,也就是說他將來在書法上的開拓空間還很大,怎么走,我是很期待的,以他的才情將有更大的邁進。書法這個東西確實是書如其人,它始終是和個人的性格是相合的。
“書如其人”放在陳教授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為什么?他的字瀟灑自如,很像他的為人,你看他的作品就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他的確很適合寫行草書。